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43473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07819.X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酚醛树脂核壳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将聚四氟乙烯乳液与去离子水混合,超声分散制得聚四氟乙烯水乳液;⑵将含氟表面活性剂溶于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制得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液;⑶将间苯二酚水溶液、甲醛和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按等体积比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⑷将聚四氟乙烯水乳液与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液混合后,机械搅拌后注入混合液,于室温~55℃搅拌反应12~36h,得到红棕色溶液;⑸红棕色溶液经冷冻干燥,即得核壳结构的聚四氟乙烯@酚醛树脂复合粒子。发明采用一锅法在聚四氟乙烯粒子表面引发聚合合成酚醛树脂壳层,核壳形貌包覆率高、重复性好,可投入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极大地拓宽了聚四氟乙烯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14144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883878.9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兰州中科凯路润滑与防护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8L27/18 , C08L35/02 , C08L23/06 , C08L77/10 , C08K7/06 , C08K7/14 , C08F222/20 , C08F220/30 , F16C33/04 , F16C3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滚轮轴承用自润滑材料及其应用,属于自润滑滚轮轴承技术领域。本发明中,丙烯酸酯单体的分子结构中的化学双键,在引发剂的作用下激发活性,使其打开双键并产生活化中心,通过活化分子与未活化的单体分子作用进行连锁聚合反应,直至大分子链的活化终止,调控单体的分子链结构、官能度以及反应时间,制备出了具有优异耐温性能和良好机械强度的热固性树脂基体,即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基体中添加润滑剂和增强剂,硬质增强剂和软质润滑剂在树脂基体中的界面化学作用,改善了与聚丙烯酸酯的结合能力,提高了自润滑材料润滑性的同时,提高了材料的承载能力和耐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015171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529908.8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壳结构润滑剂,该润滑剂是指以氧化聚乙烯(OPE)为芯材、纳米二氧化硅(SiO2)为壳体材料制成的核壳结构OPE@SiO2纳米颗粒润滑剂。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润滑剂在MC尼龙中的应用。本发明有效提高了MC尼龙材料的自润滑性能,降低了摩擦系数、提高了耐磨性能,且不会在摩擦表面产生油污,可适用于真空或者无油工况的环境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96153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392210.X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9D7/65 , C09D7/61 , C10M161/00 , C10M177/00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聚四氟乙烯基核壳型介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浸油介孔复合材料及应用,属于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中聚四氟乙烯基核壳型介孔复合材料包括由聚四氟乙烯乳胶粒子形成的核芯、包裹在所述核芯表面的有机聚合物层和包裹在所述有机聚合物层表面的介孔SiO2层,所述介孔SiO2层的厚度为150~200nm,介孔的孔径为2~4nm。本发明以介孔SiO2作为壳层材料对有机聚合物包裹的聚四氟乙烯乳胶粒子再次进行包裹,可以提高聚四氟乙烯的强度、耐磨性和相容性,而且与传统的致密连续SiO2壳层相比,介孔SiO2壳层还可以提供丰富的储油孔道,填充润滑油后有利于进一步地降低PTFE的摩擦系数,并提高其耐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725656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67913.5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22C9/02 , C22C9/00 , C23G1/08 , C23G1/19 , C21D1/26 , C21D9/00 , B22D19/16 , F04B17/03 , F04B5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双金属液压泵马达的柱塞孔内衬材料,该材料是指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经机械混合均匀制成的铜合金材料:5%~15%的锡,1%~7%的铋,0.1%~5%的银,0.1%~3%的铟,0.1%~4%的硬质颗粒,0.1%~2%的润滑剂,其余为铜。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内衬材料的应用。本发明具有高承载能力、高耐磨、高结合强度、自润滑与低成本的特点,适宜在高温、高压和高速的泵马达缸体内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2597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37800.7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8L77/02 , C08L27/18 , C08L71/02 , C08L91/06 , C08L23/06 , C08K3/04 , C08K7/26 , C08G69/48 , C08G6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润滑MC尼龙弹带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将离心模具在离心机中加热;⑵将单体置于反应容器中,加热使其全部完全熔化,并抽真空;⑶加入催化剂,抽真空;⑷依次加入润滑剂、增强剂和增韧剂,抽真空;⑸加入活化剂,并使其迅速溶解,快速搅拌后浇铸至步骤⑴所得的离心模具中,经离心、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模具中管件;⑹将制得的管件放在硅油槽中进行加热处理;⑺将油浴结束的管件水浴加热,即得自润滑MC尼龙弹带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自润滑MC尼龙弹带材料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较低的吸水率、优异的自润滑性和机械强度,应用于滑动弹带时,可以提高炮膛发射瞬间的密封闭气性能,对弹体飞行姿态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286047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092324.8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8J3/12 ,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8F230/08 , C10M161/00 , C08L2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四氟乙烯基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聚合物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聚四氟乙烯基核壳纳米复合材料,以聚四氟乙烯乳胶粒子为核,以由第一单体、第二单体、第一引发剂、第二引发剂和水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层为第一壳层,以及以由所述聚合物层、乙醇、水、氨水和硅源试剂进行水解缩合反应得到的二氧化硅层为第二壳层。本发明提供的聚四氟乙烯基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在不破坏C-F分子链骨架的情况下,具有优异的自润滑特性、高化学活性和高耐磨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21635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15942.4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F16C33/06 , F16C33/10 , F16C33/12 , F16C33/14 , C09D179/08 , C09D163/00 , C09D7/12 , C22C9/02 , C22C9/00 , B22F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65 , F16C33/06 , B22F7/02 , C08K2201/003 , C09D7/67 , C09D7/68 , C09D179/08 , C22C9/00 , C22C9/02 , F16C33/1095 , F16C33/121 , F16C33/122 , F16C33/14 , F16C2202/50 , F16C2202/52 , F16C2202/54 , F16C2204/12 , F16C2208/42 , F16C2208/86 , F16C2220/20 , F16C2223/08 , F16C2223/42 , C08L6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低摩擦轴瓦,该低摩擦轴瓦由背衬钢层、耐磨合金层和低摩擦表面层复合组成;背衬钢层为表面电镀铜的低碳冷轧钢板;耐磨合金层为铜、锡和铋组成的三元铜合金(Cu-Sn-Bi合金),其中Cu含量为75~93 wt%、Sn含量为5~15 wt%、Bi含量为2~10 wt%;低摩擦表面层由有机树脂、固体润滑剂、无机填料和有机助剂组成,其中有机树脂的含量为50~80 wt%、固体润滑剂的含量为15~40 wt%、无机填料的含量为1~10 wt%、有机助剂的含量为1~5 wt%。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低摩擦轴瓦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低摩擦轴瓦具有优异的低摩擦性能以及良好的抗咬粘性、顺应性和耐腐蚀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容纳异物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44862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41961.1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22C9/02 , C22C30/00 , C22C9/00 , B22F1/14 , C23C4/134 , C23C4/08 , C23C4/18 , C23C28/02 , C25D3/38 , B22F7/04 , B22F3/10 , B22F3/18 , F15B15/14 , F04B5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高熵合金的无铅铜合金自润滑双金属材料,是在合金钢基体材料表面上构筑一层含有高熵合金的无铅铜合金作为润滑耐磨层,该润滑耐磨层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数计:高熵合金0.5~2%,铋1%~7%,锡6%~13%,余量为铜。本发明通过在合金钢基材表面制造一层含高熵合金的自润滑无铅铜合金,可大幅提高摩擦副在乏油的恶劣工况下的润滑性、耐磨性和抗咬合性能,从而提升机械装备整体的服役寿命。因此可作为液压泵马达的缸孔内壁表面、滑靴、配流盘与柱塞球铰内曲面以及轴承材料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907901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0607481.7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兰州中科凯路润滑与防护技术有限公司
IPC: C10M125/26 , B22F1/12 , B22F3/14 , C22C9/00 , C22C32/00 , B22F7/08 , C25D3/38 , C25D7/04 , F04B53/16 , F03C1/02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铅铜合金自润滑材料和泵马达双金属缸体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润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无铅铜合金自润滑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铜粉60~90%,铝粉1~8%,磷化金属盐粉末1~5%,铁源粉末1~5%,钛源粉末1~5%,锡源粉末1~6%,铋粉末1~6%,镍粉末1~5%,二硼化锆粉末0.5~3%。本发明提供的铜合金自润滑材料无铅,安全环保;且将本发明提供的铜合金自润滑材料烧结在泵马达缸体的柱塞孔和配流面表面,能够对泵马达缸体的柱塞孔和配流面同时进行减摩和耐磨改性,使泵马达缸体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性能,界面结合力高,无需在柱塞孔内插入涨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