-
公开(公告)号:CN115449669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1110906.X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北冶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蠕变、抗氧化镍基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镍基高温合金,其特征在于,包括C:0.02‑0.1%、Cr:19.00‑23.00%、Co:7.50‑11.50%、Mo:4.50‑6.50%、Al:1.5‑1.8%、Ti:1.5‑1.9%、Nb:0.7‑1.5%、Pd:0.25‑0.65%、B:0.001‑0.01%、Sc:0.001‑0.015%、Zr:0‑0.05%、W:0‑0.05%,余量为镍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以质量百分含量计。该合金具有优异的抗蠕变性能、持久寿命以及抗氧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49730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05166.8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北京重燃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热障涂层领域,涉及一种新型抗氧化长热循环寿命的多层结构热障涂层。涉及的一种新型抗氧化长热循环寿命的多层结构热障涂层为多层陶瓷层结构,为多层陶瓷层结构包括附着于粘结层表面的致密结构层、中间多孔结构层和顶部垂直裂纹结构层;所述的致密层由YSZ和高温合金粉体等离子喷涂形成,所述的中间多孔层由YSZ粉体经等离子喷涂形成;所述的顶部含垂直裂纹结构层由稀土钽酸盐、稀土铌酸盐、稀土锆酸盐、六铝酸盐等新型热障涂层粉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经等离子喷涂而成;所述致密层与粘结层表面接触,所述顶部含垂直裂纹的陶瓷层直接暴露于高温环境。本发明具有高抗氧化性、高抗热冲击性以及长热循环寿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42817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67727.9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叶根应力水平的类结构件设计方法,涉及试验测试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根据几何尺寸和边界条件,对部件进行全尺寸有限元分析,得到部件全尺寸应力应变分布;根据边界条件,对初始类结构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类结构件的应力应变分布;基于部件全尺寸应力应变分布和类结构件的应力应变分布,确定类结构件;将类结构件添加到类结构件数据库中。本发明基于部件全尺寸应力应变分布和类结构件的应力应变分完成类结构件设计,能够简化类结构件设计流程,进而提高类结构件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6533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65422.X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北京北冶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高强高韧、抗疲劳的镍基高温合金,包括:C:0.02~0.12%;Cr:9.5~11.5%;Co:8.5~10.5%;W:8.0~9.5%;Mo:0.1~0.8%;Ta:1.5~2.5%;Al:3.5~5.5%;Ti:0.3~1.8%;B:0.008~0.02%;Hf:1.5~2.5%;Zr:0.002~0.007%;Mg:0.001~0.008%;Si≤0.15%;Mn≤0.05%;Sr:0.02~0.1%;Ba:0.01~0.05%;Nd:0.02~0.1%,余量为N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以质量百分含量计。
-
公开(公告)号:CN114936493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553816.1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损伤与断裂耦合的蠕变疲劳裂纹扩展计算方法及系统,涉及蠕变‑疲劳数值模拟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输入材料的本构参数;对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确定蠕变‑疲劳载荷下的循环应力、应变状态;计算每周次循环产生的疲劳损伤和蠕变损伤计算前i个周次两种损伤积累判断损伤累积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小于,则返回第二个步骤,继续进行有限元计算和蠕变‑疲劳损伤累积,直到所有网格中其中一个网格的蠕变‑疲劳损伤累积值≥预设阈值,判定该网格无法继续承载蠕变‑疲劳载荷。本发明中的上述方法能模拟宏观蠕变‑疲劳裂纹扩展,获得与宏观蠕变‑疲劳裂纹扩展相关的循环周次、蠕变‑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等关键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472047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79781.4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N21/88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评价蜂窝密封结构钎焊冶金质量的方法,所述蜂窝密封结构包括芯格、背板和钎焊接头,所述评价蜂窝密封结构钎焊冶金质量的方法包括试样制备步骤和质量评价步骤,在所述试样制备步骤中,将待评价的所述蜂窝密封结构制备为试样,在所述质量评价步骤中,对所述试样的钎焊冶金质量进行评价,在所述质量评价步骤中,对质量指标进行定量评价,所述质量指标包括对于所述钎焊接头中的孔洞的尺寸的定量表征。本发明提出的用于评价蜂窝密封结构钎焊冶金质量的方法,可以准确的评估钎焊部位的冶金质量是否合格,从而确定钎焊工艺是否符合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95346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41392.7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IPC: B22C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熔模铸造用型壳制备方法,包括两个以上的壳层制备步骤,至少部分所述壳层制备步骤包括顺序进行的料浆涂覆、淋砂和干燥步骤,在至少一个所述壳层制备步骤中还包括局部隔离步骤,在所述局部隔离步骤中,将隔离膜布置在所述型壳上的需要进行厚度控制的部位。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型壳。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陶瓷型壳厚度均匀性较好,有利于精铸件局部区域缩松和晶粒控制。本发明还涉及了使用该制备方法制备的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型壳。
-
公开(公告)号:CN11742195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34097.5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孔结构的循环粘塑性相场断裂预测方法,属于断裂行为预测领域,通过获取粘塑性多孔材料在任意循环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场以及断裂相场,进而分析获得相场残差和相场刚度矩阵,并编译相应的UEL子程序;采用UMAT子程序以及UEL子程序交替迭代的方法,修正和更新应力应变场以及相场,通过识别循环载荷下孔间的相场值及其演化路径,实现多孔干涉下粘塑性材料循环断裂行为的准确预测。本发明在材料、几何结构等方面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且能够准确地预测多孔干涉下粘塑性材料的循环断裂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733039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96510.3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北京重燃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高温高压氢环境下的拉伸应力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其中,所述拉伸应力试验装置包括主高温高压釜、副高温高压釜、拉伸试验机和送排气单元。所述副高温高压釜通过管道能够与所述主高温高压釜连通,所述副高温高压釜内具有固定测试样品的固定件,所述主高温高压釜和所述副高温高压釜的温度为650℃以内;所述拉伸试验机的一部分沿预设方向插设在所述副高温高压釜内且能够与所述测试样品固定,所述拉伸试验机能够沿所述预设方向移动;所述送排气单元与所述主高温高压釜和所述副高温高压釜中的每一者均连通。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温高压氢环境下的拉伸应力试验装置具有提升测试效果和提升测试准确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52272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98873.9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7/1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累积损伤‑损伤阈值干涉的可靠性评价方法及系统,涉及蠕变‑疲劳损伤评价和可靠性评估领域,确定目标材料考虑力学性能退化的蠕变‑疲劳损伤累积准则;将蠕变‑疲劳载荷下的多源不确定性因素作为有限元模型的输入,通过蠕变‑疲劳损伤模型确定弱点区域的概率损伤分布;量化力学性能退化的分散性并确定不同损伤级别下概率损伤阈值分布;利用累积损伤‑损伤阈值干涉理论计算可靠性,绘制随力学性能退化的三维蠕变‑疲劳可靠性分级评价图判定结构材料的损伤级别及剩余安全寿命。通过建立三维蠕变‑疲劳可靠性分级评价图,能够更准确地对在役部件的蠕变‑疲劳可靠性和剩余安全寿命进行评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