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26294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36754.4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度式单向传动装置,包括壳体、第一转轴件、第二转轴件和至少一个单向锁定组件,第一转轴件和第二转轴件依次同轴转动连接于壳体内;第一转轴件和第二转轴件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传动部和传动配合部、同时两者的圆周外壁上分别向外凸出设有活舌和锁舌;单向锁定组件以第一转轴件的转轴为中心圆周布置且沿其径向滑动连接于壳体内,单向锁定组件的两侧分别为滑动部和锁定部,滑动部滑动连接于第一转轴件的圆周外壁以及活舌的外壁,锁定部位于第二转轴件圆周外壁的上方且位于锁舌的转动路径上,且单向锁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其与壳体之间的弹性件;该单向传动装置可有效减小输入和输出端的回差。
-
公开(公告)号:CN109958347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10268796.1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可拉紧和推开锁紧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主动端和被动端;所述主动端和被动端固定连接在两侧的舱门上,当锁紧机构拉紧推开时,可以带动舱门运动;所述驱动组件将运动和力输出,从而可以满足舱门锁紧力的要求。驱动电机将运动和力输出给三级行星减速器,经过较大的减速比,转速降低,转矩增大,从而可以满足舱门锁紧力的要求。运动和力经过传动齿轮输出到主动端。主动端壳体和被动端壳体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侧的舱门上,当锁紧机构拉紧推开时,可以带动舱门运动,具有可靠性高、锁紧力大、具备拉紧和推开功能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8015807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284057.9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19/0012 , F15B15/1409 , F15B15/1428 , F15B1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的并联压缩弹簧式双作用平衡缸,包括:柄轴、缸轴、缸体、摇臂、垫环、活塞以及至少一个压缩弹簧;缸轴的第一端与柄轴的一端紧固连接,缸轴的第二端穿过缸体顶端的缸盖进入缸体内部与垫环相连,并从缸体底端的缸盖穿出;缸体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活塞,至少一个压缩弹簧安装在缸体内部的两个活塞之间;柄轴通过连接机构与摇臂相连,摇臂与工业机器人的大臂相连。本发明中的平衡缸通过设置可动的缸体结构,以及在缸体中设置双活塞,从而实现了平衡缸的拉伸或者压缩双向平衡作业。本发明中的平衡缸结构简单紧凑,制作成本低、简单易行,并且不限制机器人臂杆运动范围,适用性广。
-
公开(公告)号:CN104900978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510241647.8
申请日:2015-05-13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周边式空间网状等底展收机构,该周边式空间网状等底展收装置由偏置剪式铰机构和等角倍程机构构成;多个偏置剪式铰机构串接构成等角倍程机构,多个等角倍程机构同轴阵列形成封闭的周边式空间网状等底展收机构;周边式空间网状等底展收机构因偏置剪式铰机构的杆形差异分为周边式棱锥状等底展收机构和周边式椭球状等底展收机构两种。本发明的周边式空间网状等底展收机构采用定底方式完成展收作业,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周边式空间网状等底展收机构可与航天器机体同轴布置,不影响中心通路,展收比大,属并联网状结构,有较强的刚度。本发明为各种需要控制开合的大直径通道的非密封遮挡或采集作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7558815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643682.1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状态多维约束的锁紧机构,包括主动端、左被动端和右被动端;左、右被动端均包括承力销和承力环;主动端包括丝杠、沿所述的丝杆运动的T型螺母和底板,T型螺母的两侧分别设有沿左导轨、右导轨运动的左滑动组件和右滑动组件,底板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与T型螺母相抵触可锁紧承力环的左锁钩和右锁钩;其中,T型螺母沿丝杆运动,可发生承力套与承力销嵌套或脱离的状态,和左、右锁钩与承力环锁紧或脱开的状态。因此,主动端、左被动端和右被动端设在开舱门与门框之间在拼接位置处,既能实现三个部件在两个方向的锁合多维度锁紧约束,又能实现两种锁紧状态和一种解锁状态的多状态锁紧约束。
-
公开(公告)号:CN104896052B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510241638.9
申请日:2015-05-13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F16H4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柱式三轴差速装置,用于单一驱动时机械自适应分动。它由壳体组件、分动器、差速器Ⅰ和差速器Ⅱ四大部分组成,壳体组件连接分动器,分动器分别连接差速器Ⅰ和差速器Ⅱ。它由三个双轴差速器串接而成,以分动器的输出为差速器Ⅰ和差速器Ⅱ的输入,并将差速器Ⅱ的一路输出连接分动壳体,对外共计三路输出,实现三轴差速输出。逆向使用时,以三轴差速装置的三个差速轴作为输入轴,以三轴差速装置的输入轴作为输出轴,实现三轴动力耦合输出。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单一驱动时机械自适应分动或三路输入一路输出时的动力传输场合。该三轴差速装置的构型简单,结构紧凑,径向包络尺寸小,可逆向使用,用作三轴动力耦合器。
-
公开(公告)号:CN104554821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005982.8
申请日:2015-01-06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布局的载人月球车,至少具备以下优点:外部仪器设备布局充分考虑其工作空间,不会产生干涉和遮挡;X频段高增益平板发射面天线与月球车前端箱盖采用了一体化设计方法;内部仪器设备置于前部底盘和后部底盘的封闭式箱体中,满足了月昼工作和月夜休眠的温控要求;由避障相机、惯性组件等构成的组合导航系统具有自主导航和月面相对定位功能;双工器保证了发射和接收两端能够同时正常工作;X频段固态放大器、X频段应答机与X频段高增益平板反射面天线放大器、X频段高增益平板反射面天线应答机相互备份;有效载荷布局时充分考虑了其工作空间;全景相机和红外成像光谱仪可实现大角度俯仰和偏摆,扩大了观测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4900978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41647.8
申请日:2015-05-13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周边式空间网状等底展收机构,该周边式空间网状等底展收装置由偏置剪式铰机构和等角倍程机构构成;多个偏置剪式铰机构串接构成等角倍程机构,多个等角倍程机构同轴阵列形成封闭的周边式空间网状等底展收机构;周边式空间网状等底展收机构因偏置剪式铰机构的杆形差异分为周边式棱锥状等底展收机构和周边式椭球状等底展收机构两种。本发明的周边式空间网状等底展收机构采用定底方式完成展收作业,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周边式空间网状等底展收机构可与航天器机体同轴布置,不影响中心通路,展收比大,属并联网状结构,有较强的刚度。本发明为各种需要控制开合的大直径通道的非密封遮挡或采集作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4896052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41638.9
申请日:2015-05-13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F16H48/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8/08 , F16H2048/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柱式三轴差速装置,用于单一驱动时机械自适应分动。它由壳体组件、分动器、差速器Ⅰ和差速器Ⅱ四大部分组成,壳体组件连接分动器,分动器分别连接差速器Ⅰ和差速器Ⅱ。它由三个双轴差速器串接而成,以分动器的输出为差速器Ⅰ和差速器Ⅱ的输入,并将差速器Ⅱ的一路输出连接分动壳体,对外共计三路输出,实现三轴差速输出。逆向使用时,以三轴差速装置的三个差速轴作为输入轴,以三轴差速装置的输入轴作为输出轴,实现三轴动力耦合输出。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单一驱动时机械自适应分动或三路输入一路输出时的动力传输场合。该三轴差速装置的构型简单,结构紧凑,径向包络尺寸小,可逆向使用,用作三轴动力耦合器。
-
公开(公告)号:CN104118581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69258.9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着陆器姿态模拟平台装置,包括:顶板、机架、姿态角模拟模块、移动分系统接口,姿态角模拟模块连接在顶板与机架之间,姿态角模拟模块、顶板与机架以共心三轴承的方式相互旋转,采用三个自由度得到所需的倾斜方向、指向以及倾斜角度,分系统接口连接在顶板的顶面,用以锁紧/释放一移动分系统;姿态角模拟模块包括:上楔盘和下楔盘,上楔盘的楔面与下楔盘的楔面可旋转连接,上楔盘的底面与顶板可旋转连接,下楔盘的底面与机架可旋转连接;其中,三个自由度包括:下楔盘相对于机架转动用以控制顶板的倾斜方向,顶板相对于上楔盘的转动用以控制顶板的指向,上楔盘与下楔盘的相对转动用以控制顶板的倾斜角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