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砂粒分离仪器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0034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344557.7

    申请日:2021-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砂粒分离仪器,包括箱体、横板、下分隔板、黏土滤网、滤水网、细砂滤网、箱盖、驱动电机、搅拌轴、刮刷、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上分隔板,将混料从进料口倒入粗砂腔室内,在进水口处安装进水管,通过进水管向粗砂腔室内注入水,混料在水流的冲击下,经过细砂滤网的过滤,粒径较大的粗砂留在粗砂腔室,粒径较小的细砂进入细砂腔室内,细砂和黏土在重力作用下,通过黏土滤网的过滤作用,粒径较小的黏土随着水流掉入至黏土存储室内,水可从排水口处排出,对混料过滤完成后,分别打开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的盖板,即可获得分离出的粗砂、细砂和黏土,通过水的冲洗还能洗去土壤中的易溶盐。

    一种可定量调整岩石粗糙裂隙开度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5742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1396537.3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定量调整岩石粗糙裂隙开度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板、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底板两侧各设有一立板,第一夹持装置包括两矩形夹持器和两丝杠,每一丝杠的一端连接一矩形夹持器;第二夹持装置包括两立柱、承压顶板、精密电动升降平台和两夹具,两立柱均固定在底板上,承压顶板可活动连接两立柱,精密电动升降平台安装在平台支座上,精密电动升降平台两侧设有龙门架,两夹具分别安装在两龙门架的下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分别夹持裂隙试样下盘和裂隙试样上盘,并通过精密电动升降平台进行高精度定量控制升降,以保证裂隙开度同步均匀增大,并快速调整得到任意想要的裂隙开度。

    一种嵌入式滑坡深部大变形监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15145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810517713.3

    申请日:2018-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入式滑坡深部大变形监测装置及方法,通过在滑坡上钻监测孔直至基岩以下,基岩内通过混凝土固定安装有滑面位移计,监测孔内放置测斜管且底部与基岩不固定,同时在测斜管内竖直放置数个固定式测斜仪,测斜管伸出滑坡地表处设有监测墩台,监测墩台内设有GPS定位模块,在监测墩台上固定安装有通信控制器和电源组件,通信控制器和电源组件通过通信/供电线缆连接滑面位移计和固定式测斜仪,滑面位移计测得的滑面位置处的滑坡位置值数据,并和若干所述固定式测斜仪测得的滑坡地表至滑动位置处的滑坡变形值数据及测斜管顶端的空间位置一起通过通信/供电线缆传输至通信控制器中,完成对滑坡深部变形的监测,精度较高且监测及时。

    一种适用于松散堆填边坡的新型立体排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3794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44782.3

    申请日:2018-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松散堆填边坡的新型立体排水系统,包括地表排水系统、浅层排水系统和深部排水系统,地表排水系统包括多条集水渠和跌水池,集水渠均设置于堆填土层上表面,集水渠两端均连接跌水池,两集水渠间设有多条排水沟,且每一排水沟两端连接该排水沟相邻的两集水渠;浅层排水系统包括多根第一集水管,第一集水管上端设有过滤包且该端埋置于堆填土层内,下端和一集水渠连通;深部排水系统包括多条排水石笼和多根第二集水管,每一第二集水管上端和一集水渠连通,下端和一排水石笼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融合集水和汇流功能,提高排水效率,减小地下水滞后的威胁。

    一种滑坡物理模型试验手动抬升式自重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80785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210547111.5

    申请日:2012-12-17

    Abstract: 一种滑坡物理模型试验手动抬升式自重加载装置,包括底板、升降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和推力加载机构;升降机构位于底板上,升降机构上端连接角度调节机构,用于驱动角度调节机构的升降;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板、滑动面板、螺杆、套筒和水平旋钮,支撑板与升降机构的上端连接,支撑板的前端与滑动面板的前端铰接,螺杆支设于支撑板的后端,螺杆上部套有套筒且二者螺纹连接,螺杆的下端与水平旋钮的端部通过锥齿轮啮合,用于通过水平旋钮的旋转带动螺杆转动,套筒的顶端铰接有滑动连接块,滑动连接块与滑动面板的底面后部接触;推力加载机构包括用于承载重物的加载平台,加载平台的底面与滑动面板的顶面滑动配合、可沿滑动面板前后滑动。

    一种滑坡物理模型试验液压抬升自重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28572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210414258.7

    申请日:2012-10-26

    Abstract: 一种滑坡物理模型试验液压抬升自重加载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和推力加载机构;升降机构位于底座上,升降机构上端连接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板、滑动面板和上部液压伸缩杆,支撑板与升降机构的上端连接,支撑板的前端和滑动面板的前端通过转动轴铰接,上部液压伸缩杆的下端与支撑板固定、上端支撑于滑动面板的底部,用于通过上部液压伸缩杆的伸缩调节支撑板和滑动面板之间的夹角;推力加载机构包括用于承载重物的加载平台,加载平台的底面与滑动面板的顶面滑动配合、可沿滑动面板前后滑动。本发明能够方便、快速地调整滑坡物理模型后缘的推力大小和方向,使施加的推力与实际边界条件相符合,且加载力稳定。

    一种联拱结构抗滑桩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11135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10013186.4

    申请日:2014-0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拱结构抗滑桩,由多个钢筋混凝土单体桩和拱结构联合而成,所述单体桩的横截面均呈等腰梯形,且桩两侧面均设有阻滑齿形成摩阻段;单体桩以等腰梯形短底边的纵截面一侧作为桩后端承接滑坡推力,桩后端一侧为受压区,等腰梯形长底边的纵截面作为桩前端,桩前端一侧为受拉区;所述拱结构也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连接在两单体桩之间,拱结构把单体桩间的滑坡推力均匀地传递到等腰梯形两侧。本发明抗滑桩的摩阻段增强了桩侧的阻滑效果,提高了抗滑桩的抗滑能力。本发明使用时采用不等间距布设法,形成中间密两侧疏的联拱桩间距布设格局。本抗滑桩整体刚度大、桩顶位移小,使用时可适当加大桩间距,减少抗滑桩数量,降低工程造价。

    一种可变截面的微型矩形实体抗滑桩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3302735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245773.1

    申请日:2013-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截面的微型矩形实体抗滑桩模具,含有四个空心模块和四个滑动挡板,空心模块由内外层直角立面和上下底板构成,内外直角立面与两底板间形成插槽;每一外层直角立面一侧设有带销孔半圆槽A和带销孔半圆槽B,另一侧在带销孔半圆槽A和带销孔半圆槽B的同一高度设有带销孔半圆板A和带销孔半圆板B;滑动挡板为一空心矩形板,空心矩形板的一个侧面中设有上、下两横排螺纹孔及尺寸刻度;将滑动挡板两端分别嵌套在两个空心模块的插槽中,空心模块与滑动挡板之间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成矩形模具。拉动空心模块改变两空心模块间距构成可变截面的矩形模具。本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适用于制作室内试验用的矩形实体抗滑桩。

    一种不等间距布设的外等腰梯形横截面抗滑桩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46539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10006962.3

    申请日:2013-0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等间距布设的外等腰梯形横截面抗滑桩,由钢筋混凝土灌注而成,抗滑桩的横截面为外等腰梯形,抗滑桩内安装有钢筋笼,在桩后端一侧的钢筋笼内布置有密集的钢筋,桩前端一侧布置的钢筋少。本发明的抗滑采用不等间距布设法,呈中间密,两侧疏的桩间距布设格局,即在滑坡推力大的主滑剖面附近布设的抗滑桩桩间距小,滑坡两侧的地段根据滑坡推力的递减逐渐加大桩间距。本抗滑桩能够承受较大的坡体推力以及具有良好的抗弯性能,但横截面面积明显小于矩形横截面的抗滑桩,可极大地减少灌注的混凝土方量和钢筋用量,降低成本。本抗滑桩的施工断面小,便于机械施工,施工安全且简单,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