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37124A
公开(公告)日:2006-02-22
申请号:CN200510087729.8
申请日:2005-08-0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C12N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止植物愈伤组织褐化现象产生的方法。主要通过在继代培养基中添加外源多胺精胺Spm或亚精胺Spd,并保持黑暗培养;同时,在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过程,每隔5~10天,将培养容器内气态物质与无菌空气进行充分气体交换后,封闭培养容器,继续在原培养基中培养,继代周期为20~30天,能有效地防止愈伤组织褐化现象的产生,甚至完全消除褐化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736173A
公开(公告)日:2006-02-22
申请号:CN200510090495.2
申请日:2005-08-1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结缕草遗传转化效率的方法,主要步骤包括:以结缕草属草坪草成熟种子或幼穗为原始受体材料,诱导并筛选出淡黄色、颗粒状愈伤组织为转基因直接受体材料,采用改进了的农杆菌转化法,结缕草愈伤组织共培养3-5天后GUS瞬时活性可达400~550个蓝斑/克组织。转化后的愈伤组织保持较高的再生能力,分子检测结果表明,转化率达6%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498709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910300988.2
申请日:2009-03-2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G01N33/00
Abstract: 一种基于生理整合能力的克隆植物耐盐性评价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生理上相互相连的克隆分株对中的其中一分株(处理株)进行模拟盐胁迫处理,另一分株培养在Hoagland营养液中,当受胁迫分株中最新完全展开叶片开始萎蔫时,统计各分株根数增加量及萎蔫历时(天),根据耐盐指数=∑盐浓度×两分株根数积累增加率×出现萎蔫历时天数,计算基于生理整合能力的克隆植物耐盐指数,评价克隆植物的耐盐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427602C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510092831.7
申请日:2005-08-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植物基因工程育种的农杆菌双元表达载体,具体讲是包含紧密连锁的玉米泛素启动子Pubi调控的拟南芥冷响应基因转录激活因子基因cbf1和拟南芥特异的衰老基因启动子Psag12调控的异戊烯基转移酶ipt基因的二价抗逆基因双元表达载体。本发明通过三个步骤:首先把Psag12-ipt融合基因中的T-Nos插入到双元载体上,然后插入Pubi-cbf1融合基因,最后插入Psag12-ipt融合基因,从而得到完整的二价双元载体。此载体利于两个功能基因同时转化目标植物,显著的提高了转化株对逆境的抗性,同时延缓了逆境所诱发的植物的衰老。
-
公开(公告)号:CN1757740A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200510092831.7
申请日:2005-08-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植物基因工程育种的农杆菌双元表达载体,具体讲是包含紧密连锁的玉米泛素启动子Pubi调控的拟南芥冷响应基因转录激活因子基因cbf1和拟南芥特异的衰老基因启动子SAG12调控的异戊烯基转移酶ipt基因的二价抗逆基因双元表达载体。本发明通过三个步骤:首先把sag12-ipt融合基因中的T-Nos插入到双元载体上,然后插入ubi-cbf1融合基因,最后插入sag12-ipt融合基因,从而得到完整的二价双元载体。此载体利于两个功能基因同时转化目标植物,显著的提高了转化株对逆境的抗性,同时延缓了逆境所诱发的植物的衰老。
-
公开(公告)号:CN1746294A
公开(公告)日:2006-03-15
申请号:CN200510087733.4
申请日:2005-08-0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立中华结缕草成熟胚再生体系的方法,主要步骤包括以中华结缕草成熟种子为材料,在诱导培养基中培养获得愈伤组织,经继代培养后,在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及再生培养基中高频诱导体细胞胚及再生植株。在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通过添加一定配比的2,4-D和6-BA以及高浓度碳源有效地提高了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在继代培养到再生培养过程,通过不断改变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及核黄素等含量,使植株再生率明显提高,达6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737126A
公开(公告)日:2006-02-22
申请号:CN200510089877.3
申请日:2005-08-1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以野牛草成熟胚为材料建立其再生体系的方法,包括四个培养阶段:(1)外植体直接培养诱导愈伤组织;(2)愈伤组织继代培养;(3)愈伤组织诱导体细胞胚;(4)体细胞胚再生植株。培养过程中前三阶段所使用的培养基是在含有2,4-D和6-BA不同配比的Ms并培养基上进行,第四阶段体细胞胚在不含激素的Ms培养基上发育成完整植株。在胚状体诱导前对愈伤组织进行一段时间的干燥处理,显著的提高了体细胞胚的诱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714627A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200510090119.3
申请日:2005-08-1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野牛草成熟种子的灭菌方法,主要步骤包括:将野牛草种子从果颖中取出,用稀释的洗涤剂洗涤,并在流动的自来水中冲洗,进行常规灭菌预处理。在无菌条件下,70~75%乙醇溶液对种子灭菌30~60s后,用高浓度NaClO溶液对其振荡灭菌20~30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5~10次,种子去污染率达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202444868U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20044205.6
申请日:2012-02-1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A01G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植物根系研究的培养容器,所述培养容器包括外部套管与透明内衬管,所述外部套管具有可拆卸底盖。所述底盖上设置有透水孔。所述内衬管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通水孔且下部四周设有均匀分布的纵向透水缝。所述内衬管直径小于外部套管0.5cm-1.0cm。内衬管可随时取出,便于观察根系的生长状态;透水孔或纵向透水缝可保证过多的水分流出,避免渍水发生。外套管底部的可拆卸底盖可方便冲洗,并可重复利用。容器的直径及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保证植物生长期间不发生窝根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202635271U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20044204.1
申请日:2012-02-1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A01G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式微雾扦插培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扦插槽、横截面为弧形的支撑扦插槽的管道、营养液储液箱和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所述扦插槽置于所述弧形支撑管道上,所述弧形支撑管道底部设置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所述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与营养液储液箱管道相连。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扦插效率,微雾化后,使营养液体与插穗更加充分地持续接触,并避免了水培扦插常常引起的因缺氧而致的烂根现象。且培养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操作与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