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1779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0801288.1
申请日:2023-07-0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B11/255 , G01B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光栅曲率传感器的扭转补偿系统和补偿方法,补偿系统包括:光纤光栅曲率传感器,安装在刮板输送机上;角度传感器,包括两个且分别安装在光纤光栅曲率传感器的两侧,配置为通过监测光纤光栅曲率传感器两端的差值获得光纤光栅曲率传感器的扭转角度;光纤光栅串,布置在光纤光栅曲率传感器上形成多个光栅测点,配置为感知光纤光栅曲率传感器的中心波长;光纤光栅解调仪,与光纤光栅串相耦接,配置为将光纤光栅串所感知的中心波长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计算机,其分别与角度传感器和光纤光栅解调仪相耦接,配置为基于接收的扭转角度和中心波长剔除扭转引起的光纤光栅波长变化量,以获得光栅测点所在的位置经扭转补偿后的曲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1152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401067.6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对抗的无监督深度领域适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分析数据;建立深度网络模型;数据的前向传播;构造损失函数包括标签分类器的损失,领域判别器的损失,多核最大均值差异以及全局损失函数;使用mini‑batch随机梯度下降法进行参数更新。本方法融合了特征分布与领域对抗,使其共同作用于网络模型,提高模型的领域适应能力。所提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在分类器的全连接层进行特征分布匹配,使用MK‑MMD衡量领域间的特征分布差异,同时在卷积层后搭建两层全连接网络作为领域判别器进行领域对抗。综合大量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能够提高深度网络模型的领域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368463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710561863.X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网络数据的巷道非线性变形预测方法,属于巷道围岩非线性变形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网络的巷道围岩变形数据采集;步骤2:巷道围岩变形光纤光栅传感器监测数据时间序列分析及预处理;步骤3:选择支持向量机的核函数和损失函数,确定支持向量机主要参数;步骤4:构建核函数矩阵,解算得到支持向量机最优参数组合值;步骤5:建立非线性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模型,实现巷道围岩非线性变形预测。本发明采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和支持向量机预测方法对变形围岩体的后期演化规律、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保障了巷道围岩安全监测、安全生产、施工及稳定,为采矿工程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提供研究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7368463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561863.X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网络数据的巷道非线性变形预测方法,属于巷道围岩非线性变形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网络的巷道围岩变形数据采集;步骤2:巷道围岩变形光纤光栅传感器监测数据时间序列分析及预处理;步骤3:选择支持向量机的核函数和损失函数,确定支持向量机主要参数;步骤4:构建核函数矩阵,解算得到支持向量机最优参数组合值;步骤5:建立非线性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模型,实现巷道围岩非线性变形预测。本发明采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和支持向量机预测方法对变形围岩体的后期演化规律、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保障了巷道围岩安全监测、安全生产、施工及稳定,为采矿工程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提供研究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7356957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561355.1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V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的微震监测系统及安装和监测方法,适用于矿井安全监测领域。包括数据管理与存储子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和传感子系统三部分;其中数据管理与存储子系统包括客户端计算机、监测服务器和数据接收计算机,设置在地面中央调度室内;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包括矿用电缆、光纤光栅动态解调仪和矿用多芯传输光缆;传感子系统包括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光纤尾纤和光纤接线盒;矿用多芯传输光缆上串联多个光纤接线盒,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通过光纤尾纤与光纤接线盒连接。其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受环境影响小,灵敏性好,测量精度高,能够感知微震信号,可绘制信号波形图,确定震源位置、大小和发生时刻。
-
公开(公告)号:CN1198794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91665.6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陕西延长石油榆林可可盖煤业有限公司 , 江苏科技大学 ,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区地热能井上井下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取热循环模块、二次换热模块、监测模块、补温模块和维护模块,取热循环模块包括:驱动泵和井下换热器,井下换热器内安装有导流壁管,驱动泵上连接有井下输送管和井上回流管,井下输送管和井上回流管均插设于井下换热器内,二次换热模块包括二次换热装置,二次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箱,第一换热箱与驱动泵之间固定连接有一次换热输出管和一次换热输入管,补温模块包括补温装置,补温装置上安装有加热管。本发明通过相关的设计,提高对地热能的利用效果,实现取热不取水的效果,从而不会破坏地下水资源,另外还能够避免地热尾水的出现,进而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长期循环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3804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16558.5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矿山灾害光纤智能监测、预警及应急救援指挥决策系统,包括工控机、光纤环网、分布式光纤多气体监测子系统、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子系统、分布式光纤振动监测子系统、分布式光纤矿压监测子系统。具有高灵敏度、多气体监测能力、高精度、全面监测能力,能够实时监测和预警矿井的多种参数变化,包括气体浓度、温度、振动和压力。具有实时监测和预警能力,能够准确捕捉到微小变化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帮助矿井监测人员采取安全措施。具有救援指挥和应急救援的功能,能够快速传输环境信息和灾害情况给救援指挥中心,提高救援效率。还具备强大的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帮助矿井监测人员更好地了解矿井的环境变化和趋势,以及灾害风险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24633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0413718.7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nventor: 李爽 , 徐宁可 , 王维辰 , 方新秋 , 鹿乘 , 张祎 , 韩世锋 , 黄晨晨 , 刘娇 , 许锟 , 贺超 , 薛广哲 , 虎东成 , 王建清 , 周滔 , 杨煌 , 陈宁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翠鸟优化算法实现工程优化的方法,本发明建立了基于逃跑策略模拟的两阶段勘探和基于狩猎机制的开发阶段的数学模型。将算法应用到基准测试函数和工程优化问题实例中,实验结果表明,KOA算法搜索能力强,收敛精度高,收敛速度快,且面对实际工程优化问题效果良好,这是因为该算法在勘探阶段提出了一种新的位置更新策略,该策略充分考虑随机个体位置对下一轮迭代结果的影响,避免了该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在开发阶段,该算法充分考虑当前迭代轮次中最优解的重要性,提升了算法整体的收敛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1134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17593.4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用自动灭火及监测系统,煤矿用自动灭火系统,包括沿传送带安装的光纤、第一灭火机构,所述光纤的一端安装有光纤测温主机,所述第一灭火机构安装在传送带的上端,第一灭火机构包括若干个与传送带相匹配的第一喷头,若干个所述第一喷头喷出的介质可覆盖传送带,所述第一灭火机构还包括水管,所述水管上安装有多个分流管,若干第一喷头安装在分流管上,所述水管和分流管之间安装有电动球阀,所述电动球阀用于检测煤矿内情况并控制水管和分流管的通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煤矿用自动灭火及监测系统,其可以在煤矿下发生火灾时,不需要人工介入进行灭火,减少人工介入灭火造成安全隐患的情况,同时提升灭火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609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55902.X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光栅型跑偏传感器和具有其的皮带机,光纤光栅型跑偏传感器包括:壳体,具有容纳腔;凸轮,其通过转轴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容纳腔内;悬臂梁,其一端固定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其另一端与所述凸轮的外轮廓直接或者间接相抵止,其中,沿着所述悬臂梁的延伸方向粘附有光纤光栅;拨杆组件,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配置为当物体偏转触发所述拨杆组件转动时,所述凸轮直接或者间接驱动所述悬臂梁作弯曲运动;光纤光栅解调仪,其与所述光纤光栅相耦接,配置为依据所述光纤光栅的反射光中心波长漂移量解调出悬臂梁的应变大小,以定量感知物体发生偏转的程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