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除氰根污染的钢铁软氮化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242434A

    公开(公告)日:2000-01-26

    申请号:CN99113925.9

    申请日:1999-07-29

    Abstract: 本发明是根除氰根污染的钢铁软氮化工艺,当炉温升到工作温度500—600℃,将工件送入炉内,然后关闭炉盖加以密封,打开排气口,同时通入氨气(或氨+氨分解气,或氨+氮),分解率V为15—75%,再将炉温升温至工作温度,并保持工作温度稳定,通过调节氨加入量使氨分解率保持在工艺规定的范围内,软氮化时间为0.5—4小时,出炉前向炉内滴入水或通入水蒸汽,最后出炉冷却。

    最优扩散条件动态可控渗氮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22053C

    公开(公告)日:1993-09-08

    申请号:CN85100540

    申请日:1985-04-01

    Abstract: 最优扩散条件动态可控渗氮技术。本发明属黑色金属材料表面化学热处理可控渗氮新方法。解决可控渗氮所存在的渗氮速度慢和重现性差两个问题。本发明主要技术特征是在渗氮过程中使氮势跟踪最优扩散条件动态控制曲线由高而低地逐渐变化,既能控制渗氮层组织、降低渗氮层脆性,又能保持高的渗氮速度,重现性良好。本发明兼有普通渗氮和已有的可控渗氮的优点而克服了两者各自的缺点。用于38CrMoAl、3Cr2W3、Cr12、25Cr2、Mov等钢种的渗氮处理。

    减少工业炉中搁丝砖造成的热损失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98966C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99124183.5

    申请日:1999-12-0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减少工业炉中搁丝砖造成的热损失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为:方法一:在伸入炉膛的搁丝砖部分下侧粘贴一层耐火纤维;或者方法二:减少每层搁丝砖的数量。或者方法三:对于使用温度较低的电阻炉可以取消搁丝砖直接利用阶形砖。本发明节能效果最高可达15%,对于工业炉节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采用热管进行快速降温的热处理炉

    公开(公告)号:CN1807661A

    公开(公告)日:2006-07-26

    申请号:CN200510112220.4

    申请日:2005-12-29

    Abstract: 一种热处理技术领域的采用热管进行快速降温的热处理炉。本发明包括:热风出口、热管散热端、冷风风机、挡风板、换热室、热管吸热端、热循环风机、下通风口、隔热墙、导风板、加热室、上通风口、动力推杆、冷却室,热管吸热端安装在换热室内,热管散热端安装在冷却室内,在冷却室的下部安装冷风风机,在冷却室的顶部设置热风出口,在换热室与加热室之间设置隔热墙,在隔热墙上设有下通风口和上通风口,在隔热墙的换热室一侧设置紧邻隔热墙的挡风板,挡风板与动力推杆联接。本发明采用热管作为换热装置,具有换热效率高,同时避免了采用水作为换热介质的换热器换热带来的耗水量大、易结垢和使设备制造复杂的问题。

    周期式分级淬火冷却设备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50750C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02137614.X

    申请日:2002-10-24

    Abstract: 一种周期式分级淬火冷却设备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本发明主要包括:槽体、流体导向筒、螺旋桨搅拌器、升降平台驱动系统、盖板、升降平台、喷嘴(一)、喷嘴(二),其连接方式为:在槽体的一侧设置螺旋桨搅拌器,螺旋桨搅拌器的螺旋桨伸入液面以下,流体导向筒为U型,螺旋桨搅拌器的螺旋桨插入流体导向筒的一个开口,其另一个开口设在淬火件浸入液体后的下方,升降平台驱动系统设在槽体一侧的上方,并与升降平台和盖板连接,槽体设有盖板,在盖板下面设有喷嘴(一),在槽体中的液面上方设有喷嘴(二)。本发明使淬火过程的冷却强度可根据要求进行调节,降低了淬火成本,解决了硝盐和油对大气的污染和生产安全问题。

    气雾强制循环高压气体淬火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40854C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03150783.2

    申请日:2003-09-04

    Abstract: 一种气雾强制循环高压气体淬火冷却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本发明向设有强力搅拌风机和热交换器的容器内通入气体和水雾,气体和水雾的混合体在强力搅拌风机的驱动下与热工件进行换热,气体和水雾从工件吸收的热量又通过设置在其中的热交换器带走或通过排风机排出容器,从而实现淬火件快速冷却的目的。本发明气体和水雾相结合明显提高了介质与工件之间的换热系数,可以达到水至静止空气之间的冷却能力,并且冷却能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

    机械强力喷丸表面纳米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36075C

    公开(公告)日:2006-01-11

    申请号:CN200410018013.8

    申请日:2004-04-29

    Abstract: 一种应用机械强力喷丸实现工件表面均匀纳米化的方法,用于金属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强力喷丸机工作台上安装一个盛放工件的支架和料筐,工作台上设置两个轴承,料筐与支架上都设有短轴、轴承,通过安装在工作台上和支架上的电机的驱动以及工作台、料筐与支架上的短轴、轴承的相互配合,令工件同时绕两个相互正交的轴线连续摆动或旋转,工件表面受钢丸撞击的方向随之改变,产生持续改变方向的塑性变形,直至细化为纳米晶。本发明易于对多种零件,特别是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如轴类和齿轮等零件实行纳米表面均匀强化,本发明易于实施,所涉及的设备比现有技术的投资少,还易于实现连续和大规模工业应用。

    连续式分级或等温淬火冷却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232659C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02137258.6

    申请日:2002-09-29

    Abstract: 连续式分级或等温淬火冷却设备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主要包括:浸液淬火槽、热工件落入筒、红外测温仪、喷冷传输带、喷嘴、等温炉传输带及等温炉,热工件落入筒插入浸液淬火槽溶液中,热工件落入筒上口对准加热炉下料口,下口对准快冷传输带上平面水平运动的初始端位置,喷嘴设置在喷冷传输带四周,喷冷传输带上平面水平运动的初始端设在浸液淬火槽快速提升传输带上运动平面末端的下方,末端设在等温炉传输带上平面水平运动初始端的上方,等温炉传输带的大部分设置在等温炉加热室内,红外测温仪设在快速提升传输带上运动平面末端上方和喷冷传输带上平面水平运动区间的上方。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无污染、生产安全和淬火件尺寸不受限制的特点。

    提高薄壁钢件承载能力热处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21564A

    公开(公告)日:2005-06-01

    申请号:CN200410089282.3

    申请日:2004-12-09

    Abstract: 一种用于钢铁化学热处理领域的提高薄壁钢件承载能力热处理的方法,将经过冷变形成型的工件加热到Fe-N系奥氏体区域的温度范围内,通过渗氮的方法,在薄壁件上形成含氮奥氏体层,然后将工件快冷抑制含氮奥氏体层的共析转变,使奥氏体层快冷至300℃以下,分解为弥散的(α-Fe+γ′-Fe4N)两相组织或转变为马氏体,使含氮奥氏体层获得强化,在工件上得到高强度层,从而使薄壁钢件的整体结构强度得到大幅提高。该方法在不改变钢材冷变形能力的前提下,使工件的承载能力得到提高,其显著优点是对材料的化学成分没有特殊要求,对于超低碳钢、低碳钢,低合金钢等均可适用。

    钢铁零件表面氧化方法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95093C

    公开(公告)日:2005-03-30

    申请号:CN02151285.X

    申请日:2002-12-12

    Abstract: 一种钢铁零件表面氧化方法属于热处理技术和环保领域。方法如下:为了在空气加热条件下能自动对零件进行氧化发蓝处理,氧化发蓝处理的同时完成工件的回火处理,采用的设备为空气炉;处理批量零件要获得均匀氧化膜,零件表面应事先经过清理,从220℃-420℃范围内的相应温度获得浅黄色、金黄色、暗红色、蓝色、浅褐色和黑色等氧化膜。本发明替代硝酸盐、碱、酸和亚硒酸等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物品,能自动化进行操作,从而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排放的对环境无污染的气体,同时能大量节约清洗用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