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磁通切换直线电机的定位力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04298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340620.X

    申请日:2014-07-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新型重复控制器和位置递推控制算法以实现抑制定位力和速度脉动的目的,同时实现无位置传感技术;首先将时变的t域的信号,变换为具有固定周期的x域信号,再对其进行重复控制器的设计,从而达到抑制定位力和速度脉动的目的,同时为了准确获得LFSPM的位置和速度信息,本专利同时提出了位置递推控制算法来取代位置传感器技术,可以准确、有效的实时检测磁通切换直线电机动子位置信息。

    一种永磁直线电机伺服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67750A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610313289.1

    申请日:2016-05-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21/001 H02P21/0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直线电机伺服控制方法,位置环和q轴电流环组成位置电流控制器,速度环和q轴电流组成速度电流控制器,位置电流控制器和速度电流控制器采用并行控制方式输出q轴电压给定Uq;d轴电流采用PI控制输出d轴电压给定Ud;Uq和Ud经过Park变换后,输出控制量Uα和Uβ,Uα和Uβ经过SVPWM输出六路脉冲信号,六路脉冲信号通过三相逆变电源的六个功率开关管进行三相逆变,最终输出施加在三相永磁直线电机上的三相电压,实现对三相永磁直线电机的控制。本发明方法提高了直线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精确度和动态响应。

    旋转式压电圆盘俘能器及其俘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26775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52589.5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1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电圆盘俘能器及其俘能方法,该俘能器包括旋转轴(1)和压电层合圆盘(2),其中,压电层合圆盘(2)由压电陶瓷(4)设置在金属基板(3)表面通过导电胶粘合而成,旋转轴(1)与旋转机构同轴安装,压电层合圆盘(2)内圈固定在旋转轴上。该俘能器可直接将旋转的机械能转换为圆板的振动能,通过压电陶瓷将薄板的振动能直接转换为可用的电能,为相关设备供电。该装置弥补了现有压电俘能结构不能直接将旋转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不足,结构简单,设计安装方便,便于实现有限体积的较大能量的输出,提高能量密度,且装置的激励容易实现,特别适合应用于旋转机械能的能量收集。

    一种基于正交级数的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概率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75736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571647.9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6 Y04S40/22 G06F17/5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正交级数的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概率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监测系统获得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值,选取一组标准正交基将函数写成一个正交级数的形式;S2:采用截断估计法对步骤S1中的正交级数形式选取收缩系数,最小化风险函数,平衡函数的偏差与方差,得到取舍点,最终确定概率密度函数;S3:利用拟合优度检验判断概率密度函数是否能够反映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的真实分布。本发明无需考虑带宽值的选取,模型计算过程简单,计算速度也更具优势,与现有技术相比,模型输出值与实测数据的差异最小。同时,不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约束,具有拟合精度高、稳定性强和适用性广的优点。

    一种多微电网分布式经济运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80480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64658.5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4 H02J3/381 H02J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微电网分布式经济运行控制方法,该方法为每个分布式电源配置逆变器控制器,选择边际成本最高的分布式电源配置该微电网的网控制器,该分布式电源的相应逆变器控制器又称作枢纽控制器。网控制器仅与邻居交互边际成本、电压信息,在所得信息的基础上利用一致性算法得到多个微电网的平均边际成本及平均电压信息,输出给相应枢纽控制器。枢纽控制器将所得信息广播到微电网内各逆变器控制器,逆变器控制器利用所得信息进行三级控制,实现多微电网的经济稳定运行。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不需高性能的中心控制器进行复杂运算,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及可扩展性;采用稀疏通信网络,通过分布式策略,有效降低多个微电网的整体发电成本。

    海浪发电系统的微网构建最优化功率因数复合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6381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232515.4

    申请日:2014-05-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浪发电系统的微网构建最优化功率因数复合控制方法,采取最优化功率因数复合控制技术的d轴电流和速度复合控制技术,同时为了满足系统中所需要的动子位置信息,将滑膜观测器、参考模型归一化法与模糊控制器结合在一起进行电机控制。本发明采用EOUC方法对海浪发电系统进行控制,采取最优化功率因数复合控制技术的d轴电流和速度复合控制技术,同时为了满足系统中所需要的动子位置信息,将模滑观测器与参考模型归一化法结合在一起,可以准确、有效的海浪发电系统提供准确可靠的电机动子位置和速度信息,此控制算法明显减轻了损耗,提高了效率,同时采取无位置传感器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节约了成本。

    基于公共连接点处一体化控制的微电网柔性并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18612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502565.X

    申请日:2014-09-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公共连接点处一体化控制的微电网柔性并网控制方法,在PCC处配置储能系统和SSTS,利用微电网与配电网公共连接点处所能采集到的完备的微电网及配电网电量信息,配合该处所配置的储能,在配电网电压暂降发生时向配电网发出无功,电压暂升时消耗多余无功,缓解电压失稳程度;配合固态切换开关,提高微电网并离网切换速度及精度。从而使得多微源微电网以最小接入方式友好接入配电网,并同时具有协助配电网穿越电压暂降故障的能力。

    一种双浮筒海洋波浪发电装置抗击风暴冲击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00449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340596.X

    申请日:2014-07-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浮筒海洋波浪发电装置抗击风暴冲击的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终端控制中心,所述终端控制中心包括终端控制芯片、GPS定位模块、GPRS通信模块、海洋波浪波高测量模块和电磁锁模块,GPS定位模块、GPRS通信模块、海洋波浪波高测量模块和电磁锁模块均与终端控制芯片相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双浮筒海洋波浪发电装置抗击风暴冲击的装置及方法,使得双浮筒海洋波浪发电装置只有在海洋波浪波高低于某一设定值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发电运行,从而避免双浮筒海洋波浪发电装置被风暴冲击而发生损坏,大大提高了双浮筒海洋波浪发电装置的安全性,也提高了海洋波浪发电管理部门的监管水平。

    一种运行、控制和保护性能提高的微电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84166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438304.6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3225 Y04S2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行、控制和保护性能提高的微电网系统,主要包括多逆变器并联运行控制策略、微电网继电保护方案、微电网负荷预测;其中多逆变器并联运行控制策略采用了改进型下垂控制算法;微电网继电保护方案采用了区域差动主保护、过流后备保护以及归一化制动系数的故障分量综合阻抗母线保护;微电网负荷预测采用了神经网络模型。本发明将多逆变器并联运行控制的改进型下垂控制算法、微电网继电保护的控制策略的区域差动主保护、过流后备保护以及归一化制动系数的故障分量综合阻抗母线保护、微电网负荷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微电网的不同模式切换的运行性能、控制性能、保护性能和智能化水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