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9127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01379.2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井下电视图像方位矫正方法,在原有井下电视的基础上增加了带有红、绿、蓝三条等距细线、长度刻度以及可相互连接的透明有机玻璃套管,以及图像矫正算法。具体方法为:先将套管相互连接并下放至钻孔底部,直至套管总长度超过钻孔深度,再将井下电视的摄像头置于套管内下放并进行拍摄;拍摄完成后,以图像中的三条彩色细线及长度刻度为修正基准,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图像特征区域识别、构建变换模型进行图像修正。从而得到与真实钻孔表面十分接近的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2364296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81803.0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P波到时自动拾取方法,首先收集矿山现场微震事件,对微震事件的波形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MSSA方法进行分析,获取波形的第1主重构分量RC 1;其次构建LSTM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进行噪声段、信号段和尾波段的区分,确定信号段初始点位置,即为P波到时;最后利用验证数据进行P波到时拾取的结果检验,评价P波到时拾取精度。本发明在进行P波到时拾取时准确度更高,与人工拾取之间的误差更小,且具有鲁棒性,提升了矿山开采微震信号P波到时的拾取效率和精度,为微震自动、高精定位计算提供重要基础和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8519308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0285600.5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贯通裂隙岩体注浆浆液扩散试验方法,该方法基于现场观测参数,利用3D打印技术构造中空的岩体裂隙骨架,在每个裂隙的表层、端部、交汇点铺设监测元件,骨架的外表层厚度满足岩体强度相似属性要求;中空裂隙骨架连接点样毛细管,控制裂隙内的含水饱和度;以骨架为基础铺设与现场相似的岩层砂砾并降温处理,在两侧施加与地应力相似的预应力而压实,按比例打钻深入与裂隙穿孔贯通,利用注浆泵向裂隙内进行高温注浆;借助PC端及热感仪观测注浆过程,待注浆结束后拆除装置观察浆液在裂隙内的扩散形式。本发明操作简单,易于真实反映注浆时浆液在贯通裂隙岩体中的实时扩散、应力分布,是研究复杂裂隙岩体注浆技术有效的试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709599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33928.2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矿山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在破碎易塌孔岩体中安装和回收微震传感器的装置及方法。技术方案如下:包括空心连接杆、固定气囊、固定接头、高压胶管和弹簧,空心连接杆的中心为通孔,空心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前端头和尾端头,固定气囊套装在空心连接杆上且位于所述前端头和尾端头之间,所述前端头的中心设有凹槽,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固定接头固定安装在所述尾端头上,固定接头设有J形卡槽和豁口;高压胶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尾端头上且与固定气囊内部连通,高压胶管上设有气阀;微震传感器卡装在所述凹槽中,微震传感器的信号线穿过空心连接杆的通孔由所述豁口穿出。本发明能够避免因钻孔内岩块脱落或钻孔坍塌等造成微震传感器耦合效果降低及无法回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10112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223969.3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矿山灾害预测预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进行岩体测试及其赋存环境的表征,并建立矿区三维数值模型;根据岩体测试结果对三维数值模型进行参数赋值,进行初步数值模拟计算,根据初步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确定现场监测手段和监测方案;基于实时监测数据和实时数值模拟结果进行灾害的实时预警;基于对监测数据的数据挖掘和超前数值模拟结果进行灾害的超前预测。本发明结合数值模拟方法与现场监测方法,既能实时反映现场情况,又可从机理上认识灾害发生过程。既能实现时间上的超前预测,又可达到空间上的总体把握。提高预警预测的时间、空间准确性,实现预警工作的实时性、超前性,达到预警方法的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50535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188535.6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2 , G06Q50/06 , G06Q30/0201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随钻参数的采选全流程能耗和成本预测方法,涉及金属矿山能源消耗和经济成本测算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钻机钻孔过程的随钻参数;根据获得的随钻参数,评估待爆矿体的矿石力学性质和矿体结构特征;根据获得的矿石力学性质和矿体结构特征,结合爆破设计参数,计算平均爆破块度;建立平均爆破块度与采选各流程的能耗及成本的数学模型;根据计算的平均爆破块度,结合相关数学模型,预测待爆矿体采选全流程的能耗与成本。本发明可以在采矿生产的初始工序中,仅通过钻孔作业即可快速地预测待爆矿体采选全流程所需的能耗和成本,对矿山能耗和成本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41399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06360.0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岩体浸水破裂失稳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属于矿山地下开采技术领域。系统包括物理模型、双轴加载装置、液压千斤顶、刚性压板、组合板、水压控制系统、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声发射传感器和电阻测试探头。物理模型在预设的采空区和巷道周围埋设有压力传感器和电阻测试探头,在采空区后方埋有水管,双轴加载装置可对物理模型水平和竖直方向加载,刚性压板置于物理模型后面,组合板置于物理模型前面,并通过高强度螺栓与刚性压板连接固定,组合板在物理模型的预设位置留设有巷道开挖口,水压控制系统通过水管与物理模型的预设采空区相连。可用于研究采空区煤岩体的内部水分扩散规律、浸水弱化机理以及煤柱宽度设计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8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22223.5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Q50/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精细化模型露天矿安全成本核算及境界优化方法,涉及露天矿山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岩体力学参数和数值模拟软件建立精细化力学参数数值模拟模型;提出露天矿山监测设备和加固手段安全成本核算公式,并建立露天矿山边坡监测设备和加固手段的计量、计价规则方法;通过改变矿山边坡角度在境界优化软件中生成经济价值最大的不同候选境界进行数值模拟,确定不同候选境界边坡潜在滑坡体尺寸与范围,据此选择和制定边坡稳定性监测及加固的设备及方案;对不同候选境界在潜在滑坡体监测与加固上的投入开展安全成本核算,并更新项目净现值NPV;比选不同的候选境界选择净现值最大的境界作为矿山最终境界,实现露天矿山经济‑安全的高效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14113335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111503248.6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声发射/微震监测的岩石耗散能时空分布量化方法,包括:获取岩石/岩体破坏过程的声发射/微震信息;基于声发射/微震数据进行矩张量反演;基于反演结果对裂纹形成过程中形成的动能、表面能、摩擦能进行量化计算并对量化结果进行修正计算,在声发射数据驱动下利用云图形式表现的空间分布。本发明能有效的量化分析岩石破坏过程中耗散能的时空分布规律,与以往的耗散能计算方法相比不引入裂纹尺寸,使计(56)对比文件Knapp, Sibylle等.Conceptual Frameworkof Energy Dissipation DuringDisintegration in Rock Avalanches.《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2021,第08卷第1-9页.
-
公开(公告)号:CN11707518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62711.7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V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震传感器循环安装装置、安装及回收方法,其属于微震监测技术领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监测容易受外界影响及传感器无法回收的技术问题。微震传感器循环安装装置包括微震传感器和传感器牵引部,微震传感器上连接有防护部,将微震传感器与布设在岩体内的锚杆进行连接,防护部与岩体紧密连接,微震传感器的外侧设置有降噪部,微震传感器上连接传输电缆,微震传感器通过传输电缆将信号传输至外部的数据监测系统。本发明操作简便、安装便捷,微震传感器在防护部和降噪部的保护作用下,减小了外部环境噪声影响,提高了微震监测的精度,并且在后续使用完成后可以进行充分回收,回收步骤简单,节约监测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