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铬钼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87416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68649.7

    申请日:2014-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铬钼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铬钼氧化物为一种化合物,其化学通式为Cr2Mo3O12,其中铬原子、钼原子与氧原子摩尔比2:3:12。该铬钼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初始放电容量为468.7mAhg-1,经过10周和20周充放电循环后,容量分别衰减为272.7和237.5mAhg-1,是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理想的新型正极材料。本发明铬钼氧化物采用三氧化二铬和三氧化钼为原料的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本发明铬钼氧化物容量高,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是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一种多步致密化制备钾离子电池炭负极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666357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0955574.4

    申请日:2021-08-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炭材料制备方法及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步致密化制备钾离子电池炭负极的方法,利用混酸对炭前驱体进行氧化处理,再经过热处理与溶剂热处理的多步致密化处理,最后经过碳化处理得到致密化的炭材料,该方法与未致密化和一步致密化所得炭材料相比可实现同步显著提高容量与倍率性能、降低电位、提升首效的作用。本发明提供的致密化的炭材料,内部具有可供低电位储钾的区域sp2短程类石墨微晶和可供离子快速传输的联通sp3缺陷通道构成的杂化结构,具有可设计性。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致密化的炭材料的应用,将所得致密化的炭材料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高库伦效率、低电位平台、高比容量、高倍率的性能。

    一种氮硫共掺杂多孔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50445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13244.1

    申请日:2022-0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硫共掺杂多孔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沥青、氯化钠、氮硫源和极性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浆料;将所述混合浆料干燥后依次进行第一炭化和第二炭化,得到所述氮硫共掺杂多孔炭;所述氮硫源包括硫脲、罗丹宁和噻唑中的一种或几种。实施例的数据表明,以本发明所述的氮硫共掺杂多孔炭作为钾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时,在0.1A·g‑1电流密度下可逆比容量可达240~300mAh·g‑1,且在2A·g‑1的大电流密度下依然能保留150~200mAh·g‑1的可逆比容量,具有优异的可逆容量与倍率性能。

    一种多步致密化制备钾离子电池炭负极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66635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55574.4

    申请日:2021-08-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炭材料制备方法及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步致密化制备钾离子电池炭负极的方法,利用混酸对炭前驱体进行氧化处理,再经过热处理与溶剂热处理的多步致密化处理,最后经过碳化处理得到致密化的炭材料,该方法与未致密化和一步致密化所得炭材料相比可实现同步显著提高容量与倍率性能、降低电位、提升首效的作用。本发明提供的致密化的炭材料,内部具有可供低电位储钾的区域sp2短程类石墨微晶和可供离子快速传输的联通sp3缺陷通道构成的杂化结构,具有可设计性。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致密化的炭材料的应用,将所得致密化的炭材料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高库伦效率、低电位平台、高比容量、高倍率的性能。

    一种基于结晶诱导的纳米碳材料形貌结构转变的调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90257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1162977.2

    申请日:2019-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结晶诱导的纳米碳材料形貌结构转变的调变方法。将无机盐、表面活性剂、碳前驱体溶于溶剂中混合均匀,置于冷冻器中以不同温度冷冻,冷冻干燥得固体粉末;将固体粉末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炭化后得到的黑色粉末以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得二维碳材料。通过改变冷冻温度实现无机盐晶体生长形态在单分散颗粒、椭球团聚体、立方体等的转变,并以此为模板实现纳米碳材料自空心碳球、囊泡连通三维石墨烯网、石墨烯纳米片等多种形貌的纳米碳材料。利用上述方法,本发明可方便快捷地实现纳米碳材料形貌结构调变,根据实际需求可应用为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一种卷绕炭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92367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418309.5

    申请日:2019-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卷绕炭纳米片的制备方法,以链状聚合物为碳前驱体,以无机盐为模板,通过控制无机盐晶体结晶行为,实现结晶诱导制备卷绕炭纳米片。所制备的卷绕炭纳米片长度为5‑200μm,卷绕结构内径为2‑40μm,卷绕层数为1‑20层,炭纳米片厚度为1‑200nm,卷绕炭纳米片尺寸、卷绕层数、单片层厚度可调,原料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结构可控,绿色无污染,中性盐晶体可以重复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所制得的卷绕炭纳米片尺寸、卷绕层数、单片层厚度可调,将其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可表现出优秀的循环与倍率性能。

    一种MOF衍生的双金属硫化物-MXene复合材料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2544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63515.4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F衍生的双金属硫化物‑MXene复合材料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微球制备方法包括:按照1‑3:4‑10的质量体积比称取MXene纳米片加入混合溶液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A;向溶液A中加入等摩尔量的钴盐和镍盐及复合添加剂,分散得到溶液B;将溶液B移至反应釜中,于150‑170℃条件下反应8‑12h,离心沉淀后洗涤产物,真空干燥处理8‑12h,获得复合前驱体;将复合前驱体粉末和硫粉放入管式炉中,加热到500‑600℃并保温反应,冷却后得到复合材料微球。该复合材料微球既实现氮掺杂碳原位改性的双重调控,又呈现出由二维纳米片构成的多孔微球结构,在储能领域表现出良好的离子传导性、优异的倍率性和较高导电性,延长钠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

    一种氟化铁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494357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811120392.X

    申请日:2018-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化铁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与应用,利用硝酸铁、氢氟酸、TiO2为原料,采用液相法制备,具体步骤是:1)称取TiO2粉末完全分散于蒸馏水中,静置6~12h,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和Fe(NO3)3·9H2O,超声搅拌溶解完全,得到棕黄色液体;2)搅拌10~30min后将其放置于聚四氟乙烯塑料瓶中,加入氢氟酸,搅拌12~24h得到粉红色液体;3)加入异丙醇或无水乙醇,直至溶液变为无色,搅拌30~40min后升温至80~100℃,加热搅拌12~24h蒸发掉多余的氢氟酸和水,得到淡黄色的FeF3(H2O)4.5/TiO2,4)先在80~100℃真空干燥12~24h,然后在110~130℃真空干燥12~24h,得到浅绿色的FeF3(H2O)X/TiO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步骤简短,重复性好,得的FeF3(H2O)X/TiO2首次放电容量为512mAh/g,与其理论值相近,具有较优的循环性能和实际容量,可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六氟铁酸锂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378452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811107414.9

    申请日:2018-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氟铁酸锂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先制备氧化石墨烯,用水合肼还原,得到石墨烯;将石墨烯超声分散于乙二醇中,再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乙二醇中,超声,得到石墨烯乙二醇溶液;在搅拌状态下,依次将Li2CO3、Fe(NO3)3·9H2O乙醇溶液和NH4HF2水溶液缓慢滴加到石墨烯乙二醇溶液中,全部加完再搅拌反应8~12h,之后进行高温水浴;反应结束后抽滤,得到沉淀物,洗涤,冷冻干燥,得到Li3FeF6/石墨烯复合材料。本方法的制备方法成本低廉、重复性好,制备的Li3FeF6/石墨烯复合材料呈现弥散疏松的小颗粒,直径约为100~500nm,具有较高的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可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