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01172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1910534293.4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凸多面体不确定性的多直流协调控制器设计方法,用于为系统设计适应多工况的输出反馈控制器,以提高闭环系统H2、H∞以及衰减率等性能。该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开环系统的多工况凸多面体模型;步骤2,应用正交实验方法生成初代控制器;步骤3,建立闭环系统状态空间模型;步骤4,应用二分法迭代调用扩展Lyapnuov方程,求取系统目标函数值;步骤5,应用差分进化算法生成新一代控制器;步骤6,对当前最优控制器应用正交交叉算子,保留最优个体;步骤7,计算新一代个体目标函数值;步骤8,当迭代次数等满足停止条件,进入步骤9,否则返回步骤5;步骤9,输出最优控制器参数及性能指标,结束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205745681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692937.4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封堵技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防火封堵结构,其具体包括:柜体、电缆和防火涂层板,所述柜体上开电缆孔,所述电缆穿过柜体上的电缆孔,所述防火涂层板上开电缆孔,防火涂层板封堵住柜体上的开孔;防火涂层板与柜壁之间采用弹性防火密封胶封边,防火涂层板与电缆之间采用膨胀型防火密封胶封堵。通过上述结构,实现电缆穿过柜体时的防火封堵。
-
公开(公告)号:CN204241938U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20506938.6
申请日:2014-09-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 Y02P90/18 , Y02P90/18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DCS的火电厂辅助车间集中控制系统,包括若干DCS操作员站、单元机组DCS控制网络、公用DCS控制网络、若干单元机组控制设备、机组公用控制设备、水局域控制网络、燃料局域控制网络、灰局域控制网络、若干网间连接器。单元机组DCS控制网络通过网间连接器与公用DCS控制网络连接;单元机组DCS控制网络与 DCS操作员站、单元机组控制设备连接;公用DCS控制网络与DCS操作员站、水局域控制网络、燃料局域控制网络、灰局域控制网络、机组公用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对所有接入公用DCS网络的系统进行监控,整个辅助车间的运行值班人员每班设置2~3人即可,大大减少了人员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30976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091678.6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IPC: G06T7/521 , G01B11/2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自动化高反光物体三维测量方法,基于辐照度图构建基于强化学习的多重曝光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实现多重曝光时间序列的快速自动化生成,相较于传统方法,基于强化学习综合权衡曝光时间、曝光次数、图像可测区域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多重曝光时间序列的稳定快速预测,并达到曝光时间、曝光次数、图像可测区域三者的全局最优,提升了高反光零件的测量效果。进一步地,通过构建辐照度预测网络基于单张图像实现辐照度的快速稳定预测,相比较于传统方法减少了多重曝光时间序列需要的图片数量,提升了测量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5037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313300.6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IPC: G01B11/2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辐照度融合的自动化多反射表面三维测量方法,使用曝光时间选择网络生成一组最优的曝光次数及对应的曝光时间,无需人为手动设置曝光时间导致捕获的图像冗余,提高三维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多重辐照度融合网络将所有灰度图像生成的辐照度图序列融合生成一张辐照度图,一方面避免直接使用灰度图进行相位计算,另一方面降低了使用辐照度图计算的误差,同时多重辐照度融合网络可以将辐照度图误差值反馈给曝光时间选择网络进行学习,从图像上提高了相位计算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89292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311730004.0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Q10/083 , G06Q10/0631 , G06Q30/0601 , G06N3/00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联合补货与配送的优化方法和系统,属于联合补货与配送技术领域;其中,该优化方法包括:在算术优化算法的探索探阶或开发阶段得到当前迭代处理所对应的初步更新种群之后,创建当前迭代处理对应的新引入种群,然后从初步更新种群和新引入种群中选取适应度最大的一半个体作为当前迭代处理所对应的最终更新种群,并将其作为下一次迭代处理的原始种群以进行下一次迭代处理;通过在每次迭代处理过程中引入新个体,可以提高全局寻优能力,从而能够提高联合补货与配送问题的求解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01323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90800.1
申请日:2022-12-27
IPC: G10K11/16 , G10K11/1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振吸声结构及制造方法,属于机械工程领域,该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拼接的共振吸声单元,其中:共振吸声单元包括号筒状内嵌管和壳体;号筒状内嵌管的小口端,朝向壳体内部且位于壳体内部空腔处;号筒状内嵌管的大口端,朝向壳体外部且与壳体连接,壳体朝向声波入射方向的入射面与所述大口端相交,形成声波入射孔;共振吸声单元为多个时,每个共振吸声单元内部腔体之间不互通,多个拼接的共振吸声单元在同一平面内排列。该共振吸声结构为号筒状内嵌管,在相同尺寸下等效长度明显大于目前的内嵌管,通过较小程度的调节号筒状内嵌管长度可控制共振频率的大幅变化,从而有利于实现共振吸声结构的轻薄化,且同时具有更好的吸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79665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26767.1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葛洲坝集团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交能融合微电网综合效益评价的方法,包括:获取评价方案的评价指标,其中,所述评价指标包括成本型指标和效益型指标;基于所述评价指标,获取初始决策矩阵;根据所述初始决策矩阵,确定满足一致性的对比矩阵,基于所述对比矩阵获取所述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基于所述主观权重和所述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获取所述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根据所述初始决策矩阵和所述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确定所述评价方案的综合排序;基于所述综合排序,确定最优决策方案。这样,通过确定满足一致性的对比矩阵,可以保证对比矩阵中各评价指标之间的重要性的一致性,进而可以简化决策步骤,提高决策结果的质量,提高决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383463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610804785.7
申请日:2016-09-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042 , A42B1/24 , A42B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安全帽的施工环境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搭载有环境监测传感器、定位装置、数据转换装置、无线传输装置及警报装置的安全帽、数据存储服务器及监测管理处理器。本发明通过定位装置及环境监测传感器实时获得工人作业地点信息及环境监测信息,并通过无线传输装置将数据传送至数据存储服务器中,监测管理处理器实时将其同步至BIM模型中进行直观展示。根据预设的报警规则,当环境监测指标中的一项或多项指标超过安全值,或者工人在超出安全环境阈值的环境下工作时间超过规定时间,系统可以通过安全帽上的警报装置自动进行报警,提示现场施工工人离开作业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6327104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04793.1
申请日:2016-09-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3 , A42B3/30 , G01C21/005 , G02B27/017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安全帽的施工管控系统及方法,通过增强现实的方式,有效提升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各目标(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管控的质量和效率。本发明包括进行定位与增强现实信息显示的安全帽和基于BIM的施工信息管控单元。通过安全帽获取人员位姿信息,将其同步定位到后台BIM模型中,根据安全帽虚拟视觉范围生成以及范围内施工对象信息判定,确定后台推送的人员视觉范围内的施工对象的各类施工信息(包括进度信息、质量信息、安全信息、成本信息等),并传送到安全帽的增强现实眼镜上显示,供现场管理人员进行虚拟与现实的对比。管理人员据此下达相应施工管控指令,完成施工现场的高效管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