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60256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51158.2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串最优间距计算系统,包括:DIN图合并模块,所述DIN图合并模块将DIN图依据坡度合并成1个以上区块,并计算每个区块的南北坡度α和东西坡度β;太阳高度角计算模块;太阳方位角计算模块,所述太阳方位角计算模块计算出太阳方位角计算模块;组串阴影值计算模块;中心点距离计算模块,所述中心点距离计算模块接收组串阴影随时间的值;最小中心点距离计算模块,所述最小中心点距离计算模块接收相邻光伏组串的中心点的距离Dc,并根据相邻光伏组串的中心点的距离Dc计算在T1‑T2时间段内不被阴影遮挡的最小值。以解决现有技术需要重复进行多次日照遮挡模拟,当地形复杂时,阵列最优间距计算值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984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74624.7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 , G06Q10/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模型的图纸分发系统,包括WBS模块、切图模块、图纸分发模块、图纸查阅模块和图纸反馈模块,WBS模块将项目分解为多个任务节点,对每个任务节点分配相应的设计单位责任人和施工单位的看图组人员,同时将三维图纸进行进行切图及属性标注,系统根据节点编码将图纸与WBS节点的对应负责人紧密结合,能够自动将模型出图文件准确地分发至相应责任人,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流程的自动化程度与协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9085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36209.2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通信屏,包括通信屏本体,所述通信屏本体放置在通信屏柜体内部,所述通信屏柜体门设置为透明的,所述通信屏柜体门的前侧滑动连接有用于将所述通信屏柜体门前侧的灰尘刮除的刮板,所述刮板仅能沿着所述通信屏柜体门上下滑动;所述刮板的下端固定有能向所述通信屏柜体门上喷洒水或者清洁剂的喷雾管。本发明能实现通信屏的散热、通信屏柜体门的除尘以及顽固污渍的清洁。
-
公开(公告)号:CN11659615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49588.2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健 , 蔡云 , 杨泽伟 , 强爽 , 黄隆 , 余江顺 , 邹江 , 周青媛 , 董鹏 , 犹珀玉 , 陈雨然 , 余容 , 刘丹丹 , 王迪 , 刘汉婕 , 杨建华 , 吕明 , 邓杰文 , 张国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数据的输电线路煤矿采空区边坡变形预测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获取包括已变形和未变形的历史边坡的地质参数的第一数据源以及导致历史边坡变形的第一诱发因素集;获取包括实时测定的目标边坡的地质参数的第二数据源以及可能导致目标边坡变形的第二诱发因素集;基于第一数据源中的地质参数彼此之间的关系和/或地质参数与第一诱发因素集中的若干诱发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出现边坡变形的一种或多种变形状态;基于第二数据源中的地质参数彼此之间的关系和/或地质参数与第二诱发因素集中的若干诱发因素之间的关系判断目标边坡是否处于一种或多种变形状态,进而对目标边坡进行变形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77971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04834.6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16/22 , G06F16/24 , G06Q50/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结构埋件选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根据埋件位置和受力类型选取相应的图集表格;S02、根据埋件受力类型和受力大小计算埋件的最小配筋面积;S03、比较最小配筋面积与图集表格中的配筋面积大小,选出图集表格中配筋面积比最小配筋面积大的埋件型号得到候选埋件型号集合;S04、比较所有候选埋件型号集合中配筋面积最小的埋件型号。以解决现有技术选出的埋件尺寸往往会大于实际需要的尺寸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65042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70658.6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形电缆沟盖板搭建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放置口,前架,前架的底部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前架位于放置口的左侧,前架的内侧设置有挡板结构,挡板结构与底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矩形口;滑动脚,滑动脚的数量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底板前后两侧,滑动脚的顶部与底板的侧面之间通过侧支撑架固定连接;伸缩件一,伸缩件一固定连接在底板的底部,伸缩件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下推板,下推板的位于放置口的左侧;伸缩件二,伸缩件二固定连接在底板的底部,伸缩件二的输出端通过支架结构固定连接有上推板。以解决盖板本身比较重,人工进行搭建盖板比较耗费体力,而且搭建的效率比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8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99983.X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F18/24 , G06F16/245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的配电网性能指标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电网评价标准建立用于确定电网评价指标单样本权重的判断矩阵;步骤2、建立用于确定电网评价指标样本集权重的判断矩阵;步骤3、用修正判断矩阵一致性的遗传层次分析法AGA‑CAHP计二个判断矩阵的各指标权重;步骤4、确定m个样本的n个评价指标的样本集数据{x(j,i)}的组合权重;步骤5、把各样本评价指标值的组合权重与相应的相对隶属度值相乘并累加,得各样本的综合指标值;解决了现有技术针对电网评价技术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传统的评价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新的需求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550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43790.7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03D17/00 , G06F18/27 , G06F18/213 , G06F18/23 , G06F18/25 , G06N20/0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滚动预测与在线建模的风机叶片覆冰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包括历史气象数据、地形数据以及风机运行数据信息,对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标准化处理;步骤2、采用实时滚动预测方法,不断更新输入数据和预测模型,以适应天气和风电场运行状态的变化,利用在线建模技术,根据新数据动态调整模型参数和结构,提高预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步骤3、将模型部署于风电场监控系统中,根据实时数据输入实现覆冰风险预测;解决了传统的覆冰监测方法大多依赖于现场观测或简单的气象条件判断,预测精度有限,难以满足风电场高效运维的需求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952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12209.6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光伏支架的新型抗倾斜桩基结构,涉及柔性光伏支架技术领域,包括桩基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桩基组件的顶部中间安装有装配座,所述支撑组件安装于桩基组件顶部四周,且支撑组件的上端安装有夹板组件,而且夹板组件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环箍组件。该柔性光伏支架的新型抗倾斜桩基结构,通过通过在桩基组件的四周环形阵列有四组支撑组件,配合夹板组件和环箍组件使用,可以对柔性光伏支架的下端起到结构支撑的同时,为其提供作用力的吸收缓冲的作用,以避免在结构受到外部作用力时,因往复晃动,导致结构疲劳而发生形变甚至是损坏,而桩基组件和装配座则可以提供良好的接地稳定性,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29381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27614.6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7 , G06N3/098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斯建模注意力机制及LSTM的光伏发电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光伏发电数据及天气预报数据,使用皮尔逊相关系数降低光伏输出功率特征的维度;然后将输出层与注意力机制和LSTM相结合,最后采用高斯模型对LSTM中的超参数进行优化,将LSTM模型的超参数集建模成概率分布,使得更适用于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同时,通过优化超参数,LSTM模型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数据集,减少过拟合风险;本发明考虑了环境因素,提高了预测准确性,并且使用高斯分布初始化LSTM参数从而更好地利用数据进行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