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6053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58343.6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截干因素选择提高水曲柳穗条产量的方法,属于林木生物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截干树龄选择;(2)截干高度选择;(3)截干时间选择。确定截干因素的参数为:≥4年生幼树,于春季树液流动后3周左右进行30~50cm截干处理。该方法对水曲柳采穗圃营建、无性繁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林木资源快速繁育和其它珍贵树种采穗圃营建奠定技术支撑和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66029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58679.9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胚性细胞诱导水曲柳体细胞胚发生的方法,该方法选择以水曲柳胚性细胞为材料,通过均一化和增殖培养获得生长状态相同的水曲柳胚性细胞,所选培养基为WPM+60g/L蔗糖+0.05‑1.0g/L水解酪蛋白+6.0g/L琼脂+1.5g/L活性炭的培养基中;之后将胚性细胞转入水曲柳体细胞胚成熟培养基(WPM+0.05‑0.2mg/L NAA+1.0‑3.0mg/L ZT+0.05‑0.5mg/LGA3+30g/L蔗糖+6.0g/L琼脂+1.5g/L活性炭)中进行培养,获得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型胚、子叶胚和成熟体胚,最后获得水曲柳苗。在胚性细胞均一化培养和体细胞胚成熟培养中,均可以采用固体培养法和固液混合培养法,该方法可以使90%胚性细胞发育成成熟体胚。本发明克服了水曲柳体胚诱导过程中材料单一并受季节限制的问题,同时减少了畸形胚的比例,为水曲柳优良品种规模化繁殖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70318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36613.7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10 , C12N15/70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00 , C12Q1/689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曲柳U6基因启动子proFmU6.6及其克隆与应用。本发明首次成功克隆了水曲柳RNA聚合酶Ⅲ型启动子——水曲柳内源U6基因启动子proFmU6.6,并成功构建了水曲柳U6基因启动子活性检测载体,通过瞬时转化水曲柳幼苗、GUS染色及gus基因转录表达验证,证明该启动子具有高效转录活性。实验证明四种水曲柳U6基因截短启动子proFmU6.6.1、proFmU6.6.2、proFmU6.6.3、proFmU6.6.4均有启动活性,并成功在CRISPR/Cas9系统中应用。水曲柳U6基因启动子proFmU6.6克隆及启动子活性的表达分析,为研究水曲柳及近缘植物的转化研究提供了高效的启动子序列,也可以实现对水曲柳高效精准的种质创新与品种遗传改良。
-
公开(公告)号:CN11207534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0504136.9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快速打破水曲柳组培苗休眠芽并成功离体繁殖的方法,以水曲柳带休眠芽点的组培苗或者带休眠芽茎段为材料,以WPM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TDZ,两种光照条件(光,暗),两种培养方式(固体、液体),温度为25℃,培养7d内,水曲柳休眠芽解除休眠状态,开始萌发,培养24d,固体培养的萌发率最高达57.14%,液体培养的萌发率最高达100%,在壮苗和增殖培养中,培养30d,A6培养基成活率100%,平均苗长为1.68cm,Z1培养基成活率75%,平均苗高2.65cm。该方法不仅可以快速打破水曲柳休眠芽进行离体繁殖,而且该方法可以进行循环使用,是一项可持续的循环培养生产方法,并且,该方法激素单一,浓度低,过程简单,具有可控性和低成本特征,适用于不同的生产条件,为规模化繁殖水曲柳苗木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4094840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310111904.7
申请日:2013-04-02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细胞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曲柳(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愈伤组织团块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方法。本发明以优良花曲柳茎段和叶片作为原始材料,在添加了激素NAA和TDZ的WPM固体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接种到添加了激素NAA和TDZ的WPM液体培养基中,光照振荡培养。经过多代定向诱导驯化,建立了生长量稳定,增殖迅速,团块均匀的愈伤组织团块悬浮系。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性强,增殖系数可观,能够促进花曲柳的快速繁殖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087644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270442.8
申请日:2014-06-18
IPC: C12P3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氢气提高白桦细胞中总三萜和白桦脂醇含量的方法。以白桦悬浮细胞为材料,按50g/L接种量接种于100mL B5液体培养基中,附加0.1~0.3mg/L6-BA和0.5~4.0mg/L TDZ,蔗糖20g/L,酸水解酪蛋白1g/L,pH5.5~6.0。在细胞悬浮培养第8天通入氢气使其终浓度为0.5-1.5mmol/L,培养12h后收获,白桦脂醇含量最高为1.11mg/gDW,是对照组185.1%。培养24h后收获,细胞内总三萜含量达到24.37mg/gDW,为对照组的181.32%。氢气具有无毒无害的优势,方便代谢产物的分离和纯化。该发明为解决天然植物药物来源紧缺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白桦三萜和白桦脂醇药物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2893858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110214552.9
申请日:2011-07-29
IPC: A01H4/00
Abstract: 一种通过培养龙牙楤木体细胞胚生产有用次生代谢物质的方法,其特征是:1)从无菌实生苗根段获得的胚性愈伤组织分别在分化培养条件和增殖培养条件下进行摇瓶悬浮培养;2)根据体细胞胚不同发育状况定期取材,并计算它们的生物生长量;3)分析体细胞胚各发育时期材料中楤木总皂苷、齐墩果酸、总黄酮的累积;4)体细胞胚苗中各成分含量最高,总皂苷占栽培植株根中含量的29.7%;齐墩果酸占栽培植株根中含量的29.9%;总黄酮占栽培植株叶中含量的42.8%,且体细胞胚苗中三种物质累积效率最高,分别为:总皂苷6.72mg/周、齐墩果酸3.42mg/周、总黄酮7.36mg/周。
-
公开(公告)号:CN101285084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810064648.X
申请日:2008-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有效克隆含多拷贝T-DNA遗传修饰植物中T-DNA旁侧植物DNA序列的方法。本发明的主要步骤是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去除与植物DNA相连的部分T-DNA序列以外的其它T-DNA序列,然后进行2轮TAIL-PCR。酶切位点位于T-DNA上的NOS poly A区或/和35S poly A区,TAIL-PCR所用嵌套引物也是根据T-DNA上的NOS poly A区和35SpolyA区的序列设计,因此本方法具有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824459A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910073487.5
申请日:2009-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内生真菌诱导子促进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悬浮细胞中三萜积累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从白桦树皮中分离出的内生真菌,将其制备成真菌诱导子,在白桦悬浮细胞生长的适宜阶段,加入适宜浓度的真菌诱导子,在诱导一定时间后收获细胞,筛选出了有效提高三萜积累的内生真菌菌种,为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该菌种制备的多糖诱导子和蛋白诱导子的诱导效果,发现在白桦细胞培养的第8d,加入40μg/ml的多糖诱导子,诱导1d后可使细胞中三萜含量高达29.47mg/g,为对照组的1.78倍;在白桦悬浮细胞培养的第8d加入浓度为80μg/ml的真菌蛋白诱导子,诱导培养4d,细胞中的三萜含量达到34.49mg/g,为对照组的2.47倍。本发明通过确定添加诱导子的种类、添加浓度、适宜添加诱导子的白桦悬浮细胞的生长阶段和诱导子的诱导时间,建立了有效提高白桦悬浮细胞中三萜积累的诱导技术,为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工业化生产白桦三萜奠定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因此本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和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210231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710144877.8
申请日:2007-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没食子酸的茶条槭悬浮培养细胞。其特征在于将适量的茶条槭愈伤组织接种于WPM+TDZ0.002-0.01mg/L+6-BA0.05-0.15mg/L固体培养基中继代培养,15-20天1继代。选择长势好的愈伤组织转入3倍的大量元素WPM液体培养基中,激素为TDZ0.002-0.010mg/L和6-BA0.05-0.15mg/L,蔗糖为2-3%,pH值为5.8-6.0,接种量鲜重为20-40g/L。23-25℃,110-130转/min,光照8-10h/d,光照强度1400-1700Lx,7-15天1继代,20-30天为一周期,1个周期后收集细胞。鲜重达478.2g/L,干重可达22.3g/L,没食子酸含量达2.29%,没食子酸产量0.51g/L,一年可收获6.1227g/L。本发明是第一次在茶条槭植物中能通过细胞工程方法高产没食子酸的悬浮细胞。解决了没食子酸生产上的原料问题,易操作,周期短,成本低,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保护环境,保护茶条槭植物资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