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黑木耳冻菌生产技术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97690A

    公开(公告)日:2010-04-28

    申请号:CN200810137572.9

    申请日:2008-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方地区冬季黑木耳冻菌生产方法,是利用冬季自然低温的有利条件采用冻菌的方法保藏黑木耳栽培种,从而生产一茬冻菌黑木耳的生产技术。达到在一养菌室一年内可生产三茬菌,即头茬冻菌、二茬春耳和三茬秋耳,提高黑木耳的年产量和品质。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和牡丹江地区冻菌栽培袋的制作时间是:传统的菌袋表面接种法为11月末12月初,菌棍式制菌为1月中上旬。黑木耳菌丝长满栽培袋后需要进行困菌处理,经历菌丝恢复期,待表面菌丝粗壮浓白后已时至2月,室外温度还足够低可以低温保藏栽培种,这时将菌袋装入编织袋内进行室外冻菌处理。养菌室可以继续培养春耳。当春季气温升高菌丝开始恢复生长后,将冻菌入室进行菌丝恢复处理,将菌袋缓透,利用自然温度让冻菌的菌丝二次生长,直到菌袋表面菌丝完全变白,再进行开口催耳。冻菌出耳生长迅速,返潮快,因此冻菌虽然和春耳同时摆出,但采收可以错开。冻菌因受到强烈的冷暖刺激,其特性有所改变,突出的特点是冻菌出耳为黄色、耳片稍薄、生长迅速、返潮期极快、耳片大、耳质好,适合做出口产品。

    一种木耳挂袋栽培的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21704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389114.X

    申请日:2014-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耳挂袋栽培的方法,在大棚内部按等间隔平行设置每组三根梁,每根梁上垂直于地面拴有绳,三根绳形成的横截面成等边三角形,每根绳的一端与等边三角环扣的一端点连接,由上至下间隔一定距离在绳上系有多个等边三角环扣,然后在每个等边三角环扣上固定一个菌袋,挂袋密度可以达到100-120袋/m2。耳片生长前期,早晨喷水0.5-1.0小时,白天每隔2-3小时喷一次水,每次10分钟,晚上喷水1.5-2.0小时,耳片生长后期,早晨喷水0.5-1.0小时,晚上喷水1.5-2.0小时,白天不浇水直到耳片充分展开;本方法提高了木耳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出的木耳品质佳、口感好、色黑、胶质感强。

    北方黑木耳冻菌生产技术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97690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810137572.9

    申请日:2008-11-20

    Abstract: 一种北方地区冬季黑木耳冻菌生产方法,是利用自然低温的条件采用冻菌的方法保藏黑木耳栽培种,从而生产一茬冻菌黑木耳的生产技术。在哈尔滨地区冻菌栽培袋的制作时间是:菌袋表面接种法为11月末12月初,菌棍式制菌为1月中上旬。菌丝长满栽培袋后进行困菌处理,经历菌丝恢复期,待表面菌丝粗壮浓白后已时至2月,室外温度足够低可以低温保藏栽培种,这时将菌袋装入编织袋内进行室外冻菌。养菌室可以继续培养春耳。当春季气温升高后,将冻菌入室进行菌丝恢复处理,将菌袋缓透,利用自然温度让菌丝恢复二次生长,直到菌袋表面菌丝完全变白,再进行开口催耳。冻菌出耳生长迅速,因此虽然和春耳同时摆出,但采收可以错开。

    一种利用干耳片快速分离木耳菌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03693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74153.5

    申请日:2013-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干耳片快速分离木耳菌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干耳片用手掰成小片;(2)将小耳片第一次在无菌水中涮洗并用吸水纸充分吸干水分;(3)将小耳片放入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中浸泡20-25s并用吸水纸充分吸干;(4)将小耳片第二次在无菌水中涮洗并用吸水纸充分吸干水分;(5)将小耳片插入平板PDA培养基中恒温培养、观察;(6)挑取萌发出的菌丝接种至斜面PDA培养基中进行纯化培养即可。本发明分离木耳菌种具有操作简便易行,用时短,所需成本低,菌丝成活率高,菌丝具有生长快、菌丝洁白粗壮、生命力强等优点,该发明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胶质耳的菌种分离。

    一种全光照袋栽黑木耳袋顶出耳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83362B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210296743.9

    申请日:2012-08-09

    Abstract: 一种全光照袋栽黑木耳袋顶出耳的方法,如下:初期用于栽培黑木耳的菌袋采用聚乙烯袋,通过3个月全光照栽培出耳后,菌袋已经风化后,除掉风化后的菌袋袋顶,使菌袋顶端的菌料及大量的隐形耳芽暴露在外;除掉袋顶后将菌袋重新整齐摆放在菌床上,菌床规格为长30-50m、宽1.5m、高15cm,菌袋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5cm;先用水将除虫菊酯稀释500倍后将床面灭虫,然后将地膜铺在床面上,轻撒生石灰杀菌;进行初期浇水催耳;进行初期做床催耳后进行中期浇水工作;当耳片直径达到3cm时,应停止浇水3-5天,直至袋顶耳片长至八成熟时随即采收。本方法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了经济效益。

    一种全光照袋栽黑木耳袋顶出耳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83362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296743.9

    申请日:2012-08-09

    Abstract: 一种全光照袋栽黑木耳袋顶出耳的方法,如下:初期用于栽培黑木耳的菌袋采用聚乙烯袋,通过3个月全光照栽培出耳后,菌袋已经风化后,除掉风化后的菌袋袋顶,使菌袋顶端的菌料及大量的隐形耳芽暴露在外;除掉袋顶后将菌袋重新整齐摆放在菌床上,菌床规格为长30-50m、宽1.5m、高15cm,菌袋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5cm;先用水将除虫菊酯稀释500倍后将床面灭虫,然后将地膜铺在床面上,轻撒生石灰杀菌;进行初期浇水催耳;进行初期做床催耳后进行中期浇水工作;当耳片直径达到3cm时,应停止浇水3-5天,直至袋顶耳片长至八成熟时随即采收。本方法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了经济效益。

    一种菌粥及其制备方法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87824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186631.8

    申请日:2012-06-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涉及一种菌粥及其制备方法。这种菌粥的制备方法是将糯米、黑米、绿豆、花生、小米、百合、茯苓、杏鲍菇、金针菇、猴头、黑木耳按比例配料,所选配料要求新鲜、无杂质、无霉变、无虫蛀。制备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的筛选及预处理、蒸煮、装罐密封、排气、冷却杀菌、保存。本发明符合人们饮食习惯且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加工成本低廉。制成的菌粥不仅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等优点,还将食用菌与粥类的营养交叉结合,具有抗癌、降血压、延年益寿的生理功效。该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仿野生地栽黑木耳生产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1697693A

    公开(公告)日:2010-04-28

    申请号:CN200810137575.2

    申请日:2008-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木耳的仿野生地栽生产技术。其特征在于仿照野生木段中木耳的出耳和生长方式进行菌袋密集划口,使木耳的朵形、耳片厚度非常接近野生木段出耳的状态;模拟自然条件下出耳的方式,很好地协调空气湿度、通气和光照的关系,充分利用地面的潮气、河岸边的雾气以及人工干湿交替科学施水的湿气保湿出耳,促进木耳子实体的生长,使木耳的色泽非常接近野生木段出耳的状态;可利用58%的玉米芯代替58%的木屑作为培养料的主要营养成分。这种方式可以生产出与野生木段出耳相差无几的高品质黑木耳,品质优良,朵形、色泽、耳片厚度及适口性都极佳,收购价格高,可以极大地提高黑木耳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显著提高栽培者的经济效益。

    一种木耳挂袋栽培的方法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21704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389114.X

    申请日:2014-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耳挂袋栽培的方法,在大棚内部按等间隔平行设置每组三根梁,每根梁上垂直于地面拴有绳,三根绳形成的横截面成等边三角形,每根绳的一端与等边三角环扣的一端点连接,由上至下间隔一定距离在绳上系有多个等边三角环扣,然后在每个等边三角环扣上固定一个菌袋,挂袋密度可以达到100?120袋/m2。耳片生长前期,早晨喷水0.5?1.0小时,白天每隔2?3小时喷一次水,每次10分钟,晚上喷水1.5?2.0小时,耳片生长后期,早晨喷水0.5?1.0小时,晚上喷水1.5?2.0小时,白天不浇水直到耳片充分展开;本方法提高了木耳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出的木耳品质佳、口感好、色黑、胶质感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