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采边复耕地区动态施工标高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4596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57534.4

    申请日:2015-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采边复耕地区动态施工标高确定方法,属于采矿技术、土地利用和土地复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利用概率积分法分阶段动态沉陷预计,同时考虑地表原始高程,模拟各阶段地表动态沉陷情况,然后根据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情况,确定边采边复耕地区复垦标高,结合边采边复空间布局中耕地区的范围以及当地潜水位埋深,确定耕地动态施工位置范围,最后根据复垦标高和地表后续下沉,确定边采边复耕地区动态施工标高。本发明综合考虑了边采边复工程施工时,需复垦耕地区的范围、地表沉陷情况、后续下沉以及复垦标高,从而确定了边采边复耕地区动态施工标高,简单易懂,便于指导工程施工,为边采边复技术的实地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种露天矿复垦的替代表土的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82056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10143.2

    申请日:2014-0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露天矿复垦的替代表土的筛选方法,属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领域和生态环境材料领域,本发明包括:根据露天矿被剥离的上覆岩土层具体地质及赋存情况,首先通过对各上覆岩土层质地及岩土参数分析初步筛选出可能的替代表土的土层;再通过分析各土层物理、化学、生物和环境特性,最终筛选出与表土特性接近、基本土壤特性好、出苗率高的土层作为替代表土材料,再选择土壤调理剂与筛选的替代表土的材料混合作为替代表土。本发明的替代表土可将固体废弃物处置与露天矿排土场复垦有机的结合,实现既减少固体废弃物又完成排土场复垦的双重目标,有效利用固体废弃物,改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利益高。

    基于单元法的边采边复表土剥离时机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77846B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210348323.0

    申请日:2012-09-18

    Inventor: 胡振琪 肖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单元法的边采边复表土剥离时机确定方法,属于采矿技术、土地利用和土地复垦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煤层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地质条件、采矿计划信息;沿着开采方向,将所要开采的煤层划分为多个开采单元;单元的划分按照时间或者开采长度进行划分;采用概率积分法获得预计开采单元各开采时段的下沉等值线;确定表土剥离启动距;确定实时表土剥离启动角、表土剥离终止角及表土剥离区段。本发明可以合理、及时抢救平原矿区珍贵的表土资源,对将要遭受沉陷破坏的土地上的土壤资源进行提前的保护,为后期的复垦提供保障,从而提高复垦耕地率,促进矿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一种山地采煤沉陷水田地表裂缝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90874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10013297.6

    申请日:2012-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开采沉陷预计和探地雷达的山地采煤沉陷水田地表裂缝探测方法,属土壤和环境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基于开采沉陷预计和探地雷达技术,包括:水田内地表裂缝可能区域的初选;探地雷达测线布设;探地雷达天线选择及现场探测;探地雷达采集数据的处理;渗水实验进行地表裂缝的验证及综合分析与诊断:由此确定地表裂缝的分布特征及漏水程度。本发明将探地雷达探测手段应用于山地采煤沉陷水田地表裂缝探测,实现沉陷水田地表裂缝空间位置的准确定位,为山地采煤沉陷水田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用于采煤沉陷地边采边复的基于土方平衡的基塘布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5853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39320.0

    申请日:2013-04-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采煤沉陷地边采边复的基于土方平衡的基塘布局方法,属于采矿技术、土地利用和土地复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单一煤层,包括基于概率积分法的采煤沉陷预测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获得各断面的下沉剖面线,根据下沉剖面线从沉陷盆地边缘至盆地中心,依次等距确定多种土方剥离与回填的范围,进而估算各种剥离与回填范围内的土方剥离量与土方回填量,当土方剥离量与回填量趋于相等时所确定的剥离与回填范围,作为最优的基塘空间布局。本发明在确定最佳的土方剥离区域与回填区域达到最大限度保护和利用土资源,最大程度的提高复耕率,同时减小亩均复垦成本。确保矿产资源开采与土地保护的协调发展,创建和谐绿色矿山。

    一种井工开采工作面动态裂缝的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59337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210134981.X

    申请日:201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工开采工作面动态裂缝的监测方法,以准确和完整的获取采动裂缝及其发育过程中的几何信息。该方法包括:布设裂缝监测基准线,建立工作面最前端裂缝位置与工作面位置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该数学模型找到相应的最佳观测裂缝,进行持续的动态观测,获取裂缝宽度的变化数据,绘制裂缝宽度关于工作面位置的变化趋势图,以便分析前端裂缝从产生到完全闭合此全过程中所经历的所有典型阶段的特征和时间节点信息,总结和提炼工作面前端动态裂缝完整的生命周期,进而为研究该区域煤炭开采对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及其自修复周期的研究提供时间基准和技术支撑。

    基于多数据源的矿区土地生态损伤信息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49655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53888.2

    申请日:2012-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多数据源的矿区土地生态损伤信息获取方法,属于测绘和环境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矿区煤炭分布和地下采矿信息,以此确定土地损伤的范围;依据该范围,选取相应的卫星遥感数据,并对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土地损伤信息;对待测区内的卫星影像立体相对和航空遥感影像立体相对进行解析摄影测量处理获取获取沉陷坑高程信息,还利用矿区地形图中的地面信息,以及实地的土地调查数据,最后获取土地损伤信息划分不同的损伤等级图。本发明将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信息和地下信息“四位一体”技术耦合在一起,实现矿区土地生态损伤信息的快速提取,获取到全部损伤信息的缺陷,为塌陷地的治理提供基础支撑。

    一种井工开采工作面动态裂缝的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59337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134981.X

    申请日:201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工开采工作面动态裂缝的监测方法,以准确和完整的获取采动裂缝及其发育过程中的几何信息。该方法包括:布设裂缝监测基准线,建立工作面最前端裂缝位置与工作面位置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该数学模型找到相应的最佳观测裂缝,进行持续的动态观测,获取裂缝宽度的变化数据,绘制裂缝宽度关于工作面位置的变化趋势图,以便分析前端裂缝从产生到完全闭合此全过程中所经历的所有典型阶段的特征和时间节点信息,总结和提炼工作面前端动态裂缝完整的生命周期,进而为研究该区域煤炭开采对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及其自修复周期的研究提供时间基准和技术支撑。

    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修复剂

    公开(公告)号:CN1327981C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申请号:CN200510002116.X

    申请日:2005-01-14

    Inventor: 胡振琪 杨秀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修复剂,属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领域,本修复剂主要由钠基膨润土、海泡石、凹凸棒石、粉煤灰及微生物菌根混合而成,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钠基膨润土15-40%、海泡石10-50%、凹凸棒石10-30%、粉煤灰5-30%、微生物菌根0-40%。本发明的修复剂具有原料成本低廉、生产设备简单、效果好且不出现二次污染等优点。

    一种重金属尾矿库底部复合稳定层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8114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796115.1

    申请日:2020-08-10

    Inventor: 胡振琪 田帅 李勇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尾矿库防渗、稳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金属尾矿库底部复合稳定层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复合稳定层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自胶结层、渗滤液导排层和反滤保护层。自胶结层材料主要包括自胶结材料、超细尾矿砂、柔性纤维等;渗滤液导排层以自然或机械分选沉积形成的较粗颗粒矿砂为基质,垂直于坝轴线方向间隔一定距离设置集水盲沟,盲沟为上、下两层,分别填充中、大粒径河砂,同时下层中埋设槽孔排渗管,端部穿出尾矿坝体;反滤保护层为自然或机械分选沉积形成的较粗颗粒矿砂。本发明各层结构之间材料、厚度相互配合,具有防渗效果好、较高强度与韧性、重金属一定程度上固化/稳定化、防淤堵及导排效果良好、经济性高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