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韧粘性耐候聚乙烯醇基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0376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482152.4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韧粘性耐候聚乙烯醇基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以聚乙烯醇为起始原料,将其于去离子水中加热溶解制成聚乙烯醇水溶液后,在所得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加入甘油、氯化钠、丙烯酰胺、丙烯酸、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引发剂Irgacure 2959,再在紫外光下经光引发得到化学交联的聚丙烯酰胺-丙烯酸交联结构,从而构筑出双网络的高强韧聚乙烯醇基水凝胶。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构筑出任意形状的高强韧水凝胶,且制备得到的双网络水凝胶机械性能良好,具有一定的粘性和极强的耐高低温性能,能在室温环境下长时间放置而不失水、不发霉。

    一种环氧开环反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82814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611180699.X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开环反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凹凸棒土为原料,首先对凹凸棒土进行提纯,然后通过官能化修饰将氧化磷腈催化剂修饰在凹凸棒土表面得到环氧开环反应催化剂。本发明的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对催化环氧植物油脂、环氧烷烃等化合物的环氧开环反应均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催化效率,稳定性好,后处理工艺简单,不会造成产品中重金属离子残留,绿色环保。

    一种高内相乳液模板法制备多孔高分子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78408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1177920.0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20/56 C08F2/24 C08J9/28 C08J2333/26 C08F222/3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内相乳液模板法制备多孔高分子材料的方法。本方法中制备高内相乳液模板所用的乳化剂为双子表面活性剂。首先将双子表面活性剂、单体、交联剂溶解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水相;在搅拌条件下将油相缓慢加入到水相中,得到水包油型高内相乳液,再加入引发剂继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进行聚合、交联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固体块状粗产物,以丙酮为萃取剂,通过抽提除去内相,干燥后得到多孔高分子材料。本发明通过改变高内相乳液两相组成和乳化剂浓度,可以实现对多孔高分子材料孔结构的调控。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相比,双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时制备的高内相乳液稳定性更好,所需用量更少,所得高分子材料孔结构更易于调控。

    一种淀粉/壳聚糖固体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61968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510894040.X

    申请日:2015-12-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淀粉/壳聚糖固体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采用氯化铝和氯化锂分别对壳聚糖和淀粉进行增塑改性,再加入甘油改性,通过热塑加工成型制备得到原始淀粉/壳聚糖复合薄膜,通过后续加入戊二醛溶液中浸泡的方式进行交联,并将交联后的淀粉/壳聚糖薄膜放入KOH溶液中浸泡改性得到淀粉/壳聚糖固体电解质薄膜。通过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可高效制备得到性能优良的淀粉/壳聚糖固体电解质薄膜。

    一种高价银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89356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204023.X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领域,具体涉及高价银抗菌剂及其制备,该高价银抗菌剂具体为ζ电位大于0的银‑聚六亚甲基双胍配合物,该银‑聚六亚甲基双胍配合物金属部分为Ag3+,抗菌性能是Ag+的200倍;生物可接受部分为聚六亚甲基双胍(PHMB),与其他小分子量的胍相比,抗菌性能优良,与其他抗生素的协同抗菌使其优势更加明显,对人体的细胞和组织毒性更小。运用反相微乳液或水溶液环境,制得纳米级或微米级的高抗菌活性的Ag(Ⅲ)‑PHMB配合物。Ag(III)‑PHMB配合物一方面可以降低其毒性,另一方面金属部分与生物可接受部分发挥协同抗菌作用,可有效提升抗菌剂的抗菌性能。对人类表皮感染的治疗有重大意义。

    一种多孔聚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5964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04387.8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聚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合成了双双[2‑羟基‑4‑(1‑甲氧基‑4‑苯乙烯基)]‑2,6‑吡啶二胺(BNP)作为共聚单体,与其他反应单体,引发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均一形成连续相。在机械搅拌条件下将氯化钙水溶液缓慢滴加到油相中,得到油包水型高内相乳液,聚合反应,再进行索氏提取,经干燥后得到多孔聚合物催化剂。通过改变内相体积分数,制备了一系列孔隙率高、大孔丰富、内部连通的多孔催化剂。优化后的多孔聚合物催化剂在同等条件下,其反应传质能力和反应速率均大幅提高,在无溶剂和助催化剂的常压下,催化时间为48 h时的收率达到99%。同时,该催化剂的合成不需要复杂的纯化方法,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