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3163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309912.1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66 , F01P1/02 , F01P2001/023 , F28D15/02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相变材料和平面热管的冷却装置,包括环形外壳,环形外壳由相邻的壳体单元连接而成,壳体单元包括外侧表面、内侧表面和腔体,壳体单元的外侧表面由刚性较大的可弯曲材料制成,壳体单元的内侧表面由较易形变的柔软材料制成;壳体单元的腔体承载填充物,填充物包括相变材料和纳米粒子,纳米粒子分散于相变材料中,壳体单元的外侧表面均匀布设平面热管,平面热管一半插入腔体。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装卸便捷;处于低温时可为发动机保温,避免启动困难;处于高温时可通过腔体内的相变材料及纳米粒子进行热交换,并通过平面热管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处于急冷条件时,因平面热管及外壳内相变材料的缓冲,不会导致发动机开裂。
-
公开(公告)号:CN10844446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19674.1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下视视觉与惯导信息的定向罗盘,属于定位设备技术领域。该定向罗盘包含数据采集单元和处理器: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一个惯性测量单元和一个下视安装的摄像头,所述惯性测量单元用于采集载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三轴角速度和加速度,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载体下方的图像序列;所述处理器,通过惯性测量单元采集的数据得到姿态角,通过摄像头采集的数据得到航向角,并对上述姿态角和航向角进行融合,得到载体最终的航向角。本发明可靠性高,实时性强,能够在有磁场干扰的环境和空中作业的任务中工作,可用于机器人和无人机的航向角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362309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092158.4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可见光与红外相机的视觉标定板,由金属板身与非金属填充物构成;金属板身挖取规则排列的用于视觉识别的凹槽,并在凹槽中填充非金属填充物;相机对视觉标定板进行图像采集,利用金属板身与非金属填充物对可见光与红外光谱段光子吸收程度不同,保证标定板在可见光与红外相机中的成像具有一致性,实现可见光与红外相机的同步标定。本发明标定板仅由两种不同反射特性的材质制成,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同时不包含任何加热、制冷或发光设备,成本远低于已有的标定方案。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对标定板进行任何额外操作,与印刷制标定板的使用操作一致,具有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484913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950243.6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IPC: F02M35/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4 , F02M35/10262
Abstract: 一种提高方程式赛车循环进气量的可变谐振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节气门、限流阀、谐振腔、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滤清器与节气门连接,节气门与限流阀连接,限流阀喉口直径不大于20mm,限流阀出口设有直口段便于与谐振腔入口连接,谐振腔出口端连接发动机进气歧管,所述进气歧管为可变进气歧管,可变进气歧管内设有伸缩式折流板,通过对限流阀参数、谐振腔形状容积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可以使得进气门前进气压力增加,提高循环进气量从而提高赛车动力性能;通过对进气歧管进气可变长短粗细的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发动机转速工况下的进气需求,可以通过控制折流板伸展的片数来适应发动机不同转速工况,该可变进气歧管优于目前已有的旁通式或主副进气道式的进气歧管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2507193B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110338246.6
申请日:2011-11-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舱模拟系统。第一交流变频电机、第一扭矩仪、第一液压泵、第一支架、第一液压马达顺次相连,第二风扇、第二液压马达、第二支架、第二液压马达、第二扭矩仪、第二交流变频电机顺相连,第三交流变频电机、第三扭矩仪、驱动水泵顺次相连,模拟动力舱室内设有进气百叶窗、出气百叶窗、第一风扇、第二风扇,散热器、动力舱模拟装置、驱动水泵通过主循环水路串连。本发明能够模拟动力舱设备,这些设备具有与真实设备一样的流动与传热情况。该模拟动力舱系统不仅可以得到真实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更可以模拟动力舱运行时的真实工况,解决了一般的动力舱模拟系统热源介质单一,模拟量唯一,温度流量不可调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893536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26496.6
申请日:2010-07-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构件试验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受热构件热冲击和热疲劳试验台。包括可移动的试件安装平台的试验台架,试件安装平台下方设置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滑套、导轨、齿条、齿轮、传动轴和伺服电机,滑套和齿条固定于试件安装平台下方,导轨套设于滑套之中;试验台架设有加热工位,加热工位的两侧对称设有各一个冷却工位;加热工位处设燃气加热系统的燃烧器,冷却工位处设压缩空气或冷却水的出口。本发明提出了可以替代目前活塞、汽缸盖等受热零部件的热疲劳/热冲击试验的实机考核系统。可以在不具备发动机样机的情况下,进行活塞、汽缸盖等受热零部件的热强度考核工作,不仅节约了试验费用,而且缩短的开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0575905C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810120344.0
申请日:2008-08-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气再循环阀多功能试验装置。燃烧器出气口依次与进气冷却器、连续旋转阀、溢流阀的一端、待测废气再循环阀的进气口相连接,真空泵的进气口依次与溢流阀的一端、常温二位三通阀、与待测废气再循环阀的真空管相连接,待测废气再循环阀的出气口依次与排气冷却器、背压阀、高温二位三通阀、质量流量计连接后通大气,冷却器进水口依次与调速水泵、冷却水箱相连接,冷却器出水口与排水管相连接。本发明可进行废气再循环阀流量特性测试、真空式废气再循环阀动力学特性测试、废气再循环阀机械疲劳耐久性测试、废气再循环阀高温废气周期性冲击疲劳耐久性测试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334163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810063301.3
申请日:2008-08-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EGR阀测试的燃烧装置包括风机、空气滤清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燃烧器、油箱、油泵、燃油滤清器、点火器、第一进气口、燃油喷嘴、火花塞、第二进气口,风机通过空气滤清器分别与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相连接,第一节流阀与燃烧器的第一进气口相连接,第二节流阀与燃烧器的第二进气口相连接,油箱依次与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喷嘴相连接,点火器与火花塞相连接。本发明可以充分利用燃烧放热来加热进气,促进油气充分混合;可以进行空气流量和空燃比的动态调节,达到了同时模拟内燃机的排气成分和排气温度的目的,使测试结论更加可靠;使EGR阀的测试摆脱了内燃机的束缚,测试项目更加丰富,测试范围更加宽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7258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13990.8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1M10/54 , C01D15/08 , C01B32/215 , C01B25/30 , C01G4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锂、铁、磷、石墨的分级回收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及其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氧化焙烧与选择性浸出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锂的浸出率及选择性,优化条件下,锂元素浸出率接近100%,实现了锂元素的极限回收;同时,针对浸出渣中铁磷难以利用的难题,采用湿法球磨结合二次酸浸方法,将磷铁元素先与负极石墨分离,实现了铁、磷、石墨的分级回收。该方法实现了锂的高回收率,同时对磷酸铁高效率回收制备得到氧化铁、磷酸钠盐等高附加值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841297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30981.6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海南省蓝碳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原位供能海洋环境自适应连续监测装置,包括浮体、摆动机构以及监测机构;浮体内设有压电发电单元、储能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摆动机构为三组,三组所述摆动机构分别周向等间距铰接在所述浮体的外侧,适于在波浪的作用下上下摆动以使得压电发电单元产生能量,并通过传输单元传递给储能单元进行储存;监测机构连接在所述浮体的下方,所述监测机构的底部设置有监测组件。本发明通过摆动机构在海洋波浪由波峰至波谷之间的运动下能相对浮体上下大幅度摆动,振动幅度较大,从而能不断触动压电发电单元产生电荷,压电发电效果较好,发电效率较高,所产生的电能较多,能提高监测装置的监测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