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稀土变形镁合金的塑性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86223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910051169.9

    申请日:2009-0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F1/06 C22C23/06

    Abstract: 一种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的含稀土变形镁合金的塑性成型工艺,包括:通过熔炼得到变形镁合金,并对该变形镁合金进行热处理后再进行去皮处理;然后将经过去皮处理后的变形镁合金进行预热处理;最后取出预热后的变形镁合金进行:挤压工艺处理、轧制工艺处理或热轧工艺处理以实现塑性工艺。本发明通过添加合金元素及改变塑性成形工艺条件,获得满足实际应用要求的高塑性变形镁稀土合金,制得的此类镁合金具有比传统变形镁合金优越的塑性及很好的拉压对称性上,同时保证成本低廉,可以通过控制成分及工艺达到实际需要,利于更广泛的应用。

    利用双冷却条件获得细小二次枝晶臂间距的合金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2121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635789.0

    申请日:2019-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双冷却条件获得细小二次枝晶臂间距的合金铸造方法;包括熔炼、精炼、组合铸型、浇注、撤去一次激冷模具、二次直接冷却等;其中,组合铸型是指采用具有激冷能力的冷却材料制得的激冷模具与砂型模具组合,限定出铸型的型腔;将精炼后的合金熔液浇注到组合铸型中;待与激冷模具接触的表层金属液率先凝固、形成壳层时,撤去激冷模具;将冷却流体冲击铸件的表面,使铸件沿冷却流体的作用方向快速冷却凝固。本发明方法通过在铸造过程中控制合金熔液的浇注温度以及采用激冷材料/冷却流体双冷却的方法,能够在合金凝固过程中获得比传统方法更高的冷却速度,从而减小显微组织中二次枝晶臂间距,并有助于改善铸件的力学性能。

    一种铝/镁合金半固态浆料原位制备与成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069566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0005088.1

    申请日:2020-0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镁合金半固态浆料原位制备与成型方法及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挤压铸造机和设置在挤压铸造机内的带有半固态浆料原位加热系统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侧模和其形成的模具型腔,所述上模的中心处设置有连通模具型腔的半固态坯料原位加热腔,所述半固态坯料/浆料原位加热腔的外侧设置有原位加热系统。其成型方法包括:A、半固态坯料的装载;B、半固态浆料的制备;C、半固态浆料的挤压铸造成型;D、开模取出铸件。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半固态浆料传递过程的热量损失,提高半固态浆料成型性和工艺稳定性,缩短半固态浆料电磁感应加热制备所需要的时间,显著降低挤压铸造机的设备成本,同时更利于实现机械化和安全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