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5423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0029200.X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明挖隧道分期施工接合点基坑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明挖隧道分期施工接合点支护系统包括:沿着先期施工结构的纵向方向由内向外设置的第一纵向围檩、第一纵向排桩和第一纵向止水帷幕;第二横向止水帷幕位于先期施工结构的端部,第一横向围檩与第二横向止水帷幕间隔设置,第一横向止水帷幕位于后期施工结构的端部,第一横向排桩和第一横向围檩位于第一横向止水帷幕朝向先期施工结构的一侧,且第一横向排桩位于第一横向围檩和第一横向止水帷幕之间,第一横向围檩和先期施工结构之间的空间可形成一顶部敞开的运输通道。通过以上结构,可解决隧道分期实施预留孔洞及支护系统的抗渗、降水、稳定性问题,同时降低施工环境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959703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1810523115.7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城市地下道路三维停车视距验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视点和物体位置的确定、视线和路段包络线的绘制、最终视距包络面的生成以及是否满足视距要求判断。本发明的优点是从道路三维线形组合的空间角度,接近实际情况,能够通过便捷的方法快速验证道路是否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从而对验证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作用,简单可行,适合实践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89053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686683.5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池,所述污水生物处理池包括:池体部和配水渠,所述配水渠设于所述池体部内,并且所述配水渠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池体部固定连接;所述配水渠的一侧与所述池体部围成微曝氧化沟,并且所述配水渠与所述微曝氧化沟相连通;所述配水渠的另一侧与所述池体部围成沉淀部,所述配水渠与所述沉淀部相连通。本发明通过采用合建式一体化池型,将微曝氧化沟、平流式二沉池等处理单元进行组合,并将各处理单元之间采用渠道连通,这样的设计有效解决了传统生物处理系统中各单元独立分开式建设并且整体性差的问题,使得所建设的污水生物处理池平面布置更加紧凑规整,节约了污水处理厂用地,为城市开发建设节省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75160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240095.9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处理方法及气液两相内脱硫厌氧消化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向厌氧消化池注入混合液直至厌氧消化池的池内空间被划分为位于上部的顶空区域和位于下部的液相区域;b、向顶空区域的池壁及液相区域的混合液中添加硫氧化菌;c、将待处理的污泥进料至厌氧消化池的混合液中;d、将污泥在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通入厌氧消化池的混合液中;e、同时向污泥、沼气以及顶空区域内注入纯氧,直至污泥处理完毕。本发明使厌氧消化反应过程和沼气脱硫过程集于消化池一体内,利用消化池本体系统,同步实现沼气脱硫,实现沼气脱硫与厌氧消化过程的高度融合,运维简便且费用低,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70221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258391.1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11/04 , C02F3/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化系统、处理污泥和污水的厌氧消化系统及处理方法,消化系统包括输入管路、输出管路和消化池,在输入管路上设有预处理设备,消化系统还包括外循环子系统,外循环子系统包括:循环管路,循环管路的输入端靠近输出管路的第二连接端并设置在消化池上,且循环管路的输入端的高度不高于输出管路的第二连接端的高度,循环管路的输出端靠近输入管路的第二连接端并设置在消化池上,再处理装置,再处理装置设于循环管路上。该消化系统、处理污泥和污水的厌氧消化系统及处理方法采用两条支路的联合作用,提高消化系统对流体的处理速率,进而提高效率,降低了消化系统的运行成本;同时可以进一步促进流体的充分反应,提高流体的降解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44434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385125.5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 C02F11/04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水质变化的污水低碳生物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污泥浓缩发酵池、矩形进水箱涵、多功能池、生物反应池、外回流污泥渠、二沉池、出水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所述矩形进水箱涵的两侧均连接有一所述多功能池,其2组多功能池均为矩形;所述多功能池的一侧设有污泥浓缩发酵池,另一侧连接所述生物反应池,所述多功能池与生物反应池之间设有超越箱涵,所述超越箱涵的进水端连接矩形进水箱涵的出水端口;所述生物反应池的出水端连接二沉池;所述二沉池的配水渠一侧设有外回流污泥渠,所述外回流污泥渠延伸围绕生物反应池、多功能池和污泥浓缩发酵池外围设置。本发明解决水质不稳定时难以实现生物处理系统基质代谢平衡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63279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71482.9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渣土多级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工程渣土多级预处理系统包括干化处理装置、筛选装置、一级破碎装置和二级破碎装置。所述干化处理装置能够除去渣土中多余的水分,渣土经所述干化处理装置处理后得到干化渣土。所述筛选装置能够筛选所述干化渣土后得到筛选后渣土。所述一级破碎装置能够对所述筛选后渣土进行破碎得到一级破碎渣土。所述二级破碎装置能够对所述一级破碎渣土进一步破碎得到二级破碎渣土。从而能够对工程渣土进行多级处理,从而能够将工程渣土中的各种组分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不同组分单独堆放,便于对各种组分单独加工或回收利用,进而能够提高工程渣土的资源化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1827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381707.6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利用硫自养菌去除恶臭和温室气体的减排系统,包括反应池系统、除臭系统及冷凝水排放系统,生物反应池上连接有进水管和进风管;除臭系统设置的除臭箱体内部安装有第一、第二及第三菌剂池;菌剂池上设置菌剂池检查井及含硫恶臭在线监测仪表;除臭箱体还与太阳能尾气排放塔相连通,太阳能尾气排放塔的一侧设置有风力发电机;冷凝水排放系统包括与除臭箱体相连通的冷凝水排放管,冷凝水排放管上设置有冷凝水排放泵和冷凝水排放管检查井;本发明用于净化地下式污水厂散发的含硫恶臭气体,通过采用太阳能无动力抽吸方式,在节能降耗的同时实现二氧化碳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27276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07426.2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板膜擦洗装置,平板膜擦洗装置包括:膜箱部件,膜箱部件用于放置陶瓷膜片;颗粒盛放部件,颗粒盛放部件与膜箱部件连接并连通,以使颗粒盛放部件中的颗粒可进入膜箱部件中;动力部件,动力部件与膜箱部件连接并连通,动力部件中的流体进入膜箱部件中,流体带动颗粒运动,以使颗粒与陶瓷膜片接触摩擦陶瓷膜片。在膜箱部件中通过流体带动颗粒滚动,使得颗粒在运动过程中与陶瓷膜片摩擦接触,进而实现对陶瓷膜片的清理。颗粒可以通过上部排水槽和底部排泥管排出。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可以加强对陶瓷膜片的擦洗效果,提高了清洁程度以及陶瓷膜片的使用效率,并且通过流体带动颗粒运动,也降低了能量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8980506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810974196.2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6L5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双向增压系统,共设电动阀门不多于9座,通过6组切换组合模式,使其实现管道直接增压方案、水池增压方案和管道水池联合增压方案三种方案的切换。本发明针对城市供水水源单一、地形狭长、供水不均衡、应急备用不足等特点,解决多水厂联动困难、无法互为备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技术设备简单、切换迅速、管理简便的双向增压应急技术。本发明可用于供水管道的应急预案,又能用于其他有压管道的转输能力提升,实现了高效切换、有效应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