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脉冲电流防治松材线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95862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810114206.1

    申请日:2008-06-02

    Abstract: 一种针对松树采用高压脉冲电流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方法。这种方法对松材线虫的效应以非热效应为主。高压脉冲电流针对松材线虫使细胞、生物大分子极化或磁化,改变生物大分子的构象,使酶活性发生变化;使生物体内水的结构和水的缔合状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又促使生物的生理特性发生变化;可以改变生物膜的通透性,改变生物膜两侧的离子分布和电位;可以使核酸、蛋白质等分子的氢键断合,导致遗传变异。由于特定参数值的高压脉冲电流通过树干时,对不同种类生命体作用的特异性原理,所以优化到的高压脉冲电流对松材线虫的繁殖及生长具有明显的伤害和抑制作用,而对树木形成层生命活性不具任何不利影响。具有环境协调控制特点。

    杨树抗逆保健剂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07883C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03149600.8

    申请日:2003-07-18

    Abstract: 一种针对杨树的抗逆保健剂,由菌根菌和植物激素复合而成。通过扦插时对插条基部或造林时对苗木根系进行蘸浆处理,不仅能促进杨树的生根、生长,提高生产力,而且增加杨树抗逆性,包括促进杨树抗干部病害指标树干电容、树皮相对膨胀度、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的上升,以预防杨树干部溃疡病和烂皮病的发生。对杨树的整个生长期有效。

    一种减轻松枯梢病病原菌危害寄主植物的真菌群落结构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25716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911159542.2

    申请日:2019-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轻松枯梢病病原菌危害寄主植物的真菌结构调控方法,包括:调节寄主植物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其中,所述的调节寄主植物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的方式包括提高与枯梢病病原菌负相关的内生真菌的相对丰度或降低与枯梢病病原菌正相关的内生真菌的相对丰度;或者在提高与枯梢病病原菌负相关的内生真菌的相对丰度的同时降低与枯梢病病原菌正相关的内生真菌的相对丰度。本发明通过调节赤松内生真菌群落结构使真菌群落向不利于枯梢病病原菌生存的结构转变,使病原菌难于增殖、扩散,有效地降低了对赤松林的危害,维持和保护了其分布区域的生态环境。

    一种防治杨树溃疡病的木贼镰孢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974939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410132396.5

    申请日:2014-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杨树溃疡病的生防菌菌株及其应用方法。所述的菌株为木贼镰孢(Fusarium equiseti),菌株编号为CGMCC8795。该菌株发酵液与麦麸和玉米粉混合,发酵7d后自然风干并碾碎制成原粉;添加42wt%原粉,36wt%高岭土,12wt%吐温20,8wt%拉开粉,2wt%抗坏血酸制成菌剂;将菌剂稀释后以喷洒和灌根的方式用于防治杨树溃疡病。该菌株具有对病原菌的作用方式多种多样、繁殖速度快、作用效果稳定等优点,对杨树溃疡病病原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ia)抑制作用强,对杨树溃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减轻腮扁叶蜂危害寄主植物的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38930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288006.8

    申请日:2015-05-29

    Inventor: 梁军 潘琪 张星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轻腮扁叶蜂危害寄主植物的调控方法,属于林业有害昆虫的防治领域。本发明调控方法包括:在寄主植物之间混合搭配与腮扁叶蜂的物种联结性呈负联结关系的非寄主植物。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方案还包括:对腮扁叶蜂老熟幼虫进行物理干预、对林地地面进行清洁以及修剪带虫巢的寄主植物枝条。本发明通过改造特定的林分结构,使林分结构向不利于昆嵛山腮扁叶蜂生存的方向转变,使其难于向周围迁飞、扩散,转移危害;通过物理措施,快速降低初始虫口密度;两种措施结合,使昆嵛山腮扁叶蜂的种群数量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有效地降低了对寄主植物的危害,维持和保护了其分布区域的生态环境。

    减轻腮扁叶蜂危害寄主植物的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38930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88006.8

    申请日:2015-05-29

    Inventor: 梁军 潘琪 张星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轻腮扁叶蜂危害寄主植物的调控方法,属于林业有害昆虫的防治领域。本发明调控方法包括:在寄主植物之间混合搭配与腮扁叶蜂的物种联结性呈负联结关系的非寄主植物。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方案还包括:对腮扁叶蜂老熟幼虫进行物理干预、对林地地面进行清洁以及修剪带虫巢的寄主植物枝条。本发明通过改造特定的林分结构,使林分结构向不利于昆嵛山腮扁叶蜂生存的方向转变,使其难于向周围迁飞、扩散,转移危害;通过物理措施,快速降低初始虫口密度;两种措施结合,使昆嵛山腮扁叶蜂的种群数量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有效地降低了对寄主植物的危害,维持和保护了其分布区域的生态环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