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见光定位导航的室内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06493318U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20063232.0

    申请日:2017-01-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见光定位导航的室内机器人,包括用于发送定位信息的可见光定位发射单元、用于接收可见光信号进行定位和导航的可见光定位接收通信单元、驱动机器人运动的驱动单元、机械结构单元、感知单元、计算机视觉单元、机器人微型计算机单元、控制显示面板单元以及电源;机器人通过可见光定位接收单元的图像传感器对室内的可见光信号光源进行逐行曝光成像获取条纹图像后,从中提取带编号信息的可见光信号进行定位和导航;机器人微型计算机单元获取感知单元所有传感器的值,在控制显示面板中实时显示各项参数,控制机器人系统在行走运动时躲避障碍,同时获取计算机视觉单元采集的图像并处理,帮助机器人系统更好地规避环境障碍物。

    一种光纤传感器系统
    14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931381U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21089220.2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纤传感器系统,包括超连续光源、光谱分析仪,以及连接在超连续光源与光谱分析仪之间的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包括两段单模光纤,熔接在两段单模光纤之间的空心光纤;空心光纤:开设有样品槽,其端部与相接的单模光纤端部形成熔接端面,与单模光纤同轴心设置;待测样品:填充在样品槽内;超连续光源发送信号光,信号光通过任一单模光纤从其端部熔接端面进入空心光纤、在空心光纤内部形成多模波导传输,之后在另一单模光纤端部的熔接端面产生多模干涉后耦合回其内部输出至光谱分析仪,本实用新型直接将样品槽内待测样品作为多模波导,可以实现更高的灵敏度。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光纤温度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203405289U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20351588.6

    申请日:2013-06-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一段圆形普通光纤上,其中一段长度为1~3cm的区域设为光纤传感区,光纤传感区的部分包层被去除,光纤包层与纤芯界面的最短距离为1~3μm,在光纤传感区上沉积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厚度为10~30μm。本实用新型利用石墨烯的热致光吸收效应制作温度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寿命长、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一种基于铌酸锂薄膜的宽光谱电光开关

    公开(公告)号:CN215986792U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22151160.4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铌酸锂薄膜的宽光谱电光开关,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造型电极、铌酸锂薄膜波导、衬底、底电极和基底,所述造型电极包括至少两个电极组,每个电极组均包括宽度渐变的椭圆形阵列电极单元和高度渐变的等腰三角形阵列单元。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当前光开关响应速度慢、体积庞大、带宽窄的问题,实现易集成、消光比高、调制带宽大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在电光开关领域。

    一种光控太赫兹光纤调制器

    公开(公告)号:CN215910748U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21770694.9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控太赫兹光纤调制器,该光控太赫兹光纤调制器包括:用来传输太赫兹波的太赫兹光纤,太赫兹光纤的侧边设置抛磨区域,侧边设置有抛磨区域的太赫兹光纤端面呈“D”型;抛磨区域上设置具有微纳结构的超材料,超材料上设置石墨烯,形成作为光调制结构的石墨烯‑超材料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侧边抛磨太赫兹光纤结构,能有效降低太赫兹波在自由空间中的损耗,增大石墨烯与太赫兹波倏逝场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调制效率。

    光波导及幅度调制器
    1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224650U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721865700.2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波导及幅度调制器,包括衬底、第一掩膜板、第二掩膜板、波导芯层、第一偏转电极和第二偏转电极。基于cmos工艺的衬底、第一掩膜板和第二掩膜板形成波导槽,波导槽底部的波导芯层用于待调光束,在第一偏转电极和第二偏转电极接入驱动电压后,通过波导芯层与驱动电压的电光效应,改变待调光束的折射率。基于此,有效降低实现光场偏转所需的驱动电压,缩小实现光场偏转所需的器件的尺寸。(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光纤传感头及其有机气体光纤传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730653U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20197325.7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纤传感头及其有机气体光纤传感装置。光纤传感头包括两端固定在支架上的侧边抛磨光纤,侧边抛磨光纤的抛磨区悬空朝上,抛磨区上均匀涂覆有胆甾相液晶薄膜。本实用新型的光纤传感头将敏感材料胆甾相液晶薄膜涂覆到侧边抛磨光纤的抛磨平坦区构成,胆甾相液晶薄膜构成一高折射率波导,抛磨光纤纤芯中的光场与液晶波导中的高阶模相互耦合,在侧边抛磨光纤的输出光谱中可以看到多个共振峰。当有机气体渗透进液晶薄膜时,会引起液晶波导的有效折射率发生改变,导致光纤传输光谱中共振峰发生漂移,实现有机气体的传感,可以将本实用新型中的光纤传感头应用于有机气体的检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光纤传感头及其磷脂酶光纤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207662427U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20077307.5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纤传感头及其磷脂酶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头包括经过锚定处理的侧边抛磨光纤,侧边抛磨光纤封装在玻璃基底上,其抛磨区表面朝上,侧边抛磨光纤的抛磨区涂覆有向列相液晶薄膜,向列相液晶薄膜上吸附有磷脂。本申请将液晶作为敏感材料涂覆到SPF上,构成基于液晶光学放大的光纤传感器件,并用于生物分子磷脂酶的检测,可弥补传统的利用向列相液晶取向变化实现磷脂酶传感的缺陷。(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具有高偏振态空间杂乱分布的光学退偏器

    公开(公告)号:CN202075524U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20152494.7

    申请日:2011-05-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偏振态空间杂乱分布的光学退偏器,入射面与出射面平行,且与入射光束相垂直,其特征在于:它由三块以上的双折射晶体依次以光胶连接而成,各双折射晶体的光轴都与入射光束相垂直,至少有两个相邻的双折射晶体的光轴成45度角;双折射晶体间的结合面至少有两个面是倾斜面,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是不同的,倾斜角为2~10度。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弱空间光束的偏振态条形带状一致性分布。经过本实用新型退偏器后,退偏后的出射光在通光平面内能够实现偏振态在二维方向的杂乱变化,条形带状分布明显减弱,有效地提高偏振态的空间分布均匀性,从而改善了退偏振质量。

    用于LED光源的光束角调整透镜组

    公开(公告)号:CN202012853U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20111385.0

    申请日:2011-04-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舞台照明灯的光束角调整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LED光源的光束角调整透镜组,包括第一聚光透镜和第二聚光透镜,其特征在于: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的曲面都是二次曲面的组合。本实用新型使得第二聚光透镜移动最小的距离,实现最大的光束角变化,使得光束角(50%)在140°~180°的LED光源尽量多的光能量通过第一聚光透镜,并从第二聚光透镜出射,提高了出光效率和光能利用率,减少了光在灯具中的聚集,减小了灯具由于光能利用率低所造成的温度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