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6567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0966808.9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光调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L型行波电极结构的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及设计方法,利用HFSS对电光调制器的结构参数进行扫描,得到电极微波速度、微波损耗和S参数;利用HFSS对最终优化的电光调制器进行有限元法计算,得到电光调制器的群速度、微波损耗、射频S参数和电光响应。本发明设计的电光调制器可以有效降低波导损耗,通过设计的行波电极结构具有较小的回波损耗及较大的增益,电光调制器在1cm调制长度下表现出远大于60Ghz的电光带宽对电光调制器,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电光调制器吸收损耗较大和调制效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0516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534007.7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支模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包括光纤传感子系统、信号采集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数据存储子系统、电源监控子系统、蓄电子系统、控制子系统和新能源子系统,光纤传感子系统、信号采集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和数据存储子系统相互配合实现对高支模结构的监测,并对监测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存储;电源监控子系统监控电源为上述子系统的供电状态;蓄电子系统在电源监控子系统监测到有电源供电时,将多余电源进行存储;控制子系统在供电状态处于断电时,控制蓄电子系统存储的电源为上述子系统供电;新能源子系统在控制子系统的控制下,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后存储在蓄电子系统内。
-
公开(公告)号:CN11760810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04324.1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 广西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光调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电容负载式行波电极铌酸锂电光调制器及设计方法,包括衬底、缓冲层、光波导、金属电极和隔离层,在光波导与电极之间加入一个SiO2隔离层,金属电极做一个完全下沉处理,薄膜可以通过多种工艺制备,如离子注入、晶圆键合和热切片,金属电极为双电容负载结构,该电极可有效降低电损耗,获得高带宽,在光电效率上,双电容电极同时在上下两个部分作用,有效的增大调制效率,金属电极沿光波导的Y轴排列,该光调制器在1cm调制长度下实现了近1.53V的半波电压和0.32dB/cm的电光损耗,同时表现出远大于60Ghz的电光带宽对电光调制器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51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75896.2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IPC: H01S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化高稳定低相噪光电振荡器,信号激光器输出光信号,光信号进入电光调制器经过调制后输出,输出的光信号由偏振分束器分成偏振态正交的两路光信号,两路光信号分别进入具有高Q值的可调谐振微腔,经过微腔振荡后的信号由偏振合路器合成一路信号并进入光电探测器,经过光电变换后输出由多个频率分量构成的微波信号,微波信号进入滤波器后得到10GHz的单频信号,1A路进入低噪声放大器放大后再由第二功分器分为两路,一路作为信号输出,一路作为振荡信号注入电光调制器,B路信号进入频率锁定模块,与参考频率做对比步完成锁相过程,解决现有的光电振荡器结构较大导致稳定性降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287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70731.4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IPC: H04B10/50 , H04B10/516 , H04B10/25 , H04B10/80 , H04Q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智能学习的薄膜铌酸锂调制器控制系统及运行方法,系统包括激光器、薄膜铌酸锂调制器、光耦合器、光纤、光电探测器、增益控制模块、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信号处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功率采集模块、滤波器和放大器。方案对薄膜铌酸锂调制器的温度、输出功率、激光器输入功率进行实时采集,检测是否超出知识库范围,没有则运算分析;超出则进入智能学习;运算产生的决策结果与输出结果进行对比,达到目标进入新一轮流程,未达到目标进入直流偏置控制策略,通过控制字和数模转换形成反馈信号,调整Vbias与输出结果进行比较,达到目标进入新一轮流程,未达到目标再次进入直流偏置控制策略,直到调制器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2436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55756.4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模式转换的高温度稳定性级联双环传感结构,包括可调谐激光器阵列、级联双环传感结构阵列、贴片式探测器阵列、微流装置和待测溶液,级联双环传感结构中包含参考环和传感环,通过在参考环和传感环上加入微流通道,并在微流通道中通入待测溶液,降低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对传感信号的影响;集成可调谐激光器阵列发出的光直接通过波导输入级联双环传感结构阵列中,没有端面耦合或垂直耦合产生大的损耗,具有高的输入光强;利用贴片式探测器接收输出光谱,与利用光纤阵列输出光能量的方式相比降低了对光难度、增加了芯片利用程度。此外结合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质的微流通道材料,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51835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80597.X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铌酸锂光子芯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叉戟结构薄膜铌酸锂模斑转换器,包括衬底、氧化物层、氮氧化硅波导和铌酸锂波导,铌酸锂波导在氮氧化硅波导内为三叉戟结构,传输部分为锥形结构。通过铌酸锂波导宽度的逐渐增大,波导对于光的限制作用增强,当波导宽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光被限制在波导中,光斑尺寸随之减小,实现光纤与波导之间两种模斑的高效耦合,经过优化设计模斑转换器传输过程的透过率为0.99,三叉戟结构的铌酸锂波导和引用氮氧化硅波导更方便的与光纤连接,提高了耦合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0161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604905.6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端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多业务光端机,包括光端机本体、安装架、散热板、散热风机和水冷组件,散热板与安装架固定连接,并位于安装架的上方,光端机本体位于散热板的上方,散热风机与散热板固定连接;水冷组件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循环管、水泵、冷却箱和半导体制冷片,通过散热板将光端机本体内部的热量导出,通过散热风机加快散热板周围的空气流速,进行初步散热,通过水泵将冷却箱内的冷却水导入循环管,冷却水通过循环管与散热板进行换热,同时进行水冷和风冷,控制综合多业务光端机的温度,防止出现过热和死机的情况。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