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75092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810235576.0
申请日:2008-12-01
Applicant: 王树生
Inventor: 王树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顶升式转向过渡轨道,其特征是过渡轨道上有限位曲面,气缸或油缸安装在转盘上,过渡轨道安装在气缸或油缸上,过渡轨道连接I移动式轨道和II移动式轨道,转盘上安装有II移动式轨道;I移动式轨道和III移动式轨道安装在转盘外侧;气缸或油缸安装在转盘上;链节上有卡位圆弧面。所述的限位曲面位于外轮缘处或内轮缘处,对应链节的卡位圆弧面位于内轮缘处或外轮缘处。优点:撤去了仿轨道曲面中间的缺口,顶升式转向过渡轨道可实现轮对90°和180°转向输送,改变轮对输送方向自由。
-
公开(公告)号:CN101143647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710132064.7
申请日:2007-09-11
Applicant: 王树生
IPC: B65G13/12
Abstract: 本发明是悬挂式托盘动力横移机构,其特征是顶升装置安装在纵向线体需要移行的“路口”中间,分别对应横向线体的两边;顶升装置上安装的无动力辊道组的辊子面初始位置低于纵向线体上的辊子面;纵向线体上对应的路口段安装有“路口”段纵向线,其上的辊子面高度与纵向线体上的一致,横向线体的辊子面与顶升到极限位置的无动力轨道组高度一致,横向线体钢结构上连接有横移推头。优点:在传统的地面顶升移行机构中,加入了新的缺口式或转动式的结构,得以在空中的输送线体上实现悬挂式托盘或小车在水平方向的十字型或L型空间横移。依靠旋转臂的自由旋转或缺口形式保证与悬挂式托盘的的移动无干涉。在物品的输送过程中安全平稳的转移到别的线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481047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810243537.5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王树生
Inventor: 王树生
IPC: B65G47/248 , B65G47/22
Abstract: 本发明是随行夹具的90°翻转开模、合模方法及设备:其特征是开模方法:右翻转气缸推出,右翻转轨道与普通水平输送轨道对接,水平输送的随行夹具可输送到右翻转轨道上;右翻转气缸缩回,右翻转轨道与上模输送轨道对接,转过90°的随行夹具可输送到上模输送轨道上;右开模气缸推出右开模轨,右开模轨与翻转后的右翻转轨道对接,90°翻转后的随行夹具的下模输送到右开模轨上;右开模气缸拉回右开模轨,随行夹具实现开模,右开模轨与下模输送轨道对接,下模输送到下模输送轨道上;合模过程与开模过程相反。优点:开模方便,输送过程中相关机器可对有序输送的随行夹具内的工件进行操作,免去了大量人力,节省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481046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810243536.0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王树生
Inventor: 王树生
IPC: B65G47/2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随行夹具的180度翻转输送设备,其特征是包括齿轮齿条机构、旋转轴、翻转轨道,其中旋转轴固连在翻转轨道上,齿轮齿条机构安装在翻转轨道一侧,齿轮齿条机构中的齿轮固连在旋转轴上,翻转轨道翻转前与普通水平输送轨道对接,翻转轨道翻转后与180度输送轨道对接,随行夹具放置在180度输送轨道上。优点:机构简单,容易实现,解决了180°翻转困难的问题,不需要用90°翻转设备翻转两次。
-
公开(公告)号:CN101481047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810243537.5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王树生
Inventor: 王树生
IPC: B65G47/248 , B65G47/22
Abstract: 本发明是随行夹具的90°翻转开模、合模方法及设备:其特征是开模方法:右翻转气缸推出,右翻转轨道与普通水平输送轨道对接,水平输送的随行夹具可输送到右翻转轨道上;右翻转气缸缩回,右翻转轨道与上模输送轨道对接,转过90°的随行夹具可输送到上模输送轨道上;右开模气缸推出右开模轨,右开模轨与翻转后的右翻转轨道对接,90°翻转后的随行夹具的下模输送到右开模轨上;右开模气缸拉回右开模轨,随行夹具实现开模,右开模轨与下模输送轨道对接,下模输送到下模输送轨道上;合模过程与开模过程相反。优点:开模方便,输送过程中相关机器可对有序输送的随行夹具内的工件进行操作,免去了大量人力,节省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481045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810243535.6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王树生
Inventor: 王树生
IPC: B65G4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随行夹具的水平输送开模设备及方法,开模设备包括合模输送轨道、开模斜面、上模输送轨道、下模输送轨道,开模斜面的首尾两端分别连接合模输送轨道和上模输送轨道,随行夹具的上模通过开模斜面输送到上模输送轨道,实现随行夹具的开模。所述的普通合模输送轨道与提升轨相接,提升轨安装在气缸或油缸上,随行夹具的上模在提升轨上,随行夹具的下模在普通合模输送轨道上。开模方法是开模斜面的首尾两端分别连接普通合模输送轨道与上模输送轨道,随行夹具的上模通过开模斜面输送到上模输送轨道,实现随行夹具的开模。本发明的优点:开模方便,自动化实现,免去了大量人力,节省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481043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810243543.0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王树生
Inventor: 王树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联合输送装置,其特征是纵向输送装置、A横向输送装置、B横向输送装置设在输送线体上,其中纵向输送装置安装在A横向输送装置与B横向输送装置的上部,A横向输送装置与B横向输送装置并行安装,换模顶升装置安装在A横向输送装置与B横向输送装置的下部,A横向输送装置、B横向输送装置上分别有A窗口和B窗口,盖板关闭(打开)A窗口则打开(关闭)B窗口。优点:能有效利用时间差,使整个输送和装配过程跟得上节拍,不易产生差错。
-
公开(公告)号:CN101481020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810243538.X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王树生
Inventor: 王树生
Abstract: 本发明是分料机构,其特征是灌装换向气缸推出,灌装换向部件通过电脑灌装秤与进料漏斗连接,灌装换向气缸与进料漏斗相接,进料漏斗与随行夹具及瓶状工件对应设置。当灌装换向气缸推出,灌装换向部件将电脑灌装秤与进料漏斗连接,实现灌装物料;灌装换向气缸缩回,灌装换向部件将电脑灌装秤与回收装置连接,实现物料回收;灌装对接气缸推出,进料漏斗与瓶状工件瓶口对接;灌装对接气缸缩回,工件输送到下一工位,后续工件准备灌装。优点:不需要人工参与,自动化实现,通过流程控制达到分料的准确,物料重量不合格时,可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1143647A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710132064.7
申请日:2007-09-11
Applicant: 王树生
IPC: B65G13/12
Abstract: 本发明是悬挂式托盘动力横移机构,其特征是顶升装置安装在纵向线体需要移行的“路口”中间,分别对应横向线体的两边;顶升装置上安装的无动力辊道组的辊子面初始位置低于纵向线体上的辊子面;纵向线体上对应的路口段安装有“路口”段纵向线,其上的辊子面高度与纵向线体上的一致,横向线体的辊子面与顶升到极限位置的无动力轨道组高度一致,横向线体钢结构上连接有横移推头。优点:在传统的地面顶升移行机构中,加入了新的缺口式或转动式的结构,得以在空中的输送线体上实现悬挂式托盘或小车在水平方向的十字型或L型空间横移。依靠旋转臂的自由旋转或缺口形式保证与悬挂式托盘的移动无干涉。在物品的输送过程中安全平稳的转移到别的线体。
-
公开(公告)号:CN1939785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610096415.9
申请日:2006-09-25
Applicant: 王树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56
Abstract: 本发明是铁路货车车体检修工艺,它的步骤:待修车体从库外进入车体预件检区,分解的钩缓装置和与车体分解的转向架分别进入钩缓检修区、转向架检修区进行检修;车体和转向架分离由移动式空中翻转机将车体吊起,并进入车体分解区,分离部件分别进入配件加修区,进行配件检修;部件分解完成后,输送至车体钢结构检修区;部件检修完毕后,将良好车体输送至试验区,部件组装结束后,转向架按对应的车体进入组装台位,完成车体与转向架的组装,在检验组装区进行钩缓的组装。优点:工艺简单、检修效率高;使配件、部件的运输更加一体化,有效改变了原来配件及部件由面到点,点到面的输送方式;成本低,方便在原有检修区域进行改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