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9147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04173.6
申请日:2023-05-06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松褐天牛中脊茧蜂交配率以此获得更多的雌性后代人工繁蜂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对交配环境空气流速和光照强度的调节,可显著提升松褐天牛中脊茧蜂母蜂的交配受精率,提高其所产子代的雌性比例。本发明还确定了繁蜂时的最适寄主体重、接蜂比例以及适宜的寄生和发育环境温度,能够显著提升寄生率、获得更多的子代并缩短子代蜂发育周期,可在更短的时间内繁殖出更多的寄生蜂。本发明在保证松褐天牛中脊茧蜂成蜂成功交配的前提下,提升了人工繁蜂时母蜂的寄生率,繁殖获得更多的子代蜂,特别是雌性子代,且缩短了繁蜂周期,可应用于该寄生蜂的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38561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1310038.0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IPC: A01K67/033 , A01G13/00 , A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饲养白蜡吉丁啮小蜂并将其应用于白蜡窄吉丁林间防治的方法。通过利用白蜡窄吉丁幼虫作为白蜡吉丁啮小蜂的寄主,筛选适宜条件后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繁育白蜡吉丁啮小蜂,之后将该天敌用于防治白蜡窄吉丁3‑4龄幼虫,在保证寄主专化性稳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该蜂寄生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33561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1310036.1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IPC: A01K67/033 ,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繁育白蜡吉丁卵跳小蜂并将其应用于白蜡窄吉丁林间防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以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的卵作为寄主,将白蜡吉丁卵跳小蜂雌蜂置于上述寄主同一空间;置于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为55‑75%、光周期为14‑16L:10‑8D的恒温恒湿光照培养箱内;最终将羽化出的卵跳小蜂用指形管收集起来。本发明在保证寄主专化性稳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该蜂繁育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25125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724149.9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IPC: A23K50/90 , A23K20/163 , A23K20/147 , A23K20/168 , A23K10/16 , A23K20/105 , A23K20/158 , A01K67/033 , A23K20/1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肩星天牛幼虫人工饲料及传代饲养方法。饲料成分包括:马铃薯淀粉、蔗糖、大豆粉、酪蛋白、胆固醇、韦氏盐、啤酒酵母、微晶纤维素、琼脂粉、柠檬酸、山梨酸、4‑羟基苯甲酸甲酯、大豆油、蒸馏水、抗坏血酸和丙酸;传代饲养方法为:采集光肩星天牛低龄幼虫用作初代虫源,用幼虫人工饲料将其饲养至蛹后并羽化;将羽化后的成虫按雌雄成对放入有复叶槭枝条的容器内;其内置有表面覆纱布的木块作为光肩星天牛交配和产卵基质;将纱布上的卵取出待其孵化,获得的初孵幼虫可继续用人工饲料饲养。本发明光肩星天牛幼虫人工饲料成分和质量统一,幼虫饲养周期缩短至低于200天,不需提供新鲜寄主木段供成虫产卵,降低传代饲养工作量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32584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94230.5
申请日:2024-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利用多种天敌对松褐天牛实施绿色防治方法。通过人工设置诱木诱集松褐天牛成虫集中产卵,并在松褐天牛幼虫期和蛹期释放多种天敌实施联合防治。具体地,在松褐天牛1~2龄幼虫期释放松褐天牛肿腿蜂、在3~4龄幼虫期释放松褐天牛中脊茧蜂、在老熟幼虫及蛹期释放花绒寄甲,可系统和持续性地降低松褐天牛的虫口密度。该方法通过综合联用多种天敌,覆盖了更广的松褐天牛生活史周期,对松褐天牛有更好的防治作用,同时也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71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21523.7
申请日:2023-05-29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繁育光肩星天牛柄腹茧蜂并将其应用于光肩星天牛生物防治的方法。本发明确定了人工繁育光肩星天牛柄腹茧蜂时最适的寄主大小、接蜂比例、繁育环境等条件,能够显著提升人工繁蜂的寄生率和在短期内繁殖获得大量的寄生蜂。同时,还明确了适合于储存光肩星天牛柄腹茧蜂成蜂的条件,能够将成蜂货架期延长至2个月。通过本发明繁殖的光肩星天牛柄腹茧蜂在野外应用于光肩星天牛低龄幼虫生物防治,按照蜂虫等比释放应用,可以获得最优的防控效果且兼顾了较低的成本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217826443U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21354992.4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IPC: A01M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蛀干害虫受害枯死或濒死木的处理网袋。包括网罩,网罩上下两侧设有成对的魔术贴与拉链,左右两侧均设有拉绳。本实用新型的网袋由一张方形网罩制成,构造简单,操作简便快捷,运输携带便利,由此可大大减少蛀干害虫受害枯死或濒死木的除害步骤,显著提升蛀干害虫的防治效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