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汽车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126410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22965.2

    申请日:2020-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汽车空调系统,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R134a制冷剂GWP值较高、COP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混合制冷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其中,第一组分为丙烷,第二组分为二氟甲烷,第三组分为氨、氟乙烷和丙烯中的一种。本发明的混合制冷剂,在具有低GWP值的同时,具有优于R134a制冷剂的COP。具体的,本发明混合制冷剂的GWP值低于150,符合全球各地区的环保法规要求,在适当配比下,热力性能不仅优于R134a制冷剂,而且本发明混合制冷剂的滑移温度小于1℃,可排除温度滑移带来的不良影响。即本发明混合制冷剂的环保性能和热力性能好,优于R134a制冷剂。

    热管理系统、电动汽车
    16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4623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17194.X

    申请日:2020-08-14

    Inventor: 于艳翠 赵桓 沈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车厢制冷剂循环子系统、电池载冷剂循环子系统、电机载冷剂循环子系统,车厢制冷剂循环子系统包括管路并联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以及与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形成管路串联的第三换热器、补气增焓压缩机、第二四通阀、第一节流元件、第二节流元件、第三节流元件、增焓部件,电池载冷剂循环子系统通过第二换热器与车厢制冷剂循环子系统形成热交换,电机载冷剂循环子系统通过第三换热器与车厢制冷剂循环子系统形成热交换。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电机及电池余热补偿低温工况下车厢制热能力的不足,还能够提升电池控温的精度及速度,提高电池能效降低电池温差。

    一种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和电动车

    公开(公告)号:CN11204623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17180.8

    申请日:2020-08-14

    Inventor: 于艳翠 赵桓 沈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和电动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热泵循环管路、电池循环管路和电机循环管路,热泵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以及电池换热器,通过第二换热器能够对车内或室内进行制热或制冷,电池换热器的部分还设置在电池循环管路上,以使得热泵循环管路和电池循环管路能在电池换热器处进行换热,第一换热器的部分还设置在电机循环管路上,以使得热泵循环管路和电机循环管路能在电池换热器处进行换热。根据本发明将热泵循环管路、电池循环管路和电机循环管路有效地结合,使得电池系统和电机系统工作温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实现整车的热量管理,提高了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率。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995987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764910.2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所述混合制冷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其中:所述第一组分为氨,所述第二组分为二氟甲烷,所述第三组分为反式-1-氯-3,3,3-三氟丙烯或者1,1,1-三氟乙烷。本发明的混合制冷剂具有低GWP及良好的热力性能,GWP值能够达到低于150,混合制冷剂的COP能比R134a高很多,容积制冷量能够比R134a高很多,有效解决了其他替代R134a制冷剂的GWP偏高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其他制冷剂的热力性能差的问题。而且可以使得混合工质的滑移温度小于0.5℃,排除温度滑移带来的不良影响,其中二次回路汽车空调系统可以减小甚至消除可燃制冷剂带来的安全隐患。

    一种低可燃性换热介质和换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819304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983362.X

    申请日:2019-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可燃性换热介质,其包含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组分,其中第一组分质量占比为1%‑17%,第二组分质量占比为1%‑43%,第三组分质量占比为1%‑76%,第四组分质量占比为8%‑83%,质量占比是基于所述低可燃性换热介质的总质量;其中,第一组分为1,1,1,2,3,3,3‑七氟丙烷(R227ea),第二组分为1,1,1,2‑四氟乙烷(R134a),第三组分为1,1‑二氟乙烷(R152a),第四组分为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和2,3,3,3‑四氟丙烯(R1234yf)中的一种,该换热介质的GWP小于等于600,ODP为0,具有低可燃性或不可燃性,可以解决现有替代R134a的换热介质弱可燃性,且系统制冷能力低的问题。

    一种含CF3I的低可燃或不可燃混合制冷剂

    公开(公告)号:CN110628389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10863329.3

    申请日:2019-0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CF3I的低可燃或不可燃混合制冷剂,其包括三种组分,其中第一组分为CF3I,第二组分为三氟甲基甲基醚(RE143a),第三组分为2,3,3,3‑四氟丙烯(R1234yf)、3,3,3‑三氟丙烯(R1243zf)以及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1,1‑二氟乙烷(R152a)、1,1,1,2‑四氟乙烷(R134a)、1,1,1,2,3,3,3‑七氟丙烷(R227ea)中的一种。该低可燃或不可燃混合制冷剂GWP小于等于600,ODP为0,低可燃或可燃性低性,具备明显的环保优势。另外,该低可燃或不可燃混合制冷剂具备良好的热力性能,应用于离心式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系统机组,能力和能效与使用R134a工质的离心式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系统相当,能够替代R134a工质,且离心式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系统系统不做任何更改。

    一种四元混合环保制冷剂及组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10878196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0983389.9

    申请日:2019-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四元混合环保制冷剂,该制冷剂由三氟碘甲烷(R13I1)、3,3,3-三氟丙烯(R1243zf)、三氟甲基甲基醚(RE143a)、2,3,3,3-四氟丙烯(R1234yf)、1,1-二氟乙烷(R152a)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的其中四种组分组成;其GWP小于等于600,ODP为0。上述四元混合环保制冷剂不仅可以解决现有替代R134a的制冷剂GWP偏高和可燃性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系统制冷能力低的问题。

    一种含三氟碘甲烷的冷媒和含有其的混合物和换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878195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0983387.X

    申请日:2019-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三氟碘甲烷的冷媒,其包含三种组分,以质量占比计三种组分组成为36%-80%的第一组分,8%-60%的第二组分以及4%-24%的第三组分;质量占比是基于冷媒物质的总质量;其中,第一组分为三氟碘甲烷(R13I1);第二组分为三氟甲基甲基醚(RE143a)、1,1-二氟乙烷(R152a)、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3,3,3-三氟丙烯(R1243zf)、2,3,3,3-四氟丙烯(R1234yf)、异丁烷(R600a)、二甲基乙醚(RE170)、氟乙烷(R161)中的任意两种;第三组分为二甲基乙醚(RE170)、环丙烷(RC270)中的一种;冷媒的GWP小于等于150。上述冷媒不仅可以解决现有汽车空调系统中替代R134a的冷媒GWP偏高和制冷能力低的问题,同时排除了由于温度滑移大引起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热传递介质及适用于冷却器的组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1084599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0984116.6

    申请日:2019-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传递介质,其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份和第三组分,其中:第一组分为1,1,1,2-四氟乙烷(R134a)、1,1,1,2,2-五氟乙烷(R125)、1,1,1,2,3,3,3-七氟丙烷(R227ea)、三氟碘甲烷(R13I1)中的一种;第二组分为1,1-二氟乙烷(R152a)、2,3,3,3-四氟丙烯(R1234yf)、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中的一种;第三组分为氟代乙烷(R161)、环丙烷(RC270)、二甲醚(RE170)、异丁烷(R600a)中的一种;该热传递介质不仅具有低GWP、零ODP的环保特性。本发明具有低GWP,有明显的环保优势,同时具备良好的热力性能,能替代R134a热传递介质应用于冷却器中,特别是离心式冷却器中,而且能够很好地匹配现有设备而不需要重新设计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