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4623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086017.9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真三轴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石真三轴试验仪器试样盒装卸收纳台车,该台车包括:台车支撑框架,所述台车支撑框架固定在台车下平台上,所述台车下平台底部四角位置设有台车移动轮和台车支撑脚,台车下平台前端固定有台车扶手,台车下平台上设有配电箱和操作台;台车支撑框架上方设有台车连接板,台车连接板通过横向电动移动装置滑动连接台车上平台,台车上平台通过纵向电动移动装置滑动连接升降装置支撑板,所述升降装置支撑板上部四角固定电推杆,升降装置支撑板上设有上配重箱;所述电推杆上方设有试样盒抓手,试样盒抓手上方设置固定板,本发明实现了精准的刚性升降,消除用天吊装卸过程中的摇晃,避免了设备间相互碰撞。
-
公开(公告)号:CN11689288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42085.7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B11/16 , E21F17/18 , G06V10/143 , G06V10/77 , G06V10/764 , G01N21/95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一种基于钻孔成像的隧道破裂变形及地质信息智能识别装置,涉及地质信息勘察技术领域,本发明装置包括智能成像探头和智能成像主机,智能成像探头和智能成像主机通过视频电缆连接。其中,智能成像探头包括主体框架、孔壁围岩图像采集模块、孔壁围岩岩性识别模块、结构面特征提取及计算模块、红外激光扫描及测距模块、图像信号传输模块以及视频信号传输模块,智能成像主机包括主体框架、图像信号接收模块及视频信号接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及数据传输模块、电池以及控制模块。本发明可以同时监测隧道的破裂和变形情况,智能识别孔壁围岩的岩性以及结构面特征,节省了操作人员的大量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221462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56237.8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PSO‑DE算法和神经网络联合的基坑土体参数反演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基坑开挖阶段施工工序,选择能够反应基坑支挡结构稳定性的监测信息;步骤2: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并对基坑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施工模拟,利用数值计算结果构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步骤3:利用PSO‑DE算法选择最优BP神经网络映射模型;步骤4:将现场实测结果输入PSO‑DE算法得到的最优BP神经网络映射模型,得到预测土体参数值;步骤5:对比预测结果与实际监测的土体参数值,检验反演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可以在有限的神经网络样本下,获得最优的神经网络映射关系模型,提高基坑工程土体参数反演分析中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97043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30028.3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Inventor: 赫德亮 , 陈天宇 , 朱士齐 , 李红普 , 何本国 , 宋效忠 , 吴新建 , 曹现涛 , 邢高冲 , 田运朋 , 杨立亭 , 王剑 , 孙伟亮 , 辛乐清 , 李涛 , 李树敬 , 明茂刚 , 曲超 , 周悦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节钢筋笼及低净空高压线下的连续墙施工方法,属于连续墙施工技术领域,该多节钢筋笼的每个单元包括钢筋笼骨架、主钢筋、加强筋和倒U型吊耳,节与节之间采用主筋接驳器和满焊接两种方式连接,结构简单牢固,吊装方便,稳定性强。所述方法提供了一套高压线下的施工防护措施,以及施工准备流程,可以在低净空高压线不停止供电前提下,采用常规设备进行成槽、吊装的施工。本发明在安全、有序、快速施工的同时,保证高压线下区域地下连续墙的强度不低于其他区段。
-
公开(公告)号:CN11024352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92852.7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扁千斤顶测量确定岩体三维初始地应力的方法,属于地应力测量技术领域。首先在隧道岩壁上同一截面或者同一截面附近区域,通过调整测量点与隧道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及扁槽与隧道轴线之间的夹角α,选取可测试的6个测量点;采用扁千斤顶法分别测得各个测量点的扁槽法向应力分量σθ”;通过岩石力学试验或地质报告确定测量点附近岩石的泊松比v;结合弹性力学计算测量点附近区域岩体的三维初始地应力分量。该方法将扁千斤顶测量方法在保证测量精度的情况下由一维拓展为三维,具有操作简单、经济、便于测量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8677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69338.0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对称高应力隧道动力扰动的吸波降振方法,属于隧道开挖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高应力隧道掌子面后方非对称应力集中区或岩爆潜在风险区位置、范围、深度,并确定注浆孔位置、数量和深度;步骤二:制备并注浆吸波材料,待其凝固:吸波材料的组成成分为水泥、水、发泡剂、聚丙烯腈纤维及橡胶粉;步骤三:在吸波注浆区域中间及两端钻取监测孔,并在每个监测孔内部均放置一个振动传感器;步骤四:待振动传感器监测到高能量扰动应力波传递后,通过扰动波波形得到幅值得到扰动波主频。本发明针对岩爆风险区提供了吸波注浆的具体位置,并可针对于多种扰动波,提出的扰动波监测方法能够实现扰动波衰减效果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608803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0116231.8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时滞型极强岩爆地质判别方法,涉及深埋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通过掌子面地质素描以及掌子面超前地质预报等方法记录施工过程中地质构造信息,通过岩爆破坏区域超前地质钻孔以及断面扫描技术记录岩爆破坏过程中爆坑几何特征。同时,通过应力解除法或水压致裂法对岩爆破坏区域进行三维地应力测量,确定最大主应力方向。根据初始地应力测试结果以及现场地质调查获取的岩石和结构面的物理力学参数建立相应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对不同结构面组合条件下隧道开挖模拟,进行数值计算,判别隧道当前位置开挖后发生时滞型极强岩爆灾害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69857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172538.X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3/08 , G06F30/20 , G01N3/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三维地应力场和能量的岩爆风险评估方法,涉及工程勘察设计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获取工程区域三维六分量原始地应力场,计算工程开挖后围岩弹性应变能密度U;再取隧道地质勘察钻孔不同钻孔、不同岩性、不同深度的岩芯制作岩石试样,进行室内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和岩石劈裂实验,确定隧道工程区域岩爆倾向指数Wet和最大弹性应变能ES;最后根据隧道开挖后围岩的弹性应变能密度U、岩样最大弹性应变能ES和岩爆倾向指数Wet,判断隧道工程开挖后围岩是否可能发生岩爆,以及岩爆等级。该方法从三维地应力场反演和围岩弹性应变能出发,同时考虑围岩岩爆倾向性与极限储能能力,进行岩爆风险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608804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15037.8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时滞型极强岩爆发生后破坏区域综合监测及处理方法,涉及深埋硬岩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时滞型极强岩爆破坏区域布置微震监测系统、开展地应力测试以及声波测试和钻孔摄像、围岩表面和内部爆破振动监测、并进行时滞型极强岩爆破坏区域扰动应力长期监测。本发明针对时滞型极强岩爆破坏发生后,提高监测的效率、破坏区域支护理念以及支护方法的安全性,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支护体系,保证后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14838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1230622.5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刚性真三轴试件弹性盒夹具及岩样位移监测方法,属于岩石力学室内试验技术领域,该夹具主要由6个压板和8个钢板弹簧构成,其整体构成一个弹性的压力盒,该弹性压力盒的一面可以拆卸,大大减少了岩样安装的操作步骤,节省了安装时间,连接压板的弹簧即可以保证夹具的稳固又能在进行岩样真三轴单面卸载试验时不影响岩样其他面的受力状态,保障了试验的准确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弹性盒夹具进行岩样位移监测的方法,该方法在弹性盒夹具上加装了6个位移传感器,其中每个轴线方向安装两个位移传感器,可在进行真三轴刚性加载试验的同时对岩样的位移量进行实时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