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离子掺杂的锰酸钾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0591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292366.X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阴阳离子掺杂的锰酸钾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过程是:将碳酸铵、聚乙烯吡咯烷酮、氯化锰和乙酸锗(氯化钙、乙酸钴、硒粉或磷酸二氢铵)按一定比例加到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均匀溶液,然后转移到反应釜进行水热处理。反应结束后抽滤烘干,然后将烘干后的样品与柠檬酸钾按照一定比例研磨混合。最后,将混合均匀的样品置于马弗炉中进行煅烧得到阳离子掺杂的锰酸钾材料。其作为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较于未进行阳离子掺杂的锰酸钾,表现出更加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硫氮共掺杂碳包覆改性Cu1.96S/NiS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2577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054761.4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硫氮共掺杂碳包覆改性Cu1.96S/NiS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利用溶剂热法合成CuNi有机配体前驱物,然后在乙醇溶剂中与硫代乙酰胺进行离子交换得到硫化CuNi纳米微球,最后经多巴胺聚合包覆及惰性气氛热处理,即可制得目标产物硫氮共掺杂碳包覆Cu1.96S/NiS空心微球。本发明得到的空心微球尺寸为400~500nm,且材料内部存在明显的空腔,能有效缓解材料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的体积效应;外部双掺杂的碳层不仅增强了电极材料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而且极大的增加了比表面积,产生更多的储钠位点,进一步提升了电化学性能。

    一种采用L型金属导电片连接的热电器件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7191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55953.1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采用L型金属导电片连接的热电器件及其参数确定方法,该热电器件包括高度不等的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之间存在间距;相同尺度的上层陶瓷板、下层陶瓷板;位于上层的第一L型金属导电片,位于下层的第二L型金属导电片、第三金属导电片。本发明通过引入L型金属导电片的方式改变P型半导体以及N型半导体的相对高度,使流过两者中的电流大小保持一致,克服传统热电器件中因半导体参数不对等导致功率受限的问题,最终提高器件整体的热电转化率。

    一种Z型热电器件及其参数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5679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55954.6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Z型热电器件及其参数优化方法,Z型热电器件包括上陶瓷板、下陶瓷板、热电半导体、第一铜电极、第二铜电极、第二铜电极、导体;所述上陶瓷板底面连接第一铜电极上端面,第一铜电极下端面一侧连接热电半导体上端面,第一铜电极下端面另一侧连接导体上端面;所述热电半导体下端面连接第二铜电极上端面,导体下端面连接第三铜电极上端面;所述第二铜电极下端面、第三铜电极下端面分别连接下陶瓷板顶面两侧。本发明对传统的对称PN热电半导体结构进行优化,通过用细铜导替换掉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中热电优值较小的那一方,从而有效降低P型热电半导体和N型热电半导体因热电优值不同而导致的功率损失,提高整体热电转换效率以及输出性能。

    一种自支撑硒钛氧钠阵列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7710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10055085.8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支撑硒钛氧钠阵列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是将钛箔依次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稀盐酸超声清洗。之后在水热条件下通过NaOH溶液对钛箔刻蚀,并在氮气氛围中,以硒粉为硒源,硒化后得到自支撑硒钛氧钠阵列。发现随着硒粉用量的变化,得到Na2Ti3O6.2Se0.8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的性能最优,在0.01‑3V的电压范围内,在电流密度1 A g‑1下循环1000圈后仍具有155 mA h g‑1的比容量。在大电流下Na2Ti3O6.2Se0.8仍具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将Na2Ti3O6.2Se0.8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稳定,在钠离子电池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一种集成热电器件和PCM的蜂窝型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31525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75812.1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集成热电器件和PCM的蜂窝型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外壳,外壳内部安装有六边形蜂窝状的电池导热框架,电池导热框架中心设有穿管孔,液冷管道穿过穿管孔,液冷管道连接换热器进行换热。电池导热框架的外壁面均紧贴有热电器件,热电器件的热端紧贴安装有液冷板,液冷板连接换热器进行换热。电池导热框架等间距分布有多个凹槽,分别用于安装电池、PCM6、翅片,凹槽内部填充PCM,翅片紧贴在电池上,PCM6包裹住电池和翅片。本发明通过热电器件的主动制冷/制热功能和相变材料PCM的相变时温度不变特性,进行电池的热管理,使电池的维持在规定的工作温度范围;改善了电池单元的温度分布均匀,防止电池热失控,提高电池寿命和处在不同工况的稳定性。

    钠离子电池负极Cu2MoS4空心纳米立方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9667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31971.5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Cu2MoS4空心纳米立方体的制备方法。采用共沉淀法、自牺牲硬模板法和化学刻蚀三步法合成,首先利用共沉淀法制备的氧化亚铜作为自牺牲硬模板,然后与钼盐和硫源进行可控的水热反应,最后通过化学溶解去除模板内核,即可获得目标空心Cu2MoS4纳米立方体产物。本发明制备的Cu2MoS4空心结构系由纳米片堆叠构成的厚约200nm的立方体壳层,其边长约为1~1.5μm,且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当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时,空心Cu2MoS4立方体疏松多孔结构显著缩短了离子的扩散传输路径,增加了电解液接触面积,内部空腔能有效缓解体积效应,故能表现出较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同时特别适合在更宽的电压范围工作。

    水系锌离子电池锌汞合金负极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0940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38758.0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系锌离子电池锌汞合金负极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为:使用砂纸对商业化的厚度为10~500锌片进行打磨处理,除去锌片表面的氧化层;将砂纸处理的锌片在酒精中超声处理;在容器中倒入金属汞,将上述锌片放入容器中0.1~30 min;取出锌片,静置1~50 h,得到锌汞合金。本发明制备的负极不仅具备超快的离子/电子转移能力,降低成核势垒,减小成核过电位,实现均匀的锌沉积;而且该负极还可以与沉积在其表面的金属锌进行合金化反应。金属锌在该负极表面均匀的沉积和能与负极进行合金化反应,这有效的抑制锌枝晶的生长和副反应的发生,能更好的发挥其循环稳定性的性能。

    Se掺杂Fe2P自支撑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04824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224556.9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nventor: 高林 刘洋 杨学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e掺杂的Fe2P自支撑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是将泡沫镍依次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超声清洗。以泡沫镍为集流体,硝酸铁为Fe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得FeOOH前驱体,然后以次亚磷酸钠为P源,硒粉为Se源,将制得的前驱体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转化为Se掺杂的Fe2P。该方法制得的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高比容量的特点。这种Se掺杂的Fe2P阵列材料在0.01‑3V的电压范围内,在电流密度100 mA g‑1下循环1000圈后仍具有541.2 mA h g‑1的比容量。且在500 mA g‑1时经循环100圈后其可逆比容量仍具有451.9 mA h g‑1。这种Se掺杂的Fe2P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