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28913C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410033259.2
申请日:2004-03-29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控股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6/4494 , G06F19/00 , G06F19/321 , G16H40/63
Abstract: 一种医学图像照相系统,包括控制装置,用于把与医学照相相关的照相命令信息和医学图像相对应,并对它们进行管理;以及便携式终端,用于从控制装置获得照相命令信息;其中,控制装置具有第一通信单元,用于与便携式终端进行通信;以及第一控制单元,用于通过第一通信单元把照相命令信息传输到便携式终端;以及便携式终端具有第二通信单元,用于与控制装置进行通信;显示单元,用于对显示信息进行显示;以及第二控制单元,用于通过第二通信单元从控制装置接收照相命令信息,从所接收的照相命令信息抽取相应于一个预定抽取条件的照相命令信息,并把所抽取的照相命令信息显示在显示单元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203950A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680022565.3
申请日:2006-06-23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控股株式会社
IPC: H01L21/368 , H01L51/05 , H01L21/336 , H01L51/40 , H01L29/7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03 , H01L51/0007 , H01L51/0036 , H01L51/0541 , H01L51/05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将含有有机半导体材料和非卤类溶剂的涂布液涂布于基板上时,通过使干燥时的溶剂的平均挥发速度在所规定的范围内,形成载体迁移率较高的有机半导体膜的方法。此外,根据该形成方法,可以得到有机半导体膜在重复使用时的特性变动得到抑制,即使在栅极电压的阈值降低的绝缘体上成膜性也优异的有机薄膜晶体管。
-
公开(公告)号:CN101203949A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680021905.0
申请日:2006-05-23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控股株式会社
IPC: H01L21/368 , H01L21/336 , H01L29/786 , H01L5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96 , H01L51/0003 , H01L51/0541 , H01L51/0545 , Y02E10/549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基板上形成迁移率提高的有机半导体材料膜的方法,以及由此呈现高性能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该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是在基板表面上涂布含有有机半导体材料的液体,形成半导体材料薄膜的有机半导体材料膜的形成方法,上述基板表面的表面自由能由γS=γSd+γSp+γSh以及上述液体中溶剂的表面自由能由γL=γLd+γLp+γLh(这里,γSd、γSp、γSh和γLd、γLp、γLh分别表示基于Young-Fowkes式的固体表面和液体表面的自由能的非极性、极性分量、或氢键分量。)表示时,γSh-γLh的值在-5mN/m~20mN/m的范围,且上述基板表面的表面自由能的氢键分量γSh满足0<γSh<20(mN/m)。
-
公开(公告)号:CN100377227C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410003921.X
申请日:2004-02-10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控股株式会社
Inventor: 木村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74 , G02B5/1895 , G02B27/0037 , G02B27/4238 , G11B7/1353 , G11B2007/0006
Abstract: 一种光拾取装置用物镜,其包括第一衍射结构,其具有同心圆状的多个环带。在第一数值孔径NA1内测量波面象差时,该波面象差RMS值等于或小于0.07λ1,把所述n1级衍射光通过所述第一保护层聚焦在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在第二数值孔径NA2(NA2<NA1)内测量波面象差时,该波面象差RMS值等于或小于0.07λ2,把所述n2级衍射光通过所述第二保护层聚焦在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0337158C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410002900.6
申请日:2004-01-20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控股株式会社
Inventor: 下地雅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1/00832 , G03D13/002 , H04N1/00978 , H04N1/00986 , H04N1/12 , H04N1/1911
Abstract: 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曝光部件,基于图像数据曝光图像形成材料以在图像形成材料上形成潜像;热显影部件,将曝光的图像形成材料上的潜像显影并可视化以形成图像;计测部件,测定在显影的图像形成材料上的图像的图像浓度;校准部件,基于多个不同试验图像数据和测定的图像浓度,形成一个表以定义图像信号和图像浓度的关系;计数部件,计数在规定时间内显影的图像形成材料的数量;控制部件,控制曝光部件、热显影部件、计测部件、校准部件和计数部件;其中,当计数部件计数的显影的图像形成材料的数量多于规定数量时,控制部件在规定时间停止形成表。
-
公开(公告)号:CN1930000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480038878.9
申请日:2004-11-29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控股株式会社 , 夏普株式会社 ,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IPC: B41J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04581 , B41J2/04588 , B41J2/06 , B41J2/14233
Abstract: 具备:液体喷射头(26),具有对基体材料喷射带了电的溶液的液滴的内部直径小于等于15〔μm〕的喷嘴(21);喷射电压施加单元(25),对喷嘴内的溶液施加喷射电压;凸状弯液面形成单元(40),形成喷嘴内的溶液从该喷嘴隆起为凸状的状态;以及工作控制单元(50),控制驱动凸状弯液面形成单元的驱动电压的施加和喷射电压施加单元的喷射电压的施加,同时在与作为喷射电压施加单元的喷射电压的脉冲电压的施加重叠的时刻施加凸状弯液面形成单元的驱动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892275A
公开(公告)日:2007-01-10
申请号:CN200610093258.6
申请日:2006-06-23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控股株式会社
IPC: G02B7/02
Abstract: 提供一种光学元件固定方法和光学元件固定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以简单的结构能使固化后的光固化性粘接剂的厚度均匀,且即使为了由光固化性粘接剂进行的粘接固定并且向光学元件照射紫外线等光时,也能抑制光学元件温度上升等的不良影响。该光学元件固定方法在通过光固化性粘接剂把光学元件(10)粘接固定在固定部件(20)上时,使光固化性粘接剂适用光学元件的粘接固定部和固定部件的粘接固定部的至少一方之后,一边通过由透光性材料构成的负载夹具(31)向粘接固定部施加负载,一边从光源通过负载夹具向光固化性粘接剂进行光照射。
-
公开(公告)号:CN1292305C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310102436.3
申请日:2003-10-20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控股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增加的灵敏度的光敏组合物,包含烯属不饱和单体,光聚合反应引发剂组合物和聚合物粘结剂,其中光聚合反应引发剂组合物包含多卤素化合物。还公开了一种使用前述光敏组合物的光敏平版印刷板。
-
公开(公告)号:CN1842140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610073709.X
申请日:2006-03-31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控股株式会社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35518 , H01L27/14609 , H01L27/148 , H04N5/3651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固态图像感测器件中,为了获取感测图像数据,使光电转换器断开开关导通以使强制复位开关进行复位,然后,在与光电转换器断开开关不连接的对数转换MOS晶体管的端点处的电压被调控成根据其阈值电压对对数转换MOS晶体管复位,然后送出一个与入射在光电转换器上的光量成比例的输出。另一方面,为了获取噪声数据,使光电转换器断开开关导通以使强制复位开关进行复位,然后使光电转换器断开开关截止,然后,在与光电转换器断开开关不连接的对数转换MOS晶体管的端点处的电压被调控成根据其阈值电压对对数转换MOS晶体管复位,然后送出一个与入射在光电转换器上的光量无关的输出。采用这种操作顺序,不用均匀光的辐照,即可以校正个体像素之间的灵敏度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798865A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200480015446.6
申请日:2004-05-31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控股株式会社
IPC: C23C16/30 , C23C16/505 , G02B1/10
Abstract: 一种形成薄膜的方法,特征在于如下步骤:在大气压或约大气压下将放电气体引入放电空间受激发,然后将由此受激放电气体和含有带具有氟原子的有机基团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成膜气体在放电空间外彼此接触,由此形成间接受激气体,并将基材暴露于该间接受激气体下,由此在该基材上形成薄膜。还公开了具有通过这种方法形成的薄膜的制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