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34985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85344.8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25B23/1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23/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摩擦可调式扭矩扳手接头,包括转筒,基座,转芯,调节螺栓,推力轴承,碟形弹簧,摩擦片,定位螺钉;转筒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基座、推力轴承、碟形弹簧和转芯,螺钉孔与转筒的定位孔同轴线,调节螺栓位于方孔内,调节螺栓通过螺纹与螺栓孔连接,推力轴承顶部、底部分别与调节螺栓底部、碟形弹簧顶面接触,上摩擦片、下摩擦片中部开设有与转芯直径相适配的孔,上摩擦片、下摩擦片套在转芯外侧,上摩擦片底面与下摩擦片顶面接触,上摩擦片顶面与转芯上端接触,下摩擦片底面与转筒底部接触。本发明可以对气动扳手的输出扭矩进行较精确的调节,实现棘轮、气压调节的调扭矩功能,克服传统调节方式扭矩波动大、校准不稳定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206311225U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621274416.3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擦副三点融合测温系统,该测温系统包括传感检测系统、信号采集系统和软件系统,所述传感检测系统包括预埋测温传感器、预置测温传感器及红外测温传感器,所述信号采集系统包括PLC、工业通讯总线及计算机,所述软件系统包括显示界面和融合测温模型。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度测试技术领域,能全面反映摩擦副接触界面的温度信息,实现对摩擦副接触界面温度的准确检测和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206208539U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21338817.0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含制动器‑轮胎‑地面的内转鼓式惯量制动试验台,包括:地面基础、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控制系统和检测系统,工控机将转速命令发送至PLC并通过控制变频器调节所述变频电机的转速进而调节车速,通过惯量调节装置设定汽车行进中的惯量,通过液压缸设定车轮对地面的压力,通过制动传动装置对行进中的汽车车轮进行制动,通过相应传感器获取车辆制动参数,解决了现有测试装置无法反映汽车真实制动过程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5660617U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20528932.8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25B23/1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摩擦可调式扭矩扳手接头,包括转筒,基座,转芯,调节螺栓,推力轴承,碟形弹簧,摩擦片,定位螺钉;转筒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基座、推力轴承、碟形弹簧和转芯,螺钉孔与转筒的定位孔同轴线,调节螺栓位于方孔内,调节螺栓通过螺纹与螺栓孔连接,推力轴承顶部、底部分别与调节螺栓底部、碟形弹簧顶面接触,上摩擦片、下摩擦片中部开设有与转芯直径相适配的孔,上摩擦片、下摩擦片套在转芯外侧,上摩擦片底面与下摩擦片顶面接触,上摩擦片顶面与转芯上端接触,下摩擦片底面与转筒底部接触。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气动扳手的输出扭矩进行精确的调节,实现棘轮、气压调节的调扭矩功能,克服传统调节方式扭矩波动大、校准不稳定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207366069U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20743936.2
申请日:2017-06-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盘式制动器摩擦噪声模拟装置及测试装置,包括盘式制动器摩擦噪声模拟试验台、传感检测装置、计算机智能显控装置。采用以液压加载的盘式制动器摩擦代替传统的物块摩擦来进行制动摩擦振动与噪声试验,利用测控装置对噪声振动信号进行采集,最后显示在计算机上。试验装置包含制动惯量调节装置,可模拟不同种类车辆的制动实况;增设降低外界噪声干扰的隔音室,消除了外界因素对噪声测试结果的影响;隔音室内增设了制动工况调节模块,模拟不同的制动工况;利用采样频率较高的MCU和PLC双机协同作业的模式,对传感器模拟信号进行高速精确采集,依托计算机将制动振动及噪声信号直观显示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205361178U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20090458.5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01F7/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行星轮式摩擦材料混料机,包括机壳、变速箱、电动机、转动轴、齿轮齿圈啮合组、下行星齿轮啮合组、上行星齿轮啮合组和转筒,变速箱、电动机设置在机壳顶部,转动轴设置在机壳内部,转动轴顶端通过变速箱与电动机连接,转动轴由下至上分别设有齿轮齿圈啮合组、下行星齿轮啮合组、上行星齿轮啮合组,转筒设置在转动轴外部,下行星齿轮啮合组、上行星齿轮啮合组的中心轴上各设置有桨叶。有益效果是:不仅消除了传统摩擦材料混料机存在的搅拌盲区,而且增加了对物料轴向的搅拌运动,高速运转的桨叶对物料进行多维度击打搅拌,避免了纤维的结团打卷,提高了搅拌均匀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