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指标钻孔质量控制方法及其装置、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78936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402354.3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李勇 谈齐峰 佟浩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指标钻孔质量控制方法及其装置、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钻削参数和钻头磨损值;将钻削参数和钻头磨损值输入至目标钻孔质量预测模型中,得到N个预测钻孔质量指标;根据N个预测钻孔质量指标和N个目标钻孔质量指标,优化钻削参数,得到目标钻削参数;控制钻削设备按照目标钻削参数执行钻削操作。这样,目标钻孔质量预测模型可以同时考虑钻削参数和钻头磨损值对多个钻孔质量指标的影响,进而优化钻削参数,钻削设备可以在不更换钻头的情况下,按照优化后的目标钻削参数执行钻削操作,以使实际的多个钻孔质量指标能够向多个目标钻孔质量指标靠齐。由此,在保证钻孔质量指标精度的同时提高钻头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集成电解液pH值检测单元的硅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8286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194790.6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电解液pH值检测单元的硅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硅电极包括重掺杂硅基体、隔离层、键合层、pH值检测单元和绝缘层。本发明通过在硅电极上设置pH值检测单元,使得该硅电极集电解加工、侧壁绝缘、pH值检测单元于一体,在电解加工的同时实时监测间隙内电解液的pH值,用于反映电解加工间隙内沉淀物含量,解决了微细电解加工状态无法监测的难题,可实现加工检测一体化。

    一种故障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69163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880091411.2

    申请日:2018-03-19

    Abstract: 一种故障检测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分布式的节点集群,所述节点集群包括多个节点,所述方法由所述多个节点中的任一节点执行,所述任一节点为第一节点,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节点判断是否满足健康度评估触发条件,当满足所述健康度评估触发条件时,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节点集群中的其它节点之间的心跳时延数据分别对所述节点集群中的其它节点健康度进行评估,并获得所述集群中的其它节点的健康度的评估结果。

    资源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38585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32781.7

    申请日:2022-01-12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资源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对用户账号对应的用户数据和待推荐的资源对应的资源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多个预设资源维度的编码特征;对多个该预设资源维度的编码特征进行解纠缠,得到多个该预设资源维度的影响特征,所述预设资源维度的影响特征表示属于所述预设资源维度的数据对交互结果的影响;基于多个该预设资源维度的影响特征进行预测,得到推荐结果。该方法充分获取到每个预设资源维度的特征,提高获取的特征的准确性,从而综合考虑该多个预设资源维度的影响确定推荐结果时,能够提高推荐的准确性。

    一种电解加工用的可编程硅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5487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606751.8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特种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解加工用的可编程硅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可编程硅电极由由重掺杂硅基体、绝缘层、外部隔离层、中间隔离层、导电单元阵列、连接线、导电引出阵列和电极供电端组成。利用电极侧壁面分布的辅助电极单元作为电极使用,可以直接对孔的侧壁进行加工;通过改变辅助电极单元的通电控制,在线对加工的变截面孔的内部形状进行在线编程控制,使得该电极可以面向多种具有不同内部形状的变截面孔加工。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刻蚀、沉积工艺得到电极基体、检测单元和绝缘层,工艺较成熟,因此具有大批量制作的应用潜力。

    液滴附壁化学加工的石英玻璃回转体工件的表面修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5945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22046.4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滴附壁化学加工的石英玻璃回转体工件的表面修饰方法,包括:将工件装夹在主轴上,主轴带动工件绕中心线旋转;在管口处产生凸出的腐蚀液滴,液滴与工件表面接触,控制液滴的半径保持稳定;根据液滴与工件表面的接触面积以及工件的加工目标表面粗糙度要求,确定工件的相对线速度下限v;由相对线速度下限v以及工件的回转半径确定主轴转速下限N;控制主轴的转速≥N,并控制液滴中心点相对运动对工件表面进行加工,且液滴中心与工件表面的距离保持不变;检测管口处的液滴的流量信号变化,若超过阈值,视为完成对工件的表面修饰。采用该方法可得无微裂纹、无变质层、表面光滑的石英玻璃回转体工件,且操作简便,可控性好。

    通行时间预测模型训练方法、通行时间预测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762595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845562.6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颜欢 李勇 金德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行时间预测模型训练方法、通行时间预测方法及设备,该训练方法包括:构建路口和路段特征及轨迹特征;获取路段特征向量及路口特征向量;将对应于各个预设时间步长的路口特征矩阵、路段特征矩阵、路口邻接矩阵及路段邻接矩阵按照时序顺序输入到路口和路段时空特征提取网络;将输出的更新后的单个预设时间步长对应的路口特征矩阵和路段特征矩阵、历史轨迹中路口和路段组成的序列输入到通行时间预测模型,输出未来预设步长时间内出发的路线的目标通行时间的预测结果进行训练。本发明提供的通行时间预测模型训练方法、通行时间预测方法及设备,通过联合建模路口和路段的特征,训练通行时间预测模型,提升通行时间预测的准确度。

    一种按需派送车辆的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87651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762775.2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需派送车辆的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分析的订单数据;将所述订单数据输入到双阶段强化学习预测模型中,得到所述双阶段强化学习预测模型输出的车辆配送路径规划策略;其中,所述双阶段强化学习预测模型是基于预设的样本订单数据、所述样本订单数据对应的配送路径规划策略及其结果迭代训练得到;所述双阶段强化学习预测模型包括:用于进行操作算子选择的算子选择器以及用于进行操作算子作用路径选择的路径选择器。采用本发明按需派送车辆的路径规划方法,能够基于双阶段强化学习预测模型引入深度强化学习的方法指导启发式操作在策略空间中进行高效搜索,提高了按需派送车辆的路径规划的效率和准确度。

    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365591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1810313392.5

    申请日:2018-04-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若接收到第一数据包,则确定所述第一缓存区中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缓存队列;若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状态为无效状态,则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缓存于所述第二缓存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二缓存区的容量,所述第一缓存队列的状态是在所述第一缓存区的当前数据量达到所述第一缓存区的容量时设置为无效状态的;若所述第二缓存区的数据量达到所述第二缓存区的容量,则将所述第二缓存区的所有数据包发送至控制面设备,可以降低转发面设备与控制面设备之间的链路开销。

    一种电解加工用的纳米尺度多晶硅工具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4965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606852.5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特种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解加工用的纳米尺度多晶硅工具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MEMS领域中的沉积工艺,在图形化牺牲层上沉积尺寸为几十‑几百纳米的图形化多晶硅层,然后对图形化多晶硅层进行掺杂,将图形化牺牲层去除后得到用于纳米电解加工的工具电极。本方法制备的多晶硅工具电极,由于硅材料硬度高,刚度大,在微细尺寸下可以保证不发生形变,加工精度优于金属电极。本发明的晶硅工具电极,加工过程成本低,可重复性好,在微加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方法涉及的硅微细加工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可以进一步缩小工具电极的特征尺寸;通过刻蚀工艺在硅片上得到电解加工用的纳米工具电极,具有大批量制作的应用潜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