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测量金属腐蚀膨胀系数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2000916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37012.7

    申请日:2025-0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接测量金属腐蚀膨胀系数的方法和系统,包括:将样品进行密封;配制金属腐蚀所需的溶液;将待测样品浸于侵蚀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撕去表面密封部分,用清洗溶液清洗;将样品放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并通过可见光模式调整焦距,界定未腐蚀区域与腐蚀膨胀区域之间的边界;在激光模式下对未腐蚀区和腐蚀膨胀区的边界区域进行逐层扫描,得到二维形貌图像;将二维形貌切换为三维形貌;以未腐蚀的金属表面为基准,选取区域进行腐蚀膨胀微区体积的测量,从而计算出金属在该环境条件下的腐蚀膨胀系数。本发明针对现有测量技术的不足进行改进,实现了操作的简便性与高可重复性,提升了测量效率,测量精度高。

    一种镁合金轮毂旋压毛坯倾转铸造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5744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0061993.2

    申请日:2023-01-18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轮毂旋压毛坯倾转铸造成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模具准备:模具主要由底模、侧模、上模和上模中心挤压杆组成,形成对应镁合金轮毂旋压毛坯的型腔;2)模具安装与加热:将模具安装在倾转铸造机上,在侧模上部、底模中部、上模外侧、上模内侧和浇包外侧设置电阻加热片,通过电阻加热片加热模具获得非均匀模具温度场;3)镁合金熔体浇注:转动倾转铸造机,将镁合金熔体浇注到浇包中;4)倾转铸造:再次转动倾转铸造机,将浇包中的镁合金熔体浇注到模具型腔中,完成镁合金熔体浇注;5)低压力挤压:浇注完成后,通过上模中心挤压杆对轮毂中心安装盘进行低压力挤压,挤压后进行保压,镁合金熔体在低压力挤压压力下凝固;6)开模取件。

    一种镁合金轮毂轮辋/轮辐交界处铸造缺陷的解决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5744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0057984.6

    申请日:2023-01-18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轮毂轮辋/轮辐交界处铸造缺陷的解决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镁合金轮毂模具:所述模具主要由底模、侧模、上模组成,形成对应镁合金轮毂的型腔,在底模上、轮辋/轮辐交界处即热节处对应的区域设置补缩凸台,补缩凸台下设置底模局部挤压杆;2)镁合金轮毂浇注:模具预热后,按照常规低压铸造或重力铸造方法完成镁合金熔体浇注;3)低压力挤压:镁合金熔体浇注完成后,通过底模局部挤压杆对补缩凸台进行低压力挤压,挤压压力为0.2~4.5MPa;将补缩凸台中的镁合金补充到轮辋/轮辐交界处,挤压后保压,轮辋/轮辐交界处在低压力挤压压力下凝固;4)开模取件:镁合金轮毂铸件完全凝固后,打开模具,取出铸件。

    一种可快速高温固溶处理的镁稀土合金轮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7014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236823.9

    申请日:2022-03-11

    Abstract: 一种可快速高温固溶处理的镁稀土合金轮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镁合金成分重量百分比为:Nd:1.4~2.0%,Gd:2.0~3.0%,Zn:0.04~0.20%,La:0.1~0.4%,Zr:0.3~0.7%,杂质元素总量≤0.2%,其余为Mg。镁合金中复合添加La元素和Nd、Gd元素,利用La元素提高Mg‑Nd析出相的强化效果,结合引入Mg‑La相的弥散强化作用,同时,利用La元素在合金中生成的Mg12La相的钉扎晶界,有效抑制镁合金晶粒的粗化,从而避免由于固溶处理温度的提升导致的合金力学性能的降低,使采用高温固溶处理制备的镁合金轮毂力学性能能够满足汽车轮毂的要求。显著缩短了镁合金汽车轮毂制备过程中的高温固溶时间,镁合金汽车轮毂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大大降低镁合金汽车轮毂的制造成本,满足镁合金汽车轮毂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一种镁合金轮毂轮辋/轮辐交界处收缩类铸造缺陷的解决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1343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874318.1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轮毂轮辋/轮辐交界处收缩类铸造缺陷的解决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镁合金轮毂模具,按照常规方法准备镁合金轮毂低压铸造或重力铸造用金属模具,金属模具由底模、侧模、上模组成;在上模上、轮辋/轮辐交界处即热节对应的区域设置自补缩冒口,自补缩冒口对应的上模位置中部设置保温镶块;2)镁合金轮毂浇注,金属模具预热后完成镁合金熔体浇注;3)开模取件,待镁合金轮毂铸件完全凝固后打开模具,取出铸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重力铸造、低压铸造中镁合金轮毂容易在轮辋/轮辐交界处(热节)形成缩松/缩孔等收缩类铸造缺陷的行业性难题,显著提高镁合金轮毂的铸造成品率,实现了重力铸造、低压铸造批量生产镁合金汽车轮毂。

    一种高强韧铸造镁稀土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3506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42703.X

    申请日:2022-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韧铸造镁稀土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镁合金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2.6~3.0%Nd,0.1~0.4%Zn,0.1~0.4%La,0.3~0.7%Zr,杂质元素Si、Fe、Cu和Ni的总量小于0.2wt.%,余量为Mg;所述制备方法包括烘料、熔镁、添加合金元素、精炼、铸造成型、热处理等工序。本发明通过低成本La元素的微合金化及后续热处工艺的优化,显著提高了Mg‑Nd系合金的室温屈服强度,同时不显著增加合金制造成本,更有利于Mg‑Nd系合金的推广应用。

    砂型铸造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01472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710204140.4

    申请日:2017-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型铸造镁稀土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镁合金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8.0~14.0wt.%Gd,0.01~0.85wt.%Zn,0.3~0.7wt.%Zr,杂质元素Si、Fe、Cu和Ni的总量小于0.2wt.%,余量为Mg。对熔铸得到砂型铸造镁稀土合金进行480~530℃×8~16小时的固溶处理,淬水(25~80℃)后进行200~225℃×16~128小时的单级时效处理,可以得到力学性能优良的镁合金。本发明通过少量的Zn元素代替Y元素,有效的降低了合金熔铸过程中的氧化倾向,减少了氧化皮类铸造缺陷的发生概率;同时,通过激活室温变形时非基面滑移系和形成Mg‑Gd‑Zn基面析出相,在不降低合金强度的情况下显著的提高了材料的室温塑性。

    阻燃高退让性铸造用型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64883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610459852.6

    申请日:2016-0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高退让性铸造用型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型砂骨料75~100份;粘结剂0.8~1.5份;固化剂0.3~0.6份;阻燃剂0.5~1.5份;偶联剂0.5~1.5份;所述型砂骨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各组分:石英砂50~70%、再生砂20~40%、石墨砂5~20%。本发明制备的阻燃高退让性铸造用型砂可解决现有铸造镁合金复杂结构铸件开裂和表面缺陷的问题,阻止镁合金液与树脂砂砂型之间的反应,提高铸件表面质量,降低铸造缺陷,从而得到满足使用要求的镁合金铸件。

    砂型铸造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0147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204140.4

    申请日:2017-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型铸造镁稀土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镁合金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8.0~14.0wt.%Gd,0.01~0.85wt.%Zn,0.3~0.7wt.%Zr,杂质元素Si、Fe、Cu和Ni的总量小于0.2wt.%,余量为Mg。对熔铸得到砂型铸造镁稀土合金进行480~530℃×8~16小时的固溶处理,淬水(25~80℃)后进行200~225℃×16~128小时的单级时效处理,可以得到力学性能优良的镁合金。本发明通过少量的Zn元素代替Y元素,有效的降低了合金熔铸过程中的氧化倾向,减少了氧化皮类铸造缺陷的发生概率;同时,通过激活室温变形时非基面滑移系和形成Mg‑Gd‑Zn基面析出相,在不降低合金强度的情况下显著的提高了材料的室温塑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