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复合石墨烯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618401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064735.5

    申请日:20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复合石墨烯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其中,改性复合石墨烯气凝胶由氧化石墨烯在还原剂的作用下与羧基化碳纳米管通过水热法合成制备得到。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改性复合石墨烯气凝胶厌氧生物处理有机物废水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气凝胶外观完整,结构紧密,具有低密度和高比表面积,其在厌氧生物处理有机物废水的过程中,以块状的形式存在,避免流失,提高了反应运行的稳定性;其表面的羧基和羰基等含氧官能团作为电子穿梭基团,能够增强微生物之间的胞外电子直接传递,增加反应速率,从而加速甲烷的产生和有机物的去除效率。

    一种电场耦合Fe-C复合介体强化废水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效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21289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527445.5

    申请日:2021-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场耦合Fe‑C复合介体强化废水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效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装有厌氧污泥和废水的厌氧容器中加入Fe‑C复合介体和电极;(2)将步骤(1)中的厌氧容器置于磁力搅拌器或恒温摇床中一段时间,同时对电极施加电压。本发明添加电场及Fe‑C复合介体提高了有机物降解速率及甲烷产生速率;本发明添加电场及Fe‑C复合介体可增强厌氧污泥的电导率以及增强对胞外聚合物的分泌,从而增加厌氧颗粒污泥的絮凝强度并提高厌氧微生物之间的电子转移能力;本发明添加电场及Fe‑C复合介体促进了乙酸发酵型产甲烷菌以及可进行直接电子传递的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有效的促进了厌氧废水处理过程中甲烷的产生效率。

    微生物电解池耦合BAF-MBfR的低C/N污水深度脱氮装置和脱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50162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073159.8

    申请日:2020-10-09

    Abstract: 微生物电解池耦合BAF‑MBfR的低C/N污水深度脱氮装置和脱氮方法,涉及一种深度脱氮装置和脱氮方法。目的是解决现有污水处理工艺污水碳源提取不充分、处理成本高和脱氮效果差的问题。装置由微生物电解池、硝化池和反硝化池构成。方法:向微生物电解池注入电解液,微生物电解池中阴极发生析氢的反应产生氢气;微生物电解池的出水进入硝化池,氢气通过中空纤维膜扩散至反硝化池中,反硝化池内处理后的污水排出。本发明无需外加碳源的投入,减少运行成本,并规避了二次污染风险,实现污泥减量化,总氮去除率显著提高。本发明适用于污水脱氮。

    一种基于灰绿融合的海绵建设效果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8153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97675.9

    申请日:2020-08-10

    Abstract: 一种基于灰绿融合的海绵建设效果评价方法,本发明涉及海绵建设效果评价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绿色海绵设施的建设与管网排水能力评价无法同步计算的问题。方法:一、将城市管网排水系统中的检查井及管道按顺序依次构建入ArcFOG排水系统模型中;二、对计算区域进行集水区划分,并根据地块类型分别对各个集水区属性进行定义;三、对计算区域进行坡度等级划分,并对各个集水区设置相应的坡度等级;四、将城市雨量站信息分配至相对应集水区中;五、将各个绿色海绵设施模块构建入相对应集水区;六、将各个降雨重现期下的降雨量构建入;七、计算及评价。本发明用于基于灰绿融合的海绵建设效果评价方法。

    一种包含具有完全浸没运行的空气阴极的微生物电化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011121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711140562.6

    申请日:2017-11-16

    Abstract: 一种包含具有完全浸没运行的空气阴极的微生物电化学系统,涉及一种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目的是解决微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空气阴极无法获得充足的氧气,无法承受水压,空气阴极变形,恶劣环境影响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正常运行的问题。该系统由平板密闭空气阴极模块和阳极构成;阳极平行设置于平板密闭空气阴极模块的一侧或两侧;或者由圆柱密闭空气阴极模块和管状阳极构成;管状阳极套设于圆柱密闭空气阴极模块的外部。本发明能够获得充足的氧气供给从而获得更高的产电性能,解决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水压问题和复氧问题,空气阴极为完全浸没运行,避免了大气环境影响。

    一种微生物电化学系统阳极生物膜的构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98682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710093855.7

    申请日:2017-0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电化学系统阳极生物膜的构筑方法,属于阳极生物膜的构筑方法技术领域。电化学活性菌的定向扩培,采集已经稳定运行了生物电化学反应器中阳极上的微生物样品作为接种的菌源,接种于培养基中,通入氮气制造厌氧的环境,然后密封,在厌氧条件下,摇床上培养;导电粒子与电化学活性菌的混合固定,配置导电粒子溶液,超声分散,然后吸取一定量的导电粒子溶液加入到电化学活性菌菌液中,摇匀,静置;进行复合结构生物膜在阳极表面的滤过固定过程。本发明通过构筑了导电粒子的复合生物膜的构建,成功的将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启动时间和启动周期大大地缩短,产电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整个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库伦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一种利用生物电化学强化浮动生态床的水体原位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0379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385042.0

    申请日:2019-12-28

    Abstract: 一种利用生物电化学强化浮动生态床的水体原位修复方法,本发明涉及水体修复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人工浮岛技术仅依靠植物吸收作用通常达不到有效的治理效果,现有强化方法中生物菌剂活性维持时间短,生物填料接触面积有限,能耗高的问题。方法:在受污染天然水体区域构建生物电化学强化浮动生态床,生物电化学强化浮动生态床由浮体材料层、基质材料层、植物和电子传导材料组成;电子传导材料由电子受体材料、电子供体材料和导体材料组成,电子受体材料和电子供体材料通过导体材料连接电路装置形成闭合电路;浮体材料层上下各设置一层基质材料层,并设置种植孔,种植孔内种植植物。

    二氧化铈纳米球-氮化碳复合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60130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65818.2

    申请日:2019-09-12

    Abstract: 二氧化铈纳米球-氮化碳复合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氮化碳复合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氮化碳的光生电子和空穴易于复合的问题。制备方法:一、制备氮化碳;二、制备二氧化铈中空纳米球:①、制备二氧化硅粉末;②、制备二氧化硅浆料;③、制备混合浆液;④、制备二氧化铈@二氧化硅纳米球;⑤、碱刻蚀,得到二氧化铈中空纳米球;三、复合,得到二氧化铈纳米球-氮化碳复合可见光催化剂。优点:1、有效抑制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提高了该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2、对磺胺甲恶唑抗生素的降解速率大大提高。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二氧化铈纳米球-氮化碳复合可见光催化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