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84311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610387028.4
申请日:2016-06-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氧化物‑壳聚糖复合材料的方法和氧化物‑壳聚糖复合材料。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氧化物‑壳聚糖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壳聚糖溶解于多羟基醇或低级醇中形成壳聚糖的醇溶液,后加入氧化物粉末并混合均匀,得到氧化物‑壳聚糖‑乙二醇混合分散液,该分散液经加热处理后过滤,洗涤并收集得到的固体,得到氧化物‑壳聚糖复合材料。本发明直接使用氧化镁作为原料,避免了氧化镁粉体很容易在水液中发生水解而生成氢氧化镁或者碳酸镁的中间产物,从而无法制备出氧化镁‑壳聚糖复合材料的缺陷,且制备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7845788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0919278.2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5815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炭-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生物炭-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炭化:加热炭化生物炭;配制:配制金属硫化物的反应液;合成:将已炭化的生物炭浸泡在反应液中,加热,得到生物炭-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利用该制备方法得到的生物炭-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成本合理、环保性佳,还可简化锂离子电池的制作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6276933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583972.7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IPC: C01B3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3/26 , C01P2002/72 , C01P20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纤维状硅酸镁锂粉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5.4g镁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逐滴加入碱溶液生成Mg(OH)2白色沉淀物,室温下搅拌,过滤、洗涤、收集;2)在搅拌条件下将0.03-0.18g锂源溶解于水中,形成含锂离子水溶液;3)将步骤1)制备的Mg(OH)2白色沉淀物加到步骤2)制备的含锂离子水溶液中,加水调制成反应浆料,浆料中的固体含量为2-4wt%;4)用碱溶液调节pH为11-13后,持续搅拌2-4h;5)在反应釜中放入2.16-11.7g固体硅源后,倒入搅拌均匀的反应浆料,160-200℃反应4h-360h;6)所得产物经离心、洗涤至中性后,加入乙醇洗涤,然后过滤,干燥,收集即得纤维状硅酸镁锂粉体。该方法简单,重复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271320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814562.4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形貌可控氧化镁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1)将水溶性镁盐或其水合物溶解于碱性缓冲溶液中,形成镁盐的水溶液;(2)将二氧化碳气体以鼓泡的形式通入镁盐的水溶液中;(3)加热上述溶液,并反应1~4小时;(4)步骤(3)所得样品进行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最后用无水乙醇洗涤1~2次;(6)煅烧烘干后的产品,控制煅烧温度在300~900度,煅烧时间为3-5小时。(5)将步骤(4)所得白色沉淀物在50-80度烘干;
-
公开(公告)号:CN109279656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811251497.9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介孔球型Mn2O3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步骤:将球型MnCO3纳米粉体在空气或氧气气氛下,于350℃~650℃焙烧至少4h,获得微纳介孔球型Mn2O3;其中,球型MnCO3纳米粉体的粒径为0.5μm~2μm。本发明以特定粒径的球型MnCO3纳米粉体作为原料,将其在特定的焙烧气氛、温度及时间等条件下直接进行焙烧,即可简单获得具有微纳结构的介孔球型Mn2O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获得的微纳介孔球型Mn2O3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比表面积以及孔径分布,尤其适用于吸附有机染料,表现出较高的吸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00665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84284.2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IPC: C01B3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3/20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4/04 , C01P2004/20 , C01P2004/61 , C01P2006/12 , C01P2006/16 , C01P20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提钾后盐湖卤水制备高比表面积多孔硅酸镁锂粉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提钾后盐湖卤水中以1∶1的比例加入去离子水,在20‑50度搅拌过程中滴加3‑9M碱溶液,得到氢氧化镁和硼酸锂的白色固体,同温度下搅拌0.5‑8h后,过滤、洗涤、收集;2)将步骤1)得到的白色固体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加入硅源,室温下搅拌1‑6h得到反应浆料,浆料中的固体含量为2‑4wt%;3)将反应浆料倒入水热反应釜中,100‑200℃反应1‑360h;4)反应结束后将白色沉淀物经离心、洗涤至中性后,烘干即得高比表面积、高横纵比片状多孔硅酸镁锂粉体。本发明所得硅酸镁锂粉体的比表面积达到300m2/g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271318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814782.7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镁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可溶性镁盐或其水合物和表面活性剂溶解于碱性缓冲溶液中;(2)将二氧化碳气体以鼓泡的形式通入上述透明溶液中;(3)将上述溶液加热反应1~4小时;(4)过滤步骤3)得到的产物,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最后用无水乙醇洗涤1~2次;(5)将步骤(4)所得白色沉淀物在50-80摄氏度烘干10小时;(6)将步骤(5)烘干后的白色固体煅烧,得到氧化镁纳米晶。本发明基于碳化法的各种优异性能,以各种表面活性剂作为形貌指导剂,消除了普通碳化法制备的样品易受Na+,K+影响的弊端,还解决了其环境污染大、成本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091950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47745.5
申请日:2014-07-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C01B25/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热法制备磷酸亚铁锂材料的方法,包括:(1)亚铁盐溶于溶剂中,并搅拌均匀;(2)水溶性的锂的磷酸盐加入到步骤(1)所得溶液中,并搅拌均匀;(3)将有机烧失型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步骤(2)所得混合液中,并搅拌均匀;(4)将步骤(3)所得混合液在150-250℃水热反应;(5)将水热反应后得到的沉淀物反复洗涤,经洗涤后的沉淀物烘干得到磷酸亚铁锂前驱体粉体;(6)烘干后的磷酸亚铁锂前驱体粉体进行研磨,然后在惰性气体气氛下500-800℃煅烧。本发明采用一步反应法合成了磷酸亚铁锂复合正极材料,不仅简化了反应步骤,提高了产物纯度,避免了一些杂质相的生成,而且可以有效地调控磷酸亚铁锂复合正极材料的形貌,从而解决了材料批次不稳定、形貌无法调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01969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811250927.5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IPC: C01G4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结构球型MnCO3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步骤:S1、将水溶性锰盐和氨水于醇反应溶剂中溶解,获得反应混合物;其中,水溶性锰盐和氨水的比例为0.25g:1mL~0.5g:1mL,水溶性锰盐与醇反应溶剂中醇组分的比例为0.04g:1mL~0.2g:1mL;S2、将反应混合物在向其中通入CO2的条件下于60℃~80℃反应2h~6h,获得反应产物;S3、将反应产物冷却并固液分离,所得固相经洗涤、干燥获得微纳结构球型MnCO3。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CO2鼓泡一锅法直接合成高纯的具有微纳结构的球型MnCO3,无需任何表面活性剂,不仅工艺简单,而且制备成本低,也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6047302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610387127.2
申请日:2016-06-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IPC: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相变储能材料,所述储能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储能基体材料94‑97份、功能添加剂0.2‑1.0份、成核剂2.0‑3.5份、表面活性剂0.8‑1.5份。本发明所得材料性能稳定、价格低廉、原料丰富、制备方便、相变潜热大、无毒、热导率高,使其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太阳能低温蓄热系统、家庭日用保温、家用热水储能系统等多个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