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91685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711311125.6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C227/02 , C07C22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法制备甘氨酸的方法,具体是指以一乙醇胺溶液和氧气为反应原料,在离子液体催化剂和碱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甘氨酸盐,该盐进一步经酸化过程得到甘氨酸。该方法具有原料转化率高、副产物少、收率高,且操作简便、催化剂可循环利用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15674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91299.5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6 , C07D317/38 , B01J31/26 , B01J3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子液体催化尿素与二元醇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该方法使用金属盐和咪唑类离子液体组成的复合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00-200℃,反应压力为5-500KPa,反应时间为1-10h的条件下催化尿素和二元醇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本发明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复合催化剂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以及工艺流程简单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51344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479513.X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23/843 , B01J35/10 , B01J35/02 , C07C47/22 , C07C45/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进行调控获得纳米级团簇结构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添加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作为模板剂,与其它组分反应,经干燥焙烧后获得孔径为2~7纳米、直径约0.3~8微米、比表面积在30~300m2/g的具有纳米级团簇结构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该催化剂用于异丁烯或叔丁醇氧化合成甲基丙烯醛的反应,具有较高的产物收率和较长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43322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433744.7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23/887 , C07C45/38 , C07C4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金属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用途,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至少包括钼盐、铋盐和铁盐的金属盐与结构调控剂混合溶解,然后加入沉淀剂,得到共沉淀物;将得到的共沉淀物先进行超临界干燥,得到干燥固体;再将得到的干燥固体进行焙烧,得到多金属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本发明在金属可溶性盐共沉淀过程中,采用结构调控剂调节晶体结构,形成晶格缺陷位阵,采用超临界干燥的方式以保持其微观结构特性,从根源上改进了催化剂的结构,提高储氧性能和催化活性,用于催化异丁烯或叔丁醇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时,原料转化率高达99%以上,甲基丙烯醛的选择性均可达86%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833734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710124359.3
申请日:2017-03-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碳基材料为助剂、浓硫酸为催化剂催化生产烷基化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烷基化反应条件下使异丁烷和C4烯烃在硫酸和碳基材料存在的条件下反应生产烷基化汽油,碳基材料加入量为浓硫酸质量的0.01%~20%。该法可得到高收率、高辛烷值的烷基化油,反应完成后,催化剂极易与烷基化产物分离,且助剂在烷基化油中不溶。相比无助剂的硫酸法和氟化氢法,该工艺酸耗低、反应条件温和、C8选择性高、副产物生成量少、油品辛烷值高,助剂成本低、易与产物分离、使用寿命长、对环境污染小。
-
公开(公告)号:CN106833734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24359.3
申请日:2017-03-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10G5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50/00 , C10G2300/1081 , C10G2300/1092 , C10G2300/305 , C10G2300/70 , C10G2300/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碳基材料为助剂、浓硫酸为催化剂催化生产烷基化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烷基化反应条件下使异丁烷和C4烯烃在硫酸和碳基材料存在的条件下反应生产烷基化汽油,碳基材料加入量为浓硫酸质量的0.01%~20%。该法可得到高收率、高辛烷值的烷基化油,反应完成后,催化剂极易与烷基化产物分离,且助剂在烷基化油中不溶。相比无助剂的硫酸法和氟化氢法,该工艺酸耗低、反应条件温和、C8选择性高、副产物生成量少、油品辛烷值高,助剂成本低、易与产物分离、使用寿命长、对环境污染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875382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110198356.7
申请日:2011-07-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C69/82 , C07C67/29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醋酸根离子液体催化醇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金属醋酸根离子液体为催化剂,以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庚二醇等一元醇和二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为溶剂,在催化剂用量为溶剂质量的0.5%~20%,反应温度为130℃~240℃,压力1atm,反应时间0.5h~8h的条件下醇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该方法具有反应迅速,条件温和,转化率高,产物选择性高、易分离,催化剂活性高、可循环使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030564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110302813.2
申请日:2011-10-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组分催化剂催化醇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尿素与金属盐,固体超强酸或离子液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为催化剂,以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和1,7-庚二醇,三甘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为溶剂,在催化剂用量为溶剂质量的0.01‰~10%,反应温度为60℃~250℃,常压,反应时间20s~6h的条件下醇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廉价易得、催化活性高、反应速率快、转化率高和选择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731310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110090618.8
申请日:2011-04-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第一过渡系金属离子液体催化醇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第一过渡系金属离子液体为催化剂,以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和1,7-庚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为溶剂,在催化剂用量为溶剂质量的0.1‰~20%,反应温度为80℃~250℃,压力1atm,反应时间1min-9h的条件下醇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快速高效、降解率高、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产物易分离和绿色环保节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108843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610103422.7
申请日:2006-07-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26 , B01J31/02 , B01J27/236 , B01J27/053 , B01J27/06 , B01J2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水体系环状碳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在含水量为环氧化合物与水重量之和的0-60.0%的含水体系中,以环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反应过程中使用双齿离子液体以及碱金属盐(可不加)作催化剂,在反应压力0.1-10.0MPa,温度为313.15-483.15K,反应时间0-6小时条件下,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该合成方法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热稳定,低成本,易合成,高选择性,能够重复使用而且保持高活性等优点,具有很强的工业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