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轴结构的油气润滑管路

    公开(公告)号:CN203448680U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20463888.3

    申请日:2013-07-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王传洋 董渠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轴结构的油气润滑管路,每组轴承分别对应设置有至少一组进油管路,各组进油管路的终端对准所述轴承的内环,每组轴承对应设置有三组进油管路,三组所述进油管路间互成120°。通过在每组轴承上对应设置多组进油管路,且将多组进油管路均匀分布设置,保证主轴结构的均匀润滑,提高散热效率。此管路结构适应主轴高速五轴精密立式加工中心的使用,能有效保证润滑油可以以小剂量多次数的方式连续输送,使轴承始终处于最佳的润滑状态。同时,可形成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润滑油膜,具有优良的减摩作用。此外,通过采用油气润滑方式,压缩空气能使轴承更好地散热,使得轴承能有效冷却。

    一种微驱动系统及包含该系统的夹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420842U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20375800.2

    申请日:2013-06-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微驱动系统及包含该系统的夹紧系统,微驱动系统基于形状记忆效应,采用相互垂直的两个形状记忆合金杆驱动,第一形状记忆合金杆通电收缩通过传动杆组件推动驱动活塞前移,第二形状记忆合金杆通电收缩带动驱动活塞复位,同时两形状记忆合金杆可以互为产生塑性变形的拉伸动力源。该夹紧系统包括微驱动系统以及一种内回流面积差动行程放大装置,通过在输出活塞上设置回流孔,实现差动效果,使输出活塞的有效作用面积仅是活塞杆的横截面积,因此可以实现在减小行程放大装置体积的基础上提高放大系数。与传统驱动夹紧装置相比,该夹紧系统体积小,结构简单,可控性好,能量转换环节少,能源的利用率高,不存在污染问题,且绿色环保。

    聚合物微流控芯片键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862594U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20367388.5

    申请日:2012-07-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王传洋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合物微流控芯片键合装置,包括激光发生器、可控光学系统、图像识别与处理系统、控制系统、位移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光学系统中,设有二元光学元件,激光束经二元光学元件衍射在位移控制平台上的待键合芯片处,形成的光斑大小和强度可控;设有图像识别与处理系统,所述图像识别与处理系统包括CCD和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对CCD采集衍射图像的处理,控制光斑的大小和强度。本实用新型将二元光学技术、激光透射焊接聚合物技术以及温度、图像实时在线测量技术结合在一起,利用二元光学元件对激光的衍射作用,可以获得比激光掩膜键合宽度更窄、热影响区更小、强度更高的焊缝。

    永磁助力机械增力电磁冲压机

    公开(公告)号:CN202623324U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20062822.9

    申请日:2012-02-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永磁助力机械增力电磁冲压机,包括由轭铁、电磁线圈和衔铁构成的电磁驱动装置,所述电磁冲压机包括上下设置的两电磁驱动装置,两所述电磁驱动装置的上、下衔铁通过过渡体连接,上电磁驱动装置上方设有与冲压机机体固连的上永磁铁,下电磁驱动装置下方设有与冲压机机体固连的下永磁铁。本实用新型在输入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冲头向下运动的合力增加,冲头冲击力可达电磁驱动力的20倍以上,合力增加又同时使冲头向下运动的速度增加,从而使冲头冲量增大,冲压效果好。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二级肘杆机械增力装置,当各角度选择适当时,力放大系数可达6.7以上,冲头冲力大,可用于冲压硬度较高的材料。

    带有缓冲机构的气、液压缸

    公开(公告)号:CN202441669U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20062820.X

    申请日:2012-02-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气、液压缸,包括活塞、缸体和固定在缸体上的端盖,所述端盖的内侧固设有第一永磁铁,与该第一永磁铁相对的活塞端面上设有第二永磁铁,所述第一永磁铁)与第二永磁铁相对端的极性相同。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永磁铁和第二永磁铁之间的排斥力是呈非线性快速增加,因此大大缩短了缓冲制动距离。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永磁铁的轴向尺寸较小,因此与采用柱塞式节流缓冲腔的缓冲装置相比,端盖的轴向尺寸明显缩小。

    一种内置宽肋的圆筒状塑料外壳

    公开(公告)号:CN212288799U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21517386.0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宽肋的圆筒状塑料外壳,包括塑料外壳、控形机构和激光器,塑料外壳包括中空的圆筒、至少一个宽肋以及设置在圆筒内壁上的至少一个凹槽,至少一个宽肋的边缘置入至少一个凹槽内,控形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控形套件,至少一个控形套件套设在圆筒的外周且与至少一个宽肋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宽肋增加了圆筒轴线方向上的受力点,为圆筒内部增加部件或结构特征创造了可能;消除了对圆筒材料透光度的要求,减小焊接过程中输入热量造成圆筒表面变形;可以实现宽肋的无夹具焊接;梯形凸起与凹槽之间的间隙可以存储焊接过程中材料热膨胀形成的溢料,避免圆筒变形。(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电磁蓄能式无针注射器

    公开(公告)号:CN203898858U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20246814.9

    申请日:2014-05-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蓄能式无针注射器,包括电气控制装置和冲击注射装置,冲击注射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缸筒、固设于缸筒前端的前端盖、可沿缸筒的前后方向移动地设于缸筒内的冲击衔铁、固设在缸筒内用于在通电时驱动冲击衔铁前后移动的电磁线圈,其中通过对冲击衔铁进行电蓄能,使其蓄能到一定程度后再瞬间击发,初始加速度大,大幅地缩短了空行程,减小了无针注射器的体积,同时,该无针注射器中采用直流电,可使用安全电压,使用更为方便安全。该无针注射器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制造成本低,可广泛地推广应用。

    一种气动磁力蓄能式无针注射器

    公开(公告)号:CN203861700U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20246658.6

    申请日:2014-05-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磁力蓄能式无针注射器,包括具有内腔的缸筒、固设于缸筒前端的前端盖、固设于缸筒后端的后端盖、安装在前端盖上的无针安瓿组件、可沿前后方向移动地设于缸筒内腔中的冲击件,后端盖上固定地设有可磁力吸合所述冲击件的磁铁,后端盖上还开设有与缸筒的内腔相连通的气流通道,冲击件的后部固设有可堵塞气流通道的口部的密封件,无针注射器还包括用于向气流通道中充入压缩气体的气源装置,无针安瓿组件至少包括可前后移动的活塞杆。通过气源装置向气流通道中充入压缩气体,当气流通道内的气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冲击件克服磁铁的磁力向前冲击而实现注射过程。该无针注射器结构简单,制作工艺性优良,且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双手揉搓仿生机构
    16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548775U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20647351.2

    申请日:2013-10-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手揉搓仿生机构,其中仅利用简单的齿轮、连杆、中心铰接在机架上的圆柱体或滑座,便实现了复杂的模仿人双手揉搓的平面运动,其结构极为简单,造价特别低廉,工作可靠性高,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对于揉搓仿生机构的需求。这与现有的那些结构庞大复杂、造价极其高昂的仿生装置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照,能够以极低的造价来满足各类相应产品对双手揉搓机构的需求,可广泛地推广使用。

    电动双手揉搓仿生装置
    17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548773U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20647268.5

    申请日:2013-10-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双手揉搓仿生装置,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直线电机、端部与直线电机的次级相传动连接的齿条、分别设于齿条两侧的两组揉搓组件,每组揉搓组件均包括齿轮、一端偏心设置在齿轮上的连杆、中心铰接在机架上的圆柱体或滑座,其中圆柱体或滑座上开设有供连杆穿入的通孔,连杆间隙配合地穿设在上述通孔中,两组揉搓组件上的齿轮分别与齿条相啮合设置,当直线电机工作时带动齿条沿直线方向移动,便可带动齿轮旋转,从而驱动连杆相对于圆柱体或滑座的铰支中心既做直线滑移运动又做摆动,连杆的下端就能够产生类似于人手揉搓的仿生运动,在连杆的下端固定不同功能的揉搓工具,便可形成各种功能不同的电动双手揉搓仿生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