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醇制氢装置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839608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012878.0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甲醇制氢装置,属于制氢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甲醇制氢装置,包括光学透明玻璃圆筒型密闭容器、雾化喷头、磁感应螺线圈和甲醇容器,所述甲醇容器通过管道与雾化喷头连通,所述雾化喷头设置在光学透明玻璃圆筒型密闭容器的底部并实现向上喷雾,所述光学透明玻璃圆筒型密闭容器内的上半部分层叠设置有若干个筛网,每个筛网上均涂覆有催化剂浆料,干燥后,在每个筛网的下表面均电镀一层钴或镍,所述磁感应螺线圈缠绕设置在光学透明玻璃圆筒型密闭容器上半部分的外周并与磁场发生器电连接,所述光学透明玻璃圆筒型密闭容器下半部分的外周涂覆有光热材料。本发明提高了甲醇制氢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太阳能热化学储热系统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8941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58171.5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太阳能热化学储热系统,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包括排列成环形结构的多个储热单元,每个储热单元的反应腔放置氧化还原反应材料,并设有环形管道使各个反应腔相通,定日镜场将太阳光反射至储热单元,在加热过程中,储热材料发生还原反应,产生的氧气被反应腔中的氮气稀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五氧化二锑的热化学储热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储热效率高、环保无污染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太阳能储热应用。本发明能够使反应腔内的材料受热均匀,提高反应速率和储热效率;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热化学储热,储能密度更大,储热效果更佳;相邻反应腔之间的环形管道设计,使氧气流动稳定且均匀,促进储热材料继续发生还原反应。

    光热焦耳热协同海水淡化结构、组件、系统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8638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19507.5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光热焦耳热协同海水淡化结构、组件、系统及制作方法,属于海水淡化技术领域。解决传统蒸发过程中因为不合理的结构配置导致的散热大、效率低和能耗高等问题。海水淡化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光吸收体、磁性材料层、能质交换通道及支撑体;磁性材料层通过外加磁场产生焦耳热,在光热和焦耳热的共同作用下,光吸收体表面的水加速蒸发,能质交换通道采用散热翅片状结构。本发明采用光热和焦耳热协同工作的方式,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智能控制,实现光热和焦耳热的协同或者间歇式工作,可以有效解决太阳能无法持续稳定供应问题,保持蒸发过程持续进行,缺水地区急需用水时也可以单独控制磁场发生器的输入功率,实现快速产淡水。

    一种甲醇制氢装置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3960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12878.0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甲醇制氢装置,属于制氢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甲醇制氢装置,包括光学透明玻璃圆筒型密闭容器、雾化喷头、磁感应螺线圈和甲醇容器,所述甲醇容器通过管道与雾化喷头连通,所述雾化喷头设置在光学透明玻璃圆筒型密闭容器的底部并实现向上喷雾,所述光学透明玻璃圆筒型密闭容器内的上半部分层叠设置有若干个筛网,每个筛网上均涂覆有催化剂浆料,干燥后,在每个筛网的下表面均电镀一层钴或镍,所述磁感应螺线圈缠绕设置在光学透明玻璃圆筒型密闭容器上半部分的外周并与磁场发生器电连接,所述光学透明玻璃圆筒型密闭容器下半部分的外周涂覆有光热材料。本发明提高了甲醇制氢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同时测量相变材料固、液两相温变热导率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7240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1007926.4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周天 肖何 饶政华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同时测量相变材料固、液两相温变热导率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相变室、恒温加热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和标尺台,所述相变室包括保温壳体以及相变材料容器,所述恒温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和恒温水箱,所述恒温水箱与加热器之间通过水管构成水路循环,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通过数据线电连接的红外热像仪、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和热电偶,所述相变室面向红外热像仪的侧壁设置有光学窗口,所述热电偶安装在相变材料容器上。采用本申请的装置和方法,通过区间离散的方法模拟现实中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来对相变材料的温变导热系数进行精确计算,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普遍适应性好、耗能少、测量精准的优点。

    一种基于梯次动力电池的可再生锌电解方法及轻重质氧化锌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7507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415246.4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梯次动力电池的可再生锌电解方法及轻重质氧化锌制备方法,属于储能领域。所述轻重质氧化锌制备方法为:利用焙烧灰和次氧化锌为原料通过加入盐酸和硫酸反应得到氯化锌和硫酸锌悬浮液;对悬浮液进行物理固液分离;除重金属离子得到氯化锌和硫酸锌清液;通过加入不同量的碳酸钠溶液得到碳酸锌和氢氧化锌;将碳酸锌和氢氧化锌干燥煅烧得到重质和轻质氧化锌。本发明利用焙烧灰和次氧化锌为原料,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同时利用不同量的碳酸钠溶液可以制备重质和轻质氧化锌,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

    分瓣式连铸浸入式水口高精度温感对中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4042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51648.9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分瓣式连铸浸入式水口高精度温感对中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其中对中装置包括由若干填充有液体的腔段组成的中空环,各腔段中的液体经导管对应连通温度监测机构,根据各温度监测机构的读数获取对应腔段内液体温度的高低排序。应用方法采用以上对中装置,并包括将中空环套设于外部浸入式水口;通过各温度监测机构获取对应腔段内液体温度的高低排序;朝向液体温度最低的腔段所在方向移动外部浸入式水口;重复以上两步骤,直至各腔段内液体温度一致。操作者可根据各腔段内液体的温度调整水口以使其对中,从而确保符合工艺要求、满足多断面圆坯连铸结晶过程的需要,提高连铸圆坯质量,进而稳定连铸生产过程、提高钢材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种基于大间隔类间互异性多核学习的油画作者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26725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628209.7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间隔类间互异性多核学习的油画作者识别方法:A.输入待检测的扫描油画图像;B.对输入图像进行全局特征提取,所述全局特征包括整幅图像的特征并将所述图像描述成一个行向量,采取全局特征参数进行图像特征提取,所述全局特征参数包括:LBP、Color LBP、GIST、Color GIST、PHOG、CIE颜色空间直方图和Canny edge,针对所述全局特征参数构造出若干个油画全局特征的核矩阵;C.对输入图像进行局部特征提取,通过特征包框架处理所述局部特征;D.构造大间隔类间互异性多核学习模型,依此将步骤B和步骤C提取到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两两组合,并且通过多个核函数计算出候选核特征矩阵,E.交替优化求解大间隔类间互异性多核学习模型。

    超快高温速控一体机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8381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96241.6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超快高温速控一体机,属于高温热处理设备技术,旨在解决传统高温炉存在的升温慢、控温精度低及集成度低的问题。该设备通过一体化设计,将水冷组件、终端组件、控制面板组件、加热组件及气氛组件整合。水冷组件通过循环制冷保障设备冷却;终端组件采用可旋转样品杯设计,确保均匀受热;控制面板组件基于模糊PID算法实现±0.5℃的高精度控温;加热组件利用康泰尔电阻丝实现五面快速加热;气氛组件通过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精准调控混合气体比例,提供特定反应氛围。各组件协同工作,支持超快升降温,简化操作流程,并具备多重安全保护功能。本发明适用于材料科学、机械制造等领域的高温实验及工业生产,具有高效集成、控温精准、操作便捷等优势。

    利用LNG冷能的多级朗肯发电循环耦合水合物储能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59652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57245.3

    申请日:2022-10-14

    Inventor: 周天 刘静远 杨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LNG冷能的多级朗肯发电循环耦合水合物储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发电系统、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跨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二氧化碳水合物储能系统、海水制冰循环系统;其中,LNG依次通过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跨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二氧化碳水合物储能系统、海水制冰循环系统;燃烧发电系统产生的高温余热依次通过跨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和有机朗肯循环的蒸发器提供热量。基于对LNG冷能使用的现实情况的考虑,明确工业余热存在的极大利用潜力,采用梯级利用的方式,极大减少了大温差造成的系统的不可逆损失,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增强了系统的性能表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