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36258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65369.1
申请日:2014-12-1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IPC: A61L2/18
Abstract: 一种中小型鱼池清塘消毒的方法,本发明涉及鱼池消毒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鱼池清塘消毒方法对小坑数量多的鱼池池底消毒不彻底的问题。在抽干鱼池池底的水后,在阳光下暴晒鱼池,然后针对鱼池池底的大坑和小坑,向其内部注水,待淹没大坑和小坑时,向大坑和小坑内撒入生石灰块,待生石灰块吸水完全溶解后采用次氯酸钙对鱼池池底进行均匀泼洒,最后,向鱼池内注入清水,放置一周后,药效失效,该鱼池再进行养鱼。本发明适用于其他场合的清洗消毒。
-
公开(公告)号:CN101120666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710144365.1
申请日:2007-09-26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新品种鲤鱼的选育方法,它涉及一种鱼类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它解决了目前鲤鱼养殖和培育中群体选育方法存在易产生近亲交配,导致经济性状和生产性能下降;种内杂交方法随机性大,选育优良品种的概率低,也容易发生近亲交配问题。选育步骤:一、表型性状挑选;二、检测亲本间的遗传信息;三、根据遗传信息进行繁殖配组;四、培育子代成熟;五、以子代鲤鱼为新一代繁殖亲本,重复操作步骤一至四,直到鲤鱼达到新品种性状设计要求。本发明方法在选育鲤鱼新品种的过程中始终利用分子标记检测亲本与子代的遗传组成,从而可避免近亲交配,而且鲤鱼新品种的性状按所设定的方向发展,优良新品种的出现概率高,其经济性状和生产性能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1772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605375.0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IPC: C12N5/077
Abstract: 一种鲤腹腔前脂肪细胞快速分离培养及诱导成脂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类脂肪细胞快速分离培养及诱导成脂方法。分离培养方法:一、鱼体消毒;二、无菌取腹腔内脏团包被脂肪;三、脂肪组织消化;四、制备贴块及消化细胞。诱导成脂方法:脂肪前体细胞长至80%后使用含油酸、亚油酸的成脂诱导培养基诱导培养,每3天1/2换液,培养7~15天。本发明所使用的成脂诱导液在12‑15天可使细胞成脂分化70%以上。本发明鲤腹腔前细胞培养方法细胞生长快可重复性好,诱导方法成脂效率高,是用于鱼类脂肪细胞分化研究的理想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772468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1352379.4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10
Abstract: 发育正常无肌间刺鱼类新品种培育方法,涉及一种无肌间刺鱼类新品种培育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不影响鱼类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将肌间刺去除的方法。本发明发育正常无肌间刺鱼类新品种培育方法:一、敲除原有鱼类品种受精卵中的bmp6基因,获得F0代个体;二、对F0代进行突变体筛选,配组获得F1代群体;三、对F1代群体进行突变体筛选,选取具有相同移码突变的个体进行交配,构建F2代,筛选出F2中的纯合突变个体;四、对F2代纯合突变个体进行扩繁,获得无肌间刺鱼类的新品种。本发明能够获得肌间刺缺失的品系,且不影响生长,能够稳定遗传,可以解决生产上肌间刺小,难以发现,不易剔除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77247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626112.X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黑斑原鮡幼鱼的人工培育方法,包括:养殖工具及平列槽消毒;日常管理及清理;饵料选取;从轮虫开口,丰年虫、摇蚊幼虫过渡到投喂饲料和摇蚊幼虫的投喂方法。本发明黑斑原鮡幼鱼的培育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驯化苗种品质好等优点,突破了黑斑原鮡苗种培育瓶颈,培育至19月龄的苗种成活率达到80%以上,有效解决了苗种黑斑原鮡驯化养殖过程中由于饵料、投喂方法、环境等不适造成的仔鱼死亡率高的问题,同时也为其他鮡科鱼类苗种培育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1120666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710144365.1
申请日:2007-09-26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新品种鲤鱼的选育方法,它涉及一种鱼类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它解决了目前鲤鱼养殖和培育中群体选育方法存在易产生近亲交配,导致经济性状和生产性能下降;种内杂交方法随机性大,选育优良品种的概率低,也容易发生近亲交配问题。选育步骤:一、表型性状挑选;二、检测亲本间的遗传信息;三、根据遗传信息进行繁殖配组;四、培育子代成熟;五、以子代鲤鱼为新一代繁殖亲本,重复操作步骤一至四,直到鲤鱼达到新品种性状设计要求。本发明方法在选育鲤鱼新品种的过程中始终利用分子标记检测亲本与子代的遗传组成,从而可避免近亲交配,而且鲤鱼新品种的性状按所设定的方向发展,优良新品种的出现概率高,其经济性状和生产性能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736084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073115.2
申请日:2009-10-2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哲罗鲑微卫星序列与多态性微卫星标记的获取方法和哲罗鲑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它涉及一种微卫星序列与多态性微卫星标记的获取方法和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微卫星序列:一、提取哲罗鲑基因组DNA;二、哲罗鲑基因组DNA的酶切和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三、菌落PCR扩增并进行阳性克隆检测和测序。哲罗鲑多态性微卫星标记:步骤一至三与上述方法相同;四、对哲罗鲑微卫星序列进行分析和引物设计;五、微卫星序列引物多态性鉴定。本发明哲罗鲑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共7对。本发明方法所获的生物材料可用于哲罗鲑的保护遗传学、亲缘关系分析、连锁图谱构建及养殖群体的遗传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0578517C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710144749.3
申请日:2007-12-05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鱼类种质资源遗传分析装置,涉及到分子生物学DNA分子标记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鱼类种质资源遗传分析过程中,需要根据使用功能软件的要求人工转换分子标记数据格式及分别调用各种功能软件的问题。本发明将现有多个分子标记分析软件集成到一起,通过建立工程文件实现多个分析软件联合使用的目的,通过格式转换装置使原本使用多种格式文件的多个分析软件能够采用一种格式的输入文件实现多种分析、获得多种分析结果的目的。本发明可以作为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等方面研究的一个基本工具,推广应用到濒危鱼类保护、野生资源评估、养殖鱼类遗传指导、鱼类遗传育种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251873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710144749.3
申请日:2007-12-05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鱼类种质资源遗传分析装置,涉及到分子生物学DNA分子标记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鱼类种质资源遗传分析过程中,需要根据使用功能软件的要求人工转换分子标记数据格式及分别调用各种功能软件的问题。本发明将现有多个分子标记分析软件集成到一起,通过建立工程文件实现多个分析软件联合使用的目的,通过格式转换装置使原本使用多种格式文件的多个分析软件能够采用一种格式的输入文件实现多种分析、获得多种分析结果的目的。本发明可以作为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等方面研究的一个基本工具,推广应用到濒危鱼类保护、野生资源评估、养殖鱼类遗传指导、鱼类遗传育种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220486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523306.5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鲤卵原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传代和纯化方法,属于细胞体外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鲤卵原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包括选取雌鱼分离卵巢组织,从卵巢组织中分离原代卵原干细胞后进行贴壁培养,并对贴壁培养后的卵原干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和纯化。本发明还提供了对传代并纯化得到的鲤卵原干细胞进行冷冻保存和复苏。本发明利用组织贴壁法培养鲤卵原干细胞,第3天即可观察到有长条状、三角形状、不规则多边形细胞从组织小块中爬出,向四周延伸;经细胞传代后,鲤卵原干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本发明经体外培养、传代并纯化以及冷冻保存并复苏后的鲤卵原干细胞具有典型的生殖干细胞特征和多能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