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2781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510006541.X
申请日:2015-01-07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B62D3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3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驾驶室全浮悬置装置,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它包括两组前悬组件和两组后悬组件,每组前悬组件包括上端铰接有摆臂的前悬下支座,摆臂的另一端与前悬上支座相铰接,摆臂连接与前悬上支座外侧壁间连接有前悬减振器,摆臂上端面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套装有两端分别与摆臂和前悬上支座相抵接的螺旋弹簧;驾驶室纵梁的前端具有弯折的限位挡边;两组前悬组件的所述摆臂通过横向稳定杆相连接,两个前悬下支座的上部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弯曲。本发明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在中型商用车采用了四点全浮悬置,其隔振效果好,驾驶室的平顺性和可靠性都相当稳定,而且结构简单、紧凑,利于节省空间布置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51127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828019.5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B62D33/07 , B62D33/073 , B62D2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驾驶室的悬置结构,涉及驾驶室翻转领域。驾驶室的悬置结构包括车架、驾驶室车身结构和液压翻转机构,驾驶室车身结构铰接在车架的上侧,液压翻转机构包括手动油泵、液压油缸和液压锁,液压油缸的一端与车架铰接,液压油缸的另一端与驾驶室车身结构铰接,油泵与液压油缸之间连接有第一油路,以使液压油缸驱动驾驶室车身结构翻转;液压锁固定在驾驶室车身结构上,车架设有锁扣,在驾驶室车身结构平置时与液压锁锁止配合,油泵与液压锁之间连接有第二油路,第二油路沿驾驶室车身结构的轮廓延伸布置。第二油路与驾驶室车身结构随型设计,各种车型均可采用此形式在驾驶室上布置液压锁的油路,无需专门设计液压锁的油路,通用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525535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0916218.1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B62D3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驾驶室半主动悬置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待控制车辆底盘减振器上下两端的距离,根据所述距离,计算所述待控制车辆的车辆载重系数;获取所述待控制车辆驾驶室悬置上下两端的速度,根据所述速度,计算所述待控制车辆驾驶室悬置上下两端的相对速度;对所述速度和所述相对速度依次进行模糊化处理和反模糊化处理;获取所述反模糊化处理后得到的电流值,根据所述电流值与所述车辆载重系数,计算所述待控制车辆减振器的控制电流值;根据所述控制电流值输出相应电流控制所述减振器阻尼力,从而控制所述待控制车辆驾驶室半主动悬置。本发明通过降低车载重量对减震效果的影响,提高驾驶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2829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927538.2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柳州日高汽车减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6F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液压悬置结构及汽车,包括承载件、主簧、外管和底封板,所述承载件可伸缩地竖直插设在所述主簧内,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主簧上,所述底封板设置于所述外管内的主簧下端并与所述主簧边缘抵接,所述外管和所述主簧围合形成密封液室,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液压悬置结构,通过在承载件下端设置扰流板,扰流板将密封液室分为上、下液室;在振动时,液质通过流道在上、下液室之间流动,从而产生液压特性进行柔性减振,下压时因扰流板下降,液质由下液室流入上液室;反之,流入下液室,进而产生对应的阻尼,扰流板在密封液室中上下活动,因此形成的阻尼更大、滞后角峰值更高,具有较好的乘坐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212829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927538.2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柳州日高汽车减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6F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液压悬置结构及汽车,包括承载件、主簧、外管和底封板,所述承载件可伸缩地竖直插设在所述主簧内,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主簧上,所述底封板设置于所述外管内的主簧下端并与所述主簧边缘抵接,所述外管和所述主簧围合形成密封液室,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液压悬置结构,通过在承载件下端设置扰流板,扰流板将密封液室分为上、下液室;在振动时,液质通过流道在上、下液室之间流动,从而产生液压特性进行柔性减振,下压时因扰流板下降,液质由下液室流入上液室;反之,流入下液室,进而产生对应的阻尼,扰流板在密封液室中上下活动,因此形成的阻尼更大、滞后角峰值更高,具有较好的乘坐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212829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901679.7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柳州日高汽车减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6F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振衬套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压衬套,包括外胶合件和内胶合件。外胶合件包括外管和外橡胶体,外橡胶体胶合在外管的内壁上。内胶合件包括中管、内管和内橡胶体,内管穿设在中管中,中管的管壁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上通孔和下通孔,内橡胶体胶合在中管和内管之间,内橡胶体上设有上凹槽和下凹槽,且上凹槽的开口延伸至上通孔中,下凹槽的开口延伸至下通孔中。内胶合件嵌装在外胶合件中,且上凹槽与外胶合件的内壁围合形成上腔室,下凹槽与外胶合件的内壁围合形成下腔室,上腔室与下腔室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内均装有封液。本发明提供的液压衬套,结构简单,易于生产,能够实现阻尼功能,提供良好的减振和隔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52781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510006535.4
申请日:2015-01-07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B62D3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3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驾驶室全浮悬置装置,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它包括后悬总成和通过稳定杆连接的两组前悬组件,每组前悬组件包括上端固定有翻转支座的前悬下支座,稳定杆端头与翻转支座连接,在稳定杆上的限位台肩和翻转支座之间铰接有摆臂,摆臂的另一端与前悬上支座相铰接,摆臂的内侧壁连接竖立设置的前悬减振器,前悬减振器的另一端与前悬上支座相连接;前悬上支座具有底板、与驾驶室纵梁的外侧壁相抵的侧板以及与前悬减振器连接的辅助支撑支架,驾驶室纵梁的前端具有限位挡边。本发明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在重型商用车采用了四点全浮悬置,其隔振效果好,驾驶室的平顺性和可靠性都相当稳定,而且结构简单、紧凑,利于节省空间布置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216096286U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22779770.9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科曼车辆部件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驾驶室前悬下支座制作设备,包括料柄部及固定于所述料柄部顶端的用于制备驾驶室前悬下支座左、右件的两个模具本体,所述料柄部上设置有注浆口,所述料柄部与所述模具本体的内部均为空腔,所述料柄部与所述模具本体内的空腔分别通过内部为空腔的浇道连通,所述模具本体远离所述料柄部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渣包,模具本体外侧设有至少两个排气道,每个排气道单独分开,所述模具本体的外侧设有至少三个排气槽,所述排气槽与所述排气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驾驶室前悬下支座制作设备的每个排气道单独分开,防止在填充过程中因气体流动存在先后顺序,避免气孔缺陷的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204383614U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20011722.7
申请日:2015-01-07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B62D3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驾驶室全浮悬置装置,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它包括两组前悬组件和两组后悬组件,每组前悬组件包括上端铰接有摆臂的前悬下支座,摆臂的另一端与前悬上支座相铰接,摆臂连接与前悬上支座外侧壁间连接有前悬减振器,摆臂上端面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套装有两端分别与摆臂和前悬上支座相抵接的螺旋弹簧;驾驶室纵梁的前端具有弯折的限位挡边;两组前悬组件的所述摆臂通过横向稳定杆相连接,两个前悬下支座的上部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弯曲。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在中型商用车采用了四点全浮悬置,其隔振效果好,驾驶室的平顺性和可靠性都相当稳定,而且结构简单、紧凑,利于节省空间布置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204399305U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20008661.9
申请日:2015-01-07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B62D3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驾驶室全浮悬置装置,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它包括后悬总成和通过稳定杆连接的两组前悬组件,每组前悬组件包括上端固定有翻转支座的前悬下支座,稳定杆端头与翻转支座连接,在稳定杆上的限位台肩和翻转支座之间铰接有摆臂,摆臂的另一端与前悬上支座相铰接,摆臂的内侧壁连接竖立设置的前悬减振器,前悬减振器的另一端与前悬上支座相连接;前悬上支座具有底板、与驾驶室纵梁的外侧壁相抵的侧板以及与前悬减振器连接的辅助支撑支架,驾驶室纵梁的前端具有限位挡边。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在重型商用车采用四点全浮悬置,其隔振效果好,驾驶室的平顺性和可靠性都相当稳定,而且结构简单、紧凑,利于节省空间布置空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