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叶片材料破碎分离生产线

    公开(公告)号:CN107282254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406603.5

    申请日:2017-0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2C21/00 B02C18/14 B02C23/02 B02C2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电叶片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电叶片材料破碎分离生产线。该生产线包括电器系统和依次设置的液压上料器、双轴撕碎机、二级破碎机、筛选机、粗粉机、旋风分离器及除尘系统,旋风分离器下部设置有出料口,除尘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脉冲除尘器、活性炭过滤器、除尘风机、消音器和烟囱;双轴撕碎机和旋风分离器顶部分别通过管道与脉冲除尘器连通,电器系统分别与各机器电连接。该风电叶片材料破碎分离生产线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能够从中有效生产出玻璃钢粉料,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利用率。经过双轴撕碎机和二级破碎机进行二次破碎,将叶片块破碎到接近于5cm的颗粒物的大小,相比一次撕碎,碎块大小更均匀。

    单向布制备系统及该系统的布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51529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91790.5

    申请日:2016-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70/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电叶片的零部件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单向布制备系统及该系统的布局方法,包括用于铺设单向布结构层的模具主体、进料系统,所述模具主体上表面设置有导注口,模具主体通过导注口与进料系统连通,还包括用于给铺设在模具主体上的单向布结构层抽气的真空系统;单向布结构层包括铺设在模具主体上的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下层辅助材料层、主体单向布材料层、上层辅助材料层,上层辅助材料层上开设有多个抽气口,真空系统通过抽气口与单向布结构层连接。本发明使单向布灌注时间减少,且能保证不同厚度、不同类型的单向布能良好的浸润,进而提高和保证了风电叶片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适用于不同型号和长度的风电叶片主梁单向布。

    一种风电叶片的脱模方法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59075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23700.1

    申请日:2015-0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的脱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模具清洁完毕,铺设脱模布时,分别在PS壳体和SS壳体叶身吊点的前缘和后缘位置覆盖分模面80~120mm;(2)铺设PS壳体和SS壳体的玻纤布层完毕之后,裁剪叶身吊点位置的玻纤布,使其超过内法兰一定尺寸10~30mm;(3)叶根起吊脱模;(4)叶身起吊脱模;(5)在两台起重机的作用下使叶根和叶身起重机同步起吊,从而完成叶片的脱模。本发明的脱模方法操作简单方便,不但免除了脱模操作人员对叶片飞边的切除工作,而且可以快速完成脱模工序,将切割操作留由后面工序专业切割人员执行,进一步降低因人为操作对叶片造成伤害,同时也避免了切割过程中粉尘对模具及车间环境的污染。

    一种风电叶片预埋螺栓套界面性能测试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9987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58019.X

    申请日:2023-04-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叶片预埋螺栓套界面性能测试评估方法,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测预埋螺栓套界面的叶根连接参数,根据叶根连接参数计算单颗螺栓上受到螺栓轴向力;其中,叶根连接参数包括:1000万次下R=‑1时的叶根疲劳载荷、螺栓数量、叶根轴向力、叶根极限载荷和叶根节圆直径;根据螺栓轴向力计算预埋螺栓套界面结合静强度安全系数;获取待测预埋螺栓套界面的叶根疲劳载荷矩阵,根据叶根疲劳载荷矩阵得到对应的疲劳强度;其中,叶根疲劳载荷矩阵包括:应力幅值、应力均值和循环次数;根据疲劳强度计算预埋螺栓套界面的损伤因子;根据预埋螺栓套界面结合静强度安全系数和损伤因子得到所述预埋螺栓套界面的测试性能。

    一种风电叶片叶根玻璃钢静强度校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6881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0825701.3

    申请日:2022-0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叶片叶根玻璃钢静强度校核方法,包括:通过风电叶片叶根玻璃钢的力学性能和风电叶片叶根参数,结合层合板工程弹性常数,计算得到无限大板的应力集中系数,并基于无限大板的应力集中系数计算得到有限板宽圆孔的应力集中系数,根据有限板宽圆孔的应力集中系数,计算得到柱头螺母间玻璃钢的极限应力,结合玻璃钢抗拉强度和材料分项系数,得到柱头螺母间玻璃钢的静强度安全系数,根据静强度安全系数的大小,判断柱头螺母间玻璃钢的静强度安全系数是否符合设计标准。本发明实现了对叶根玻璃钢静强度的快速校核,提高了叶根玻璃钢静强度的校核效率,从而确保叶根连接的可靠性,并进一步确保风力发电机整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风电叶片回收再用工艺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3894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356054.2

    申请日:2022-11-01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风电叶片回收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是风电叶片回收再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切割;S2:撕碎:将叶片块撕碎;S3:第一次筛分:将混合物筛分为一类混合物和二类混合物;S3‑1:PVC颗粒筛选:将步骤S3中的一类混合物破碎,将PVC颗粒筛选出来并包装;S4:破碎制纤:混合物进行二次破碎;S5:第二次筛分:筛分成玻璃钢纤维束和纤维粉末;S6:玻璃钢纤维束除杂;S7:第三次筛分:根据玻璃钢纤维束的长度进行分类筛选;S8:制粉:粉碎成指定目数的纤维粉末并包装,将风电叶片经过切割、撕碎、破碎、多次筛分、粉碎最终形成PVC颗粒、玻璃钢纤维束、纤维粉末等工业、建筑原料,从而实现对退役风电叶片的有效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智能上料形状调整系统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1670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12418.4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风电叶片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智能上料形状调整系统,包括转料框、转向支架、转向电机、若干光敏传感器、挡板组件和控制器,转料框转动连接在转向支架上,转料框侧边设有叶片进口,若干光敏传感器呈矩形阵列布置在转料框与物料进口相邻的一侧,若干光敏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挡板组件安装在叶片撕碎机的进料口处,控制器与挡板组件连接用于控制挡板组件启闭进料口。根据本方案中的若干光敏传感器的识别信号,能够识别转料框中的物料的形状、姿态,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转料框转动,从而使得转料框转动,从而使得物料以正确的方向进去到叶片撕碎机中。以解决目前只能依靠人工判断叶片方向并上料的问题。

    一种叶片前缘防护体系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8227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310101825.1

    申请日:2023-02-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电叶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叶片前缘防护体系的构建方法,准备材料:准备预制防护层和前缘保护漆,预制防护层为内层膜和外层膜形成的闭合腔体,外层膜上设有与闭合腔体连通的抽气口和注入口;粘接预制防护层:将预制防护层的内层膜通过粘接剂粘接固定在叶片前缘区域;灌注前缘保护漆:待预制防护层粘接完成并固化后,通过抽气口将闭合腔体内抽至真空,通过注入口将提前加热的前缘保护漆灌注至闭合腔体内;待填充完全后,常温放置并固化;去除辅助灌注结构:待前缘保护漆固化后,切割去除预制防护层表面的注入口和抽气口。各处前缘保护漆的灌注质量均匀、稳定,一致性非常好,实现油漆厚度均匀和性能稳定等保护膜的优点。

    智能分选系统
    20.
    发明公开
    智能分选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67251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16736.8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电叶片回收智能分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智能分选系统,所述智能分选系统包括控制系统、破碎系统、除尘系统与比重分选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破碎系统、除尘系统与比重分选系统电信号连接。通过第一破碎机输出物料进入第一皮带输送机,第一皮带输送机带有重量传感器,控制系统根据第一皮带输送机重量传感器实时数据确定是否为含芯材物料;为不含芯材物料时,圆筛机停止工作,平面回转筛筛选的合格纤维通过第四皮带输送机进入第一打包机进行包装,不合格纤维通过第二回料高压风机返回到锤式破碎机继续进行破碎使其达到了减少分选设备种类,降低投资,简化处理流程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