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变形-结构法的隧道初期支护动态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6058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229992.X

    申请日:2018-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变形-结构法的隧道初期支护动态设计方法。包括:建立围岩与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梁-弹簧模型,获取初期支护的变形数据,计算其所受荷载,确定初期支护结构的结构内力,依据结构内力计算确定初期支护结构的安全系数,依据安全系数对初期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判,至初期支护结构满足安全性要求,完成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设计。本发明通过支护变形计算荷载,确定初期支护的结构内力,高效便捷,时效性好;为变更初期支护设计参数提供依据,实现了初期支护的动态设计,同时结合安全系数,实现了初期支护的量化;并可基于节点位移时程曲线,方便地预测初期支护的极限变形,从而预知初期支护结构所受极限荷载。

    一种重载铁路隧道两侧沟槽结构应力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06126835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98154.7

    申请日:2016-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载铁路隧道两侧沟槽结构应力模型及其建立方法。本发明将重载铁路隧道两侧沟槽分别设定为与铁路道床最近的受力侧、与隧道壁最接近的非受力侧和底部;受力侧受到单侧横向荷载,模拟为悬臂梁结构;受力侧应力荷载通过悬臂梁结构受力模型、利用弹性力学原理获得。本发明采用模拟悬臂梁模型简化了铁路隧道两侧沟槽结构应力模型,通过现场试验、数据采集分析和力学模型,获得了适用于不同型式的重载铁路隧道两侧沟槽结构的简化模型,模型反映了重载铁路隧道侧沟结构的受力性能。本发明对重载铁路隧道侧沟的设计和安全验算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大可能地实现了经济、合理、高效。

    一种隧道基底结构泵吸作用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124160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59580.4

    申请日:2016-08-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基底结构泵吸作用模拟装置,包括主体试验箱、两侧分别固定设置的左侧蓄水槽和右侧蓄水槽及其共壁上设置的连通通道,列车荷载模拟装置固定于上,高位水槽由滑轮悬挂并与左侧蓄水槽可拆卸水联通;主体试验箱下部承装围岩模拟材料,上部承装基底结构模拟材料,两材料结合缝位于连通通道出口,结合缝中埋设检测装置。本发明更好地模拟隧道基底结构所处的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富水地层、含水地层和无水地层;实现在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隧道基底结构在基底围岩存在缺陷时,列车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动荷载‑围岩‑水”泵吸作用的模拟,研究列车对隧道基底结构的动力作用,从而更好地保证隧道基底结构的安全和经济。

    隧道施工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501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031735.4

    申请日:2024-01-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隧道施工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分别模拟高岩温隧道、高温热水隧道,还可以模拟高岩温与高温热水共同作用的隧道,因此本发明可以完成高地温隧道通风降温试验、高温热水隧道通风降温试验、高岩温与高温热水共同作用的隧道通风降温试验。这对研究高岩温和高温热水共同作用的隧道散热量分布情况、高岩温和高温热水共同作用衬砌结构受力,得到不同围岩温度与热水工况下的附加荷载、高岩温和高温热水共同作用的隧道降温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复杂风场下隧道群火灾与通风的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8789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131602.6

    申请日:2023-0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灾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复杂风场下隧道群火灾与通风的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它包括支架、隧道群、测温件以及造风件,隧道群、测温件以及造风件均安装在支架上,隧道群由若干管节组成,测温件用于测量管节内的温度,造风件用于向管节内送风,若干个管节相互连接形成两段隧道,两段隧道之间的支架上安装有伸缩面板,伸缩面板上铰接有两块仰角面板,两块仰角面板分别安装在两段隧道的洞口上,仰角面板上开设有与隧道洞口对应的门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造风件实现了峡谷风、隧道内自然风、隧道内机械通风三种风场叠加作用的复杂风场,同时适用火灾和日常运营。

    一种高水压地区护盾式TBM隧道管片设计试验台架

    公开(公告)号:CN108426706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1810106306.3

    申请日:2018-02-02

    Abstract: 一种高水压地区护盾式TBM隧道管片设计试验台架,其包括主体试验箱、围岩及管片衬砌支护模拟材料、台架基座、水压加载系统、透水过滤系统、高位水箱、水压表和检测装置等构成,主体试验箱通过台架基座固结于地面,主体试验箱内部承装围岩及管片衬砌支护模拟材料,围岩模拟材料中在任意位置预埋检测装置,主体试验箱与左右侧水压加载系统之间设置有透水过滤系统。本发明能够模拟隧道所处的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实现静水头和动水头的模拟,能够更真实的模拟地下水渗流特征,实现不同防排水形式的模拟,为高水压地区管片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期的长期稳定性提供更加可靠的实验依据,从而更好的保证高水压地区管片设计和防排水形式设计的合理性。

    一种护盾式TBM隧道豆砾石施工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198505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1810171644.5

    申请日:2018-03-01

    Abstract: 一种护盾式TBM隧道豆砾石施工模拟装置,其包括主体试验箱、护盾式TBM掘进模拟装置、管片结构模拟装置、围岩结构模拟装置、豆砾石吹填模拟装置、试验架、金属底板和检测装置,主体试验箱和豆砾石吹填模拟装置固定于试验架上,管片结构模拟装置、围岩结构模拟装置固定于主体试验箱上,管片结构模拟装置、围岩结构模拟装置之间的空隙吹填灌注豆砾石模拟材料,在管片结构模拟装置上进行划线,并开设吹填孔,吹填孔采用短柱进行封堵。本发明能够全面系统地模拟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护盾式TBM隧道豆砾石施工过程,完善护盾式TBM隧道豆砾石施工设计理论体系、优化护盾式TBM隧道施工工艺,为隧道的设计、施工安全性提供更加可靠的试验数据。

    隧道掌子面涌水水头高度智能识别方法及确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26971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110373806.5

    申请日:2021-04-0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隧道掌子面涌水水头高度智能识别方法及确定装置,属于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该隧道掌子面涌水水头高度智能识别方法基于视频拆分技术,提取视频中各帧图像,并按时间顺序对提取的图像进行编号;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对提取的各帧图像进行灰度处理;基于视频处理方法,将灰度图像转换运动区域和静止区域的二值图像;提取运动像素点的位置信息;基于图像映射原理和运动区域像素点位置信息,隧道掌子面涌水形态三维重构;基于隧道掌子面涌水形态三维重构结果和孔壁小孔出流模型确定隧道掌子面涌水水头高度计算。该方法较少的引入主观因素影响,克服了传统方法识别准确度较低的技术问题,且克服了传统人工判断效率低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