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51968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204143.0
申请日:2011-07-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F120/14 , C08F112/08 , C08F4/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制备聚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反应体系,所述反应体系包括:可自由基聚合的单体、引发剂、催化剂、配体、还原剂、水;(2)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步骤(1)中,所述配体为温控配体,配体的浊点温度为30~80℃;步骤(2)中,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温度为60~120℃,并且聚合反应的温度高于使用的温控配体的浊点温度。应用上述聚合体系进行温控配体下的水/有机液-液两相中AGETATRP聚合时,所得到的聚合物活性可控,同时聚合前后随着温度变化催化剂发生相转移变化过程,方便催化剂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2321207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194385.6
申请日:2011-07-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F120/28 , C08F112/14 , C08F120/34 , C08F4/40 , C08F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可控水性聚合物的AGETATRP的聚合体系,包括:水溶性单体、引发剂、催化剂、配位剂和/或还原剂,其中,按摩尔比,水溶性单体、引发剂、配位剂和/或催化剂,其中,所述水溶性单体选自:或中的一种,式中,R1选自SO3Na或者SO3K中的一种,R2选择氢或甲基中的一种,R3选自单甲醚聚乙氧基、N,N-二甲氨基乙基或者2-羟基乙基中的一种,其中,n=4~23;所述催化剂选自:六水合高氯化铁或溴化铁中的一种。本发明所提供的AGETATRP聚合体系制备可控水溶性聚合物,聚合速率高,可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转化率较高的聚合物,并且聚合反应的控制性好,分子量分布较窄。
-
公开(公告)号:CN101775112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010110753.X
申请日:2010-02-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F292/00 , C08F220/54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荧光双功能温敏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1)采用常规方法制备磁性纳米粒子核,然后对磁性纳米粒子进行包裹一层二氧化硅层;采用氯甲基硅烷偶联剂对二氧化硅进行氯甲基化,然后利用包裹在纳米粒子表面上的苄基氯与咔唑及二硫化碳在氢氧化钾的二甲亚砜溶液中反应,得到表面修饰有RAFT试剂的磁性荧光纳米粒子;(2)以步骤(1)所得磁性荧光纳米粒子、温敏性单体、牺牲RAFT试剂及引发剂组成聚合体系,溶于溶剂中,进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分离后得到核壳结构的磁性荧光双功能温敏性纳米粒子;采用在磁性氧化硅纳米粒子表面直接进行RAFT聚合,有利于磁性荧光双功能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保持结构及性能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768227B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010100176.6
申请日:2010-01-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F2/02 , C08F2/06 , C08F4/26 , C08F112/08 , C08F12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电子转移生成催化剂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聚合体系,包括:可自由基聚合的单体、引发剂、配位剂、催化剂、还原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碱;其中,按摩尔比,单体∶引发剂∶碱=100~1000∶1∶1~5;所述催化剂选自:六水合高氯化铁或溴化铁中的一种;所述碱选自:氢氧化钠(NaOH)、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铁(Fe(OH)3)的一种。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AGET ATRP聚合体系中加入催化剂用量的碱,提高反应的聚合速率,可在短时间内得到转化率较高的聚合物,并且碱的加入有利于提高聚合反应的控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792514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10737.0
申请日:2010-02-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F292/00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的磁性荧光双功能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常规方法制备磁性纳米粒子核,然后采用常规方法获得表面氨基化的磁性纳米复合颗粒;采用溴代烷基酰溴与磁性纳米复合颗粒表面的氨基反应,得到修饰了引发剂的磁性纳米粒子;(2)以步骤(1)所得引发剂、荧光单体、催化剂、配体和还原剂组成聚合体系,溶于溶剂中,进行电子活化再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由荧光聚合物构成的外壳,从而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荧光双功能纳米粒子;由于本发明采用荧光单体直接进行活性自由基聚合,所得到的接枝荧光聚合物壳共价链接在磁性纳米粒子的表面上,有利于磁性荧光双功能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保持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792510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00177.0
申请日:2010-01-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F259/08 , C08F4/26 , C08F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聚偏氟乙烯膜进行可控亲水改性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按照摩尔比,单体∶聚偏氟乙烯=2000~15000∶1,配制聚合体系,所述聚合体系包括:单体、PVDF、催化剂、配位剂和还原剂,将聚合体系溶于有机溶剂中;(2)在空气氛围下密封,于90~120℃下,进行铁盐催化的AGET ATRP聚合;(3)分离所得聚合物;所述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基乙酯=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的一种,进行铁盐催化下的AGET ATRP反应后,相应地得到PVDF-g-PPEGMA、PVDF-g-PDMAEMA、PVDF-g-PHEMA。由于本发明可以通过调节聚合反应的时间调节接枝聚合物的分子量,PVDF的接枝量,从而可以控制PVDF膜孔径的大小;同时可以通过改变单体的种类来调节聚合物的性质,从而改变最终PVDF膜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544805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910031589.0
申请日:2009-04-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L39/08 , C08F29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贵金属/聚合物纳米杂化粒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纳米二氧化硅粒子为核,制备聚4-乙烯基吡啶层包裹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2)在聚4-乙烯基吡啶层上负载贵金属,得到以聚4-乙烯吡啶负载贵金属为壳层,纳米SiO2粒子为核的贵金属/聚合物纳米杂化粒子;由于本发明得到以聚4-乙烯吡啶负载贵金属为壳层,纳米SiO2粒子为核的核壳结构杂化纳米粒子,其中聚4-乙烯吡啶层的厚度以及纳米SiO2粒子的粒径都可以调节,因此,最终的贵金属/聚合物纳米杂化粒子的比表面具有可调节性;同时由于聚4-乙烯吡啶包裹在纳米SiO2粒子的表面,可以充分负载贵金属,因此提高了聚4-乙烯吡啶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629199A
公开(公告)日:2005-06-22
申请号:CN200410065155.X
申请日:2004-10-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由单体、引发剂和链转移剂按500~1000∶1∶1~3的比例在氮气氛围下构成聚合体系,其特征在于:采用微波辐照加热进行聚合反应。也可以不使用引发剂。本发明能够极大提高聚合速率,且不会改变RAFT聚合的控制性能,通过对反应温度、时间的控制,可以方便地控制聚合反应产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指数小。
-
公开(公告)号:CN1194630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6203.1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F29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控原位溴‑碘转换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法制备星形嵌段共聚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MMA、烷基溴引发剂、碘化物和胺催化剂混合溶解,在蓝光照射下,通过BIT‑RDRP反应得到星形均聚物;将PEGMA300、碘化物和胺催化剂混合溶解,与星形均聚物混合,在蓝光照射下,通过BIT‑RDRP反应得到两亲性星形嵌段共聚物。本发明采用BIT‑RDRP反应,并将其引入连续流微管反应器中,制备嵌段比可控的两亲性星形嵌段共聚物;条件温和、组分简单、效率高,可实现连续化制备,为星形嵌段共聚物的可控大规模制备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1439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83270.8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G79/025 , C08L63/00 , C08L8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磷腈共价三嗪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将六氯环三磷腈作为原料之一,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将多苯环结构的三嗪单体引入到聚磷腈结构中,通过多官能团缩合反应形成交联的微纳米球形结构。本发明的磷腈共价三嗪阻燃剂通过环三磷腈和三嗪环的受热分解,磷氮协同作用实现在气相和凝固相中达成双重阻燃效果;同时,环三磷腈和三嗪环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赋予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相应的性能;由于聚磷腈具有优异的热力学相容性,该材料在环氧树脂材料中形成均一连续的微观形貌;通过在三嗪环上大量引入含有刚性芳香环的单体,相邻三嗪环上单体之间彼此交联形成网状结构,增强了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