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05150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110558478.6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98 , G16H30/20 , G16H50/20 , G16H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时相融合的多任务分类系统及方法,涉及深度学习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动态的更新每个任务的权重来提高多个临床指标的预测准确性。将MRI放射组学映射到相关的临床指标上可以提高多个任务的预测性能。结合放射组学的相关性,通过多任务学习联合预测指标,对肿瘤的最佳治疗是重要的,还可根据多个临床指标进行临床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315915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10717.3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CNN的小样本图像分类方法,涉及图像分类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浅层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分析,构建了一个针对小样本图像分类任务的模型。在数据预处理过程中,较大程度保留图像原始信息的情况下,又增加了图像的变化,有效地减轻了网络的过拟合,分类模型的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十分适用于小样本数据分类。与原始分类模型相比,本发明的分类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2176511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010563709.4
申请日:2010-11-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液态金属微滴分子结的制备方法,清洗导电基片、制备锡溶胶后,旋涂溶胶成膜,进行热处理,配制TZ2的二氯甲烷溶液,进行裂隙填充;真空干燥获得有机分子层后,制作镓铟液滴微纳电极,所制备的分子结的尺寸为500~1000纳米。本发明方法通过调整金属氧化物薄膜旋涂的时间和转速,使薄膜平均厚度控制在100~200纳米,调整退火温度及升温速率,控制薄膜内形成裂隙的宽度和密度,使经过退火后胶状层的裂隙平均宽度为500~1000纳米,使进入裂隙内的有机功能分子极大减少,分子结的尺寸取决于与液态金属微滴接触的裂隙内分子层尺寸,使分子结尺度由几十微米级减小到了亚微米甚至百十纳米级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2001655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27172.3
申请日:2025-01-3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Inventor: 刘桁宇 , 胡大伟 , 张智 , 孙家正 , 王珊珊 , 朱义东 , 罗艳红 , 闫士杰 , 周博文 , 杨东升 , 田野 , 杨璐羽 , 厍世达 , 杨滢璇 , 张新宇 , 陈强 , 史可鉴 , 呼笑笑 , 顾泰宇 , 赵博 , 王天博 , 王彤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于事件触发的多主体动态容量分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微能网共享储能动态容量分配装置及方法。方法包括:确定微能网中共享储能运营过程中的事件类型,包括主动事件及被动事件;设计被动事件触发方法;记录事件触发标志,并由共享储能服务商运营平台汇总;当事件触发后将事件触发标志传输至微能网共享储能运营服务商运营平台后,由微能网共享储能运营服务商运营平台重新分配共享储能容量,并下发至共享储能下层指令分配与控制模块。本发明实现了储能资源的高效共享和优化利用,相比传统周期触发或连续触发降低了微能网共享储能系统的通信成本,实现了微能网共享储能的日前最优分配与微能网共享储能的日内动态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98344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96327.9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Inventor: 刘桁宇 , 罗艳红 , 孙家正 , 张智 , 胡大伟 , 杨东升 , 李海峰 , 赵博 , 史可鉴 , 田野 , 厍世达 , 杨璐羽 , 周博文 , 张天予 , 朱义东 , 王珊珊 , 陈强 , 呼笑笑 , 顾泰宇
IPC: H02J13/00 , G06F18/2135 , G06F18/23213 , G06F18/2433 , G06N3/0455 , G06N3/096 , H02J3/14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台区内的电动汽车能流智能边缘感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能流边缘装置及方法。装置由充电桩并入电网,电动汽车接入充电桩充电,电动汽车能流边缘装置与充电桩相连接,电动汽车能流边缘装置包括感知单元、边缘计算单元、通信单元、监控评估单元、能流双向智能控制单元和应用单元。本发明通过对充电站内的电动汽车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将信息传递至云平台,通过监测能量流的效率和稳定性,实时监控充电站所在线路节点的电能质量,控制能量双向流动,实时调整充电站负荷,实现增强电网薄弱环节供电能力,减少无效数据的传输量,缓解运算中心的运算压力和城区电网薄弱环节供电压力,提高电网供电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6378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90024.X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04B35/101 , C04B35/622
Abstract: 一种高温合金熔炼用高纯刚玉坩埚的制备方法,属于精密铸造耐火材料成型制备技术领域,为了解决Al2O3坩埚易被高温合金侵蚀、熔炼高温合金时产生杂质,以及难以适用熔炼高温合金等问题,技术要点是将质量占比60%~70%的氧化铝Al2O3粉末以及质量占比30%~40%的氧化硅SiO2粉末,加入球磨罐中进行球磨处理,其中,氧化铝Al2O3粉末包括粒径5~50μm的细粉混合粉末、粒径50~300μm的中粉混合粉末、粒径0.4~0.5mm的粗粉混合粉末,在混合粉末中加入粘结剂聚乙烯醇PVA溶液进行造粒操作,混合料陈腐后利用冷等静压成型方式对混合料进行压制,得到坩埚预成型坯,干燥后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烧结制备,效果是使得烧结后的高纯刚玉坩埚同时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以及热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0625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742825.4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Inventor: 刘桁宇 , 胡大伟 , 张哲 , 张智 , 孙家正 , 王珊珊 , 朱义东 , 罗艳红 , 周博文 , 刘威言 , 田野 , 杨璐羽 , 厍世达 , 杨莹璇 , 陈强 , 呼笑笑 , 顾泰宇 , 赵博 , 王天博 , 王彤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区域配电网内的电动汽车充电桩集群远程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智能边缘监测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筛选;通过基于5G通信协议的云边通信模块将预筛选后的数据上传至云端;通过智能监测模块,实现对采集到的数据的实时监测;通过V2G充放电控制模块,基于电动汽车充电状态和电网负荷情况,对上传的数据进行调度。本发明极大减少了无效数据的传输量,在缓解运算中心的运算压力的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大大减轻人力的消耗,使系统的检测精度得到显著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30625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42825.4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Inventor: 刘桁宇 , 胡大伟 , 张哲 , 张智 , 孙家正 , 王珊珊 , 朱义东 , 罗艳红 , 周博文 , 刘威言 , 田野 , 杨璐羽 , 厍世达 , 杨莹璇 , 陈强 , 呼笑笑 , 顾泰宇 , 赵博 , 王天博 , 王彤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区域配电网内的电动汽车充电桩集群远程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智能边缘监测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筛选;通过基于5G通信协议的云边通信模块将预筛选后的数据上传至云端;通过智能监测模块,实现对采集到的数据的实时监测;通过V2G充放电控制模块,基于电动汽车充电状态和电网负荷情况,对上传的数据进行调度。本发明极大减少了无效数据的传输量,在缓解运算中心的运算压力的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大大减轻人力的消耗,使系统的检测精度得到显著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88574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759871.0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台区内变压器和负荷的电压、电流的三相不平衡终端补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终端补偿装置及方法。首先通过变压器边缘端单元、负荷边缘端单元对配电网台区内变压器和负荷的三相电流、电压数据进行采集;再通过计算、分析确定配电网台区内发生三相不平衡的变压器和负荷;再通过配电网压器台区集成调度单元根据上述信息确定调度范围,将上述信息传递给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生成控制指令对补偿单元进行控制,补偿单元实现对配电网台区内变压器和负荷的三相不平衡终端补偿。本发明能够极大减少无效数据的传输量,缓解运算中心的运算压力,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提升配电网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097588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010598409.X
申请日:2010-12-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聚二甲基硅氧烷模板印刷制备分子结的方法,清洗Si基片后进行光刻,制备下电极,在Au下电极表面制备分子自组装薄膜,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模板,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印章,制备上电极,然后进行上电极印刷,得到十字交叉分子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分子层交叉分子结上电极的无损制备方法,避免了直接将Au膜沉积到有机分子层上时,由于少量金属颗粒渗入分子间孔隙而导致的上下电极短路或蒸发沉积热致烧蚀破坏带来的弊端。本发明方法有效避免了金属/分子接触界面之间的严重不确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