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乙烯醇导电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74265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892872.7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3/075 C08J232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醇导电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是以聚乙烯醇为原料,经加热溶解得到聚乙烯醇水溶液,再依次加入甘油和氯化钠,通过构筑氢键网络结构和盐析的共同作用得到聚乙烯醇导电水凝胶,该水凝胶同时还保持高的拉伸强度和耐疲劳强度。该发明导电水凝胶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生产程序简单高效,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一种高强韧粘性耐候聚乙烯醇基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0376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482152.4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韧粘性耐候聚乙烯醇基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以聚乙烯醇为起始原料,将其于去离子水中加热溶解制成聚乙烯醇水溶液后,在所得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加入甘油、氯化钠、丙烯酰胺、丙烯酸、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引发剂Irgacure 2959,再在紫外光下经光引发得到化学交联的聚丙烯酰胺-丙烯酸交联结构,从而构筑出双网络的高强韧聚乙烯醇基水凝胶。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构筑出任意形状的高强韧水凝胶,且制备得到的双网络水凝胶机械性能良好,具有一定的粘性和极强的耐高低温性能,能在室温环境下长时间放置而不失水、不发霉。

    一种高强韧粘性耐候聚乙烯醇基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03768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811482152.4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韧粘性耐候聚乙烯醇基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以聚乙烯醇为起始原料,将其于去离子水中加热溶解制成聚乙烯醇水溶液后,在所得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加入甘油、氯化钠、丙烯酰胺、丙烯酸、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引发剂Irgacure 2959,再在紫外光下经光引发得到化学交联的聚丙烯酰胺‑丙烯酸交联结构,从而构筑出双网络的高强韧聚乙烯醇基水凝胶。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构筑出任意形状的高强韧水凝胶,且制备得到的双网络水凝胶机械性能良好,具有一定的粘性和极强的耐高低温性能,能在室温环境下长时间放置而不失水、不发霉。

    一种季铵化聚乙烯醇/壳聚糖静电纺丝固体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3983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27170.3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季铵化聚乙烯醇/壳聚糖静电纺丝固体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先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季铵化聚乙烯醇的纳米纺丝纤维膜,然后采用戊二醛对其进行蒸汽交联,以提高其稳定性。将交联后的纺丝纤维膜浸入到季铵化聚乙烯醇/壳聚糖的混合溶液中得到三明治型的纳米纤维复合膜。将制备的薄膜浸泡在KOH溶液得到了季铵化聚乙烯醇/壳聚糖静电纺丝固体电解质薄膜。在电解质薄膜中由于纳米纤维膜的孔隙结构和丝状纤维的存在能形成更多的非晶区域和离子传输通道,提高了电解质膜的导电性,复合薄膜的离子传导率达到4.37×10-2 S/cm。

    一种季铵化聚乙烯醇/壳聚糖静电纺丝固体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3983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0527170.3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季铵化聚乙烯醇/壳聚糖静电纺丝固体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先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季铵化聚乙烯醇的纳米纺丝纤维膜,然后采用戊二醛对其进行蒸汽交联,以提高其稳定性。将交联后的纺丝纤维膜浸入到季铵化聚乙烯醇/壳聚糖的混合溶液中得到三明治型的纳米纤维复合膜。将制备的薄膜浸泡在KOH溶液得到了季铵化聚乙烯醇/壳聚糖静电纺丝固体电解质薄膜。在电解质薄膜中由于纳米纤维膜的孔隙结构和丝状纤维的存在能形成更多的非晶区域和离子传输通道,提高了电解质膜的导电性,复合薄膜的离子传导率达到4.37×10‑2 S/cm。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