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旋翼驱动方式的尾座式海空跨域飞行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75262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1911006438.X

    申请日:2019-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四旋翼驱动方式的尾座式海空跨域飞行器装置,包括:飞行器主体模块、飞行器尾座模块5、飞行器控制模块9、姿态调整模块以及推进器模块;飞行器主体模块包括:机身部件、机翼部件;所述机身部件与机翼部采用光滑过渡方式连接;飞行器尾座模块5能够支撑该飞行器垂直起降;所述飞行器尾座模块5设置于机翼尾部;姿态调整模块调整飞行器姿态;推进器模块包括:主空气对转桨部件、副空气对转桨部件;主空气对转桨部件、副空气对转桨部件能够提供飞行器在水中、空中航行时前进的动力;所述飞行器控制模块9与姿态调整模块、推进器模块相连。本发明通过两对空气螺旋桨,像四旋翼一样垂直出入水,从而可以实现海空跨域飞行。

    水下三维立体探测滑翔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3612728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529308.0

    申请日:2013-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G8/001 B63G2008/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三维立体探测滑翔机器人,包括:外形系统、内部调节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内部调节系统和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外形结构的内侧;所述控制系统用于通信以及控制所述内部调节系统。本发明的外形系统呈流线型且设有通信部,因此具有功耗低,自主性强,续航力大,维护费用低,重复利用率高,对母船依赖性小,可实现编队协同作业等优点,充分满足了海洋环境监测大范围、长时间、大尺度的要求;本发明的内部调节系统包括俯仰调节部、翻滚调节部以及浮力调节部,使本发明具有两种工作状态:直线滑翔和螺旋滑翔,既可以实现定点螺旋覆盖式海洋监测也可以实现垂直剖面锯齿状巡航监测,真正实现对水平面到深海的三维立体监测。

    分散式深海局部试采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0523434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610023636.3

    申请日:2006-01-26

    Abstract: 一种水下工程技术领域的分散式深海局部试采矿系统。本发明包括:水面母船、采矿潜水器和提升系统,提升系统由多个提升潜水器组成,提升潜水器为无人无缆潜水器,采矿潜水器为无人有缆潜水器,通过脐带缆和母船相连,脐带缆中有电力和信息传送通道,提升潜水器、采矿潜水器和水面母船通过水声通信和定位,作业时,采矿潜水器在海底运动采矿,提升潜水器穿梭于采矿潜水器和母船之间输送采集的矿样,满载的提升潜水器由采矿潜水器处被引导向母船运动,空载的提升潜水器由母船处被引导向采矿潜水器附近运动。本发明灵活、成本低、实用性强,可有效支持深海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金属硫化物矿床等多种深海矿产资源的局部试开采。

    混合能源水下航行器装置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75226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911007291.6

    申请日:2019-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能源水下航行器装置,包括:导流组件、密封舱组件、推进器组件、混合能源模块以及机翼组件;所述导流组件与密封舱组件连接;所述推进器组件设置于密封舱组件的艉部;所述混合能源模块与推进器组件相连;所述混合能源模块包括:密封舱太阳能电池部件、混合能源管理板、锂电池组11以及主翼太阳能电池板部件2;所述机翼组件安装在密封舱组件上。本发明采用基于升力原理的正浮力无人自主水下航行器设计,使水下航行器具有较强的环境自适应能力、较好的机动性和较高的安全性。

    适用于水下作业的无泵钻具

    公开(公告)号:CN111101862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1413137.9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水下作业的无泵钻具,包括海底钻机、取样管、钻头以及导流腔,所述取样管的一端安装在海底钻机上,所述取样管的另一端通过钻具接头安装在海底钻机输出轴上,所述钻具接头和取样管螺纹连接,所述取样管和钻头螺纹连接,取样管、钻头能够随时拆下维修或更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维修。通过在钻具上端外侧设置导流腔的方式,使钻具本身在钻进过程中即可建立冲洗液正循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海底钻探过程中需要泥浆泵提供冲洗液的现状,降低了海底钻探系统的总重量,使ROV可以搭载更多科学载荷,同时提高了钻进效率和取样质量。

    尾座式海空跨域无人飞行器及其海空飞行模式

    公开(公告)号:CN11077526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007342.5

    申请日:2019-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尾座式海空跨域无人飞行器,包括机壳、推进装置、转向机构、控制器、动力源以及承力座;动力源为推进装置、转向机构以及控制器提供能量,控制器对推进装置和转向机构进行控制;机壳包括机身、主翼以及尾翼;推进装置包括空气对转桨和螺旋桨,螺旋桨连接于机身的尾部,两个空气对转桨对称安装于两个主翼的中部,空气对转桨位于背离螺旋桨的一侧;转向机构包括舵机、舵叶,两组转向机构对称安装于两片主翼上,舵叶位于背离空气对转桨的主翼的一侧,舵机为舵叶提供转向动力;承力座安装于尾翼和主翼上,承力座用于静止时使尾座式海空跨域无人飞行器呈竖立状态。本发明可实现飞行器的垂直起降。

    混合能源水下航行器装置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75226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007291.6

    申请日:2019-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能源水下航行器装置,包括:导流组件、密封舱组件、推进器组件、混合能源模块以及机翼组件;所述导流组件与密封舱组件连接;所述推进器组件设置于密封舱组件的艉部;所述混合能源模块与推进器组件相连;所述混合能源模块包括:密封舱太阳能电池部件、混合能源管理板、锂电池组11以及主翼太阳能电池板部件2;所述机翼组件安装在密封舱组件上。本发明采用基于升力原理的正浮力无人自主水下航行器设计,使水下航行器具有较强的环境自适应能力、较好的机动性和较高的安全性。

    一种低功耗水下抛载装置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697234B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510435164.1

    申请日:2015-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功耗水下抛载装置,包括电机、水密桶、永磁铁、铁质抛载块、连接法兰、抛载机构盖板、水密接头固定件和耐压湿插拔连接器公头,所述抛载机构盖板与水密桶固定密封连接,电机安装在水密桶内,电机上端与耐压湿插拔连接器公头端部的接线柱进行电连接,连接法兰固定在电机的转动轴上,永磁铁固定在连接法兰的下侧,水密桶底端与永磁铁相对的位置设有一个圆形开槽,铁质抛载块小部分嵌入圆形开槽内,根据情况插入或脱离开槽,圆形开槽起导向作用,防止在永磁铁在电机作用下移位时,铁质抛载块在永磁铁吸力作用下偏离圆形开槽。本发明能顺利抛弃压载,低功耗,安装压载过程简便快捷,保证水下航行器能形成正浮力,正常回收至水面。

    深海浮标耐压筒体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5701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402325.0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海浮标筒体,包括容纳舱体(7)、端部体;所述容纳舱体(7)与端部体相配合连接;所述容纳舱体(7)包括一个或多个舱体单元;其中,多个舱体单元之间沿轴向方向依次连接;多个舱体单元所构成部件的一端连接一个端部体;多个舱体单元所构成部件的另一端连接另一个端部体。本发明提供的深海浮标筒体,改善了接口处的应力传力及变形,所述接口处为端环和碳纤维。本发明提供的深海浮标筒体以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代表的复合材料耐压舱,具有比强度、比刚度高的优点,重量能够比同等规格的金属耐压舱减少40%。因此,在深海环境中可以提供更高的净浮力,能够搭载更多的科学仪器及设备,具有优越的性能价格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