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2049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884936.9
申请日:2024-07-03
IPC: C12Q1/6888 , C12Q1/6869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样性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COI和ITS标记解析松阿扁叶蜂不同地理种群的方法。此方法结合两种分子标记进行分析,一种是线粒体基因COI标记,另一种是核糖体DNA内部转录组间隔区ITS标记,实验中扩增得到松阿扁叶蜂COI序列835 bp,ITS序列1524 bp(包括ITS1和ITS2);基于以上两个分子标记分析松阿扁叶蜂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情况。本发明将为松阿扁叶蜂的种群研究提供有效的遗传标记,以揭示其动态演化历史和虫害爆发的遗传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14402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76432.0
申请日:2023-10-01
IPC: C12Q1/6888 , C12Q1/6844 , C12Q1/680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长林小蠹RPA‑LFD检测引物和探针以及检测方法。本发明根据长林小蠹完整的ND2基因的保守区段设计了多组检测引物和探针并从中筛选得到特异性的检测引物和探针,所述RPA‑LFD检测引物由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上、下游引物组成,所述探针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本发明基于所述检测引物和探针建立了长林小蠹RPA‑LFD检测方法以及长林小蠹RPA‑LFD检测试剂盒,具有较高特异性和良好灵敏度,其检测限位浓度为4.49pg/μL,检测时长可控制在30min内,能够在野外进行现场快速、准确鉴定长林小蠹,满足长林小蠹各发育阶段的野外现场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65683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50254.7
申请日:2023-06-02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 C12Q1/6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长林小蠹SS‑COI PCR检测引物以及检测方法。本发明根据长林小蠹完整COI序列中与近缘种差异较大的部分获得了特异性引物对,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在此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了长林小蠹SS‑COI PCR检测方法以及长林小蠹SS‑COI PCR检测试剂盒,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本发明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能够特异性扩增长林小蠹,对于长林小蠹的近缘种均不能扩增,适用于长林小蠹的快速精准检测;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长林小蠹SS‑COI PCR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高,检测限位DNA浓度为8.7×10‑2ng/μL。
-
公开(公告)号:CN11649712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272097.0
申请日:2023-03-20
IPC: C12Q1/6888 , C12Q1/6844 , C12Q1/680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昆虫RPA‑LFD检测引物和探针以及检测方法。本发明以苹小吉丁幼虫DNA为模板,根据苹小吉丁的ITS1基因序列设计多对RPA引物进行扩增,通过比较筛选得到扩增效率最优的苹小吉丁RPA检测引物,为避免检测结果的假阳性,对筛选出的苹小吉丁RPA检测引物的反向引物和探针中引入少量错配碱基得到特异性苹小吉丁RPA‑LFD检测引物和探针并建立了苹小吉丁RPA‑LFD检测方法,实现野外准确快速鉴定苹小吉丁的目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检测结果表明,碱基错配后的引物对和探针能特异性扩增苹小吉丁,对于窄吉丁A以及窄吉丁B均不能扩增,检测限为DNA浓度为10‑2ng/μL以上,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5125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724149.9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IPC: A23K50/90 , A23K20/163 , A23K20/147 , A23K20/168 , A23K10/16 , A23K20/105 , A23K20/158 , A01K67/033 , A23K20/1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肩星天牛幼虫人工饲料及传代饲养方法。饲料成分包括:马铃薯淀粉、蔗糖、大豆粉、酪蛋白、胆固醇、韦氏盐、啤酒酵母、微晶纤维素、琼脂粉、柠檬酸、山梨酸、4‑羟基苯甲酸甲酯、大豆油、蒸馏水、抗坏血酸和丙酸;传代饲养方法为:采集光肩星天牛低龄幼虫用作初代虫源,用幼虫人工饲料将其饲养至蛹后并羽化;将羽化后的成虫按雌雄成对放入有复叶槭枝条的容器内;其内置有表面覆纱布的木块作为光肩星天牛交配和产卵基质;将纱布上的卵取出待其孵化,获得的初孵幼虫可继续用人工饲料饲养。本发明光肩星天牛幼虫人工饲料成分和质量统一,幼虫饲养周期缩短至低于200天,不需提供新鲜寄主木段供成虫产卵,降低传代饲养工作量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8007773U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21354985.4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花绒寄甲高效繁育装置,该装置包括繁育管和繁育盒两部分,繁育管包括管本体,固定环,支撑柱,底座;繁育盒包括盒顶盖,盒体,分隔板,透气孔,盒底盖。通过利用密闭的繁育盒以及盒中限制繁育寄主活动的繁育管,显著增强花绒寄甲幼虫对寄主的寄生能力,达到高效繁育花绒寄甲的目的。本装置显著提升花绒寄甲对繁育寄主的寄生率以及单个寄主上的繁育数量,增加繁育效率,进一步降低繁育成本,可应用于花绒寄甲的大规模繁育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217826443U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21354992.4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IPC: A01M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蛀干害虫受害枯死或濒死木的处理网袋。包括网罩,网罩上下两侧设有成对的魔术贴与拉链,左右两侧均设有拉绳。本实用新型的网袋由一张方形网罩制成,构造简单,操作简便快捷,运输携带便利,由此可大大减少蛀干害虫受害枯死或濒死木的除害步骤,显著提升蛀干害虫的防治效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