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酸性特种下水的密封地漏

    公开(公告)号:CN105569172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94099.6

    申请日:2015-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酸性特种下水的密封地漏,包括外壳体,与外壳体下端出水孔尺寸相匹配的锥塞,设置在外壳体顶部面板上的篦子,连接所述外壳体下端出水孔的排水管,其中该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篦子中心处的第二螺母,所述的锥塞通过所述第二螺母固定在所述篦子上,通过旋转所述锥塞使其径向上下移动,实现所述锥塞对出水孔的开启和密封。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密封地漏,坚实、耐用、抗腐蚀、可维修、易清理、结构简单、开启关闭便捷、密封性好,可以满足核化工领域对地漏装置的排水及安全防护性能的要求。

    一种核电站冷却循环系统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5796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310066454.8

    申请日:2023-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冷却循环系统,其包括冷却机构、泵机组、补水机组以及加药组件,冷却机构包括导流管与集水间;补水机组包括补水格,补水格和集水间相连通设置,补水格配置有多个,任一补水格之间设有连接通道,连接通道上设有连通开关件。此结构的冷却循环系统,通过多个补水格对冷却机构供应低温的冷却水,从而补充循环系统损失的冷却水;通过连通开关件控制连接通道的开闭状态,以使相应的补水格进行单独隔离检修工作或补水操作,可配合连通开关件规划冷却系统中冷却水的流通路径,保证冷却水有效供应,同时满足检修等阶段的顺利过渡。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冷却循环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种热管式换热器装置以及核电厂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0283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54169.X

    申请日:2024-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管式换热器装置以及核电厂冷却系统,该装置包括:壳体、隔板和热管。隔板用于将壳体的内腔分隔为热流体腔室和冷流体腔室,冷流体腔室和热流体腔室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热管沿第二方向延伸,并贯穿于隔板,热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位于冷流体腔室内,第二管段位于热流体腔室内。热管呈平板状,其数量为多个,多个热管沿第三方向间隔排列。相邻的两块热管的第一管段之间形成第一流道,相邻的两块热管的第二管段之间形成第二流道,热管用于进行冷流体和热流体之间的换热,以对热流体进行冷却降温。该装置具有良好的换热性能,能够满足换热量较大的场景下的换热需求。

    一种HDPE管道抗震试验台架、试验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75298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58185.9

    申请日:2022-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HDPE管道抗震试验台架、试验方法及装置,试验台架包括多个管箍支座,多个管箍支座沿HDPE管道试验段的走向间隔布置,用于固定HDPE管道试验段的水平管段的管箍支座可拆卸连接于地震模拟振动台台面上,用于固定HDPE管道试验段的倾斜管段或竖向管段的管箍支座可拆卸连接于钢支撑上,所述钢支撑可拆卸连接于地震模拟振动台台面上,所述管箍支座与HDPE管道试验段相应的管段同轴布置,用于环抱或松开所述HDPE管道试验段相应的管段。本发明能够实现对HDPE管道试验段进行足尺寸抗震试验,且通过管箍支座与钢支撑的组合使用,能满足不同形式的HDPE管道试验段进行抗震试验的需要。

    一种用于核电站抽水口的水下清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680051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93173.8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水下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抽水口的水下清理装置。水下清理装置(7)设置在水下清理设备(1)上,包括铲收结构(8)、搅碎结构(10)和收集结构(14),所述铲收结构(8)用于铲起水中的杂物,所述搅碎结构(10)用于将所述铲收结构(8)内的所述杂物搅碎;所述收集结构(14)用于收集所述铲收结构(8)中的所述杂物。本发明通过铲收结构(8)将杂物铲起,特别是在核电站抽水口的海底,甲壳类生物很多,通过铲收结构(8)可以很好地将这些附着在海底的甲壳类生物清理,铲起之后通过搅碎结构(10)搅碎,再通过收集结构(14)集中到一起进行处理,清理干净便捷,无需人员下水操作,避免危害到人身安全。

    一种放射性液体排放装置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4033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797478.0

    申请日:2016-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F9/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液体排放装置,包括外壳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底部的排放管,设置在所述外壳体顶部开口的内部的若干支撑块,通过所述支撑块放置在所述外壳体顶部开口处的格栅,其中所述排放管的入水段向上延伸进入所述外壳体内;还包括通过若干个支撑板与所述格栅相连的碗状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开口朝下覆盖在所述入水段的入口上方及周围,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入水段之间构成与所述外壳体内部空间相连通的液体通道。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放射性液体排放装置,结构简单、可维修、易清理、密封性好,能够满足在放射性和腐蚀性条件下长期使用。

    一种地下排污管道的地面清扫口

    公开(公告)号:CN105421567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828568.7

    申请日:2015-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排污管道的地面清扫口,所述清扫口包括伸入地面(0)以下与排污管道(5)相连的管状本体(1)以及盖在管状本体(1)开口处的盖板(3),其特征在于,管状本体(1)的开口端伸出地面(0)以上,管状本体(1)的开口端连接有凸面法兰(2),盖板(3)设在管状本体(1)的凸面法兰(2)上并与凸面法兰(2)相连。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下排污管道的地面清扫口,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和维护。

    一种中和器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47456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616580.1

    申请日:2015-0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66 E03F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和器,敷设于地下,包括设置在地面下中和器本体,所述中和器本体内设有虹吸装置,所述虹吸装置底部与中和器本体相连通,虹吸装置顶部与穿设在中和器本体内的出水管相连通,所述中和器本体的顶部设有用于废液流入孔。该中和器解决了核电及核化工领域工艺厂房的酸碱配置间、酸碱贮存间和加药间等的放射性酸碱废液在被中和排放前外漏及现有的封闭型地漏施工和维护检修复杂的问题,且其操作方便、安全性高;此外,这种中和器属于非能动装置,通过一定的虹吸措施即可以起到明显效果,并且其尺寸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定制。

    水下浮游机器人系统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845469U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20670535.9

    申请日:2024-04-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浮游机器人系统,用于减小观测组件对水下部分的阻力特性的影响。该水下浮游机器人系统包括水下部分和水上部分。所述水下部分包括机器人本体(9)、两个推进器(7)、控制器和观测组件。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9)内,且与两个所述推进器(7)电连接,用于控制两个所述推进器(7)的工作状态。观测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9)的前端。所述水上部分包括操作面板(10),所述操作面板(10)与所述控制器之间通信连接,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接收到的各种信号传输至所述操作面板(10)。

    一种核电站泵房前池及配水装置及核电厂配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4657635U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23165087.8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电站泵房前池,包括进水隧洞和池体,所述进水隧洞包括弯管段和直管段,所述弯管段的转弯半径为2D‑2.5D,所述直管段一端与所述弯管段的出口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池体相连,所述直管段的长度为2.5D‑3.0D,其中,D为进水隧洞内径;所述池体包括池底和设于所述池底上的扩散导墙,所述扩散导墙与所述进水隧洞的出口相接;所述扩散导墙为折线形,其包括多段导墙分体,多段导墙分体依次连接,且多段导墙分体的扩散角沿着水流方向逐步减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含所述核电站泵房前池的配水装置以及包含所述配水装置的核电厂配水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核电站泵房前池占地面积小,且配水均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