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1934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17960.4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压收缩气动人工肌肉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正压收缩气动人工肌肉,包括第一复合膜(1)、第二复合膜(2)以及气嘴(3);第一复合膜(1)与第二复合膜(2)均为折叠结构;气嘴(3)安装在所述第一复合膜(1)上;所述第一复合膜(1)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复合膜(2)的一端上方,第一复合膜(1)的另一端与第二复合膜(2)的另一端形成交叉结构。本发明创造性地采用了“将密闭气腔膨胀直接转换为轴向收缩”的设计原理,通过利用交叉结构实现气动人工肌肉的正压收缩。并且所述气动人工肌肉收缩比高,高达到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05545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509823.3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5J9/10 , B25J11/00 , B62D57/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模态运动仿生尺蠖爬行、攀爬软体机器人,包括足部以及依次连接在两个所述足部之间的三个可形变体,所述可形变体具有可伸展面以及不可伸展面,所述可伸展面位于所述不可伸展面的相对侧使得所述可形变体能够在一字形结构到C形结构之间形变,在三个可形变体均处于一字形结构时,中间的可形变体不可伸展面朝向与足部的抓地面朝向相同且与位于两侧可变形体的不可伸展面朝向相反使得可形变体能够以柔性形变的方式配合足部完成水平爬行动作和/或攀爬动作,本发明结构简单、质量轻、柔顺性好,能够具有多模态运动的能力,适应不同环境下运动以及在各运动之间主动转换,扩展了软体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运动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353642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56542.7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A6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对称腔道接触增强可穿戴软体康复手套,包括:软体手套本体和软体驱动器,软体驱动器与软体手套本体配合使用;软体驱动器包括气腔上层复合布、气腔下层复合布和约束层复合布,气腔上层复合布与气腔下层复合布通过热压连接形成具有气密性的气腔,气腔上层复合布与气腔下层复合布宽度不相等,形成气腔上层和气腔下层非对称结构,气腔折叠形成波纹状褶皱并一侧连接在约束层复合布上。本发明通过非对称气腔和接触垫接触增强作用提高康复手套输出的抓握力,采用上下不等宽的非对称腔道制造驱动器,改变了截面惯性矩,提高了输出抓握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595908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21431.4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N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基合金焊接材料的高温失延开裂准原位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镍基合金焊接材料的拉伸试样进行表面预处理;2)在步骤1)中的拉伸试样中心区域制备横向条纹及纵向条纹;3)对步骤2)中的拉伸试样进行高温热循环试验,并在保温阶段施加应变载荷;4)对高温热循环试验后的拉伸试样进行表征,统计裂纹数量和局部应变量;5)绘制温度-应变-裂纹量统计图,得到镍基合金材料高温失延开裂的敏感温度范围及对应的临界应变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可以成功且有效地获得镍基合金材料的高温失延开裂敏感温度范围和临界应变,为高温失延开裂的机理阐释提供准原位的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4934607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410098276.8
申请日:2014-03-17
Applicant: 上海中聚佳华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133 , H01M4/13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钠离子电池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为:(1)将石墨烯、活性材料和乙醇混合,超声分散,得分散料液;石墨烯和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1:9‑5:5;活性材料为组分I或组分II;(2)将分散料液通过微孔滤膜进行抽滤,得复合材料;(3)将复合材料干燥,即得。本发明的钠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中不使用本领域常规粘结剂和集流体,提高了电极的导电性能,并且该制备方法的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生产周期短,且制得的钠离子电池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本发明的钠离子电池电极电化学性能优异,充放电容量高,倍率性能优异,循环性能佳。
-
公开(公告)号:CN117001641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38092.8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5J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软体机器人气动人工肌肉领域,提供了一种可配置网格结构气动人工肌肉及功能器件,包括一个或多个阵列结构,每个阵列结构包括多个连接在一起的网格单元,每个网格单元包括主动气腔以及与主动气腔不连续相连的被动连接层;阵列结构具有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当对处于初始状态的阵列结构进行正压激励时,阵列结构中的主动气腔会膨胀伸直进而带动被动连接层自适应形变,因此阵列结构会产生水平伸长运动和竖直收缩运动,直到阵列结构到达最终状态。本发明通过采用正压收缩的可配置网格状气动人工肌肉,实现了同时兼具高收缩率和高输出力的正压收缩气动人工肌肉,可配置性好,具有质量轻、成本低、柔顺性好和综合性能优异等优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