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叶地锦胚乳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752206A

    公开(公告)日:2006-03-29

    申请号:CN200510090497.1

    申请日:2005-08-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以五叶地锦胚乳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技术,包括五个培养阶段:(1)五叶地锦幼果胚乳切块诱导愈伤组织。(2)得到的愈伤组织2次继代培养获得无色至淡灰白色,松软,易散,细胞圆形,胞质浓的愈伤组织。(3)愈伤组织以纤维素酶(cellulase R-10)、果胶酶(Pectolyase Y23)、甘露醇组合酶解8小时,获得胚乳愈伤原生质体为1.18×106个/g。(4)获得的原生质体经液体浅层培养、固液结合培养、固体培养三种方式培养,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形成了新的愈伤组织,新愈伤组织转入固体培养基中。(5)所获得细胞团继代培养,获得生长旺盛的愈伤组织。

    一种建立中华结缕草成熟胚再生体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46294A

    公开(公告)日:2006-03-15

    申请号:CN200510087733.4

    申请日:2005-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立中华结缕草成熟胚再生体系的方法,主要步骤包括以中华结缕草成熟种子为材料,在诱导培养基中培养获得愈伤组织,经继代培养后,在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及再生培养基中高频诱导体细胞胚及再生植株。在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通过添加一定配比的2,4-D和6-BA以及高浓度碳源有效地提高了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在继代培养到再生培养过程,通过不断改变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及核黄素等含量,使植株再生率明显提高,达60%以上。

    通过体胚发生途径建立野牛草再生体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37126A

    公开(公告)日:2006-02-22

    申请号:CN200510089877.3

    申请日:2005-0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以野牛草成熟胚为材料建立其再生体系的方法,包括四个培养阶段:(1)外植体直接培养诱导愈伤组织;(2)愈伤组织继代培养;(3)愈伤组织诱导体细胞胚;(4)体细胞胚再生植株。培养过程中前三阶段所使用的培养基是在含有2,4-D和6-BA不同配比的Ms并培养基上进行,第四阶段体细胞胚在不含激素的Ms培养基上发育成完整植株。在胚状体诱导前对愈伤组织进行一段时间的干燥处理,显著的提高了体细胞胚的诱导率。

    一种用于植物根系研究的培养容器

    公开(公告)号:CN202444868U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20044205.6

    申请日:2012-0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植物根系研究的培养容器,所述培养容器包括外部套管与透明内衬管,所述外部套管具有可拆卸底盖。所述底盖上设置有透水孔。所述内衬管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通水孔且下部四周设有均匀分布的纵向透水缝。所述内衬管直径小于外部套管0.5cm-1.0cm。内衬管可随时取出,便于观察根系的生长状态;透水孔或纵向透水缝可保证过多的水分流出,避免渍水发生。外套管底部的可拆卸底盖可方便冲洗,并可重复利用。容器的直径及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保证植物生长期间不发生窝根现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