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液动冲击锤耐冲蚀磨损的仿生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88602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433832.3

    申请日:2012-11-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提高液动冲击锤耐冲蚀磨损的仿生学方法属冲蚀磨损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确定上活塞外表面和下缸套内表面为激光表面合金化处理的位置和区域;上活塞合金层条纹弧长与上活塞直径之比和下缸套合金层条纹弧长与下缸套直径之比均为0.1~0.3,上活塞母材条纹弧长与上活塞合金层条纹弧长之比、下缸套母材条纹弧长与下缸套合金层弧长之比均为0.5~1;对所确定的待进行激光表面合金化处理的区域进行激光表面合金化处理,使其表面呈现类似毛蚶表面软硬相间的结构;采用本发明能使液动冲击锤中的上活塞和下缸套耐磨性明显提高,且锰元素易获得,仿生激光合金化处理简单易行。

    镁合金表面仿生疏水性涂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62761B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010531596.X

    申请日:2010-11-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特别是涉及镁合金表面仿生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目的在于提高镀层的表面疏水性能,进而改善其耐蚀性。该方法首先以碱洗、酸洗为前处理工艺,然后将试样浸入化学刻蚀溶液中,使试样表面的形貌特征发生改变,并且使表面含有不同于基体的化学元素物质。反应完成后,将经过化学刻蚀后的镁合金试样放进以硫酸镍为主盐的化学镀液中,由于异构和异物的耦合作用,改变了化学镀液中金属阳离子的吸附沉积位置和分布,在沉积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典型生物疏水表面特征的化学涂层。

    射流式气/固冲蚀测试装置
    1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88538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268190.1

    申请日:2011-09-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射流式气/固冲蚀测试装置,是由空压机、压力表、压力控制阀、控制箱、除尘器、喷枪、喷嘴、样件转台、储砂室、变频电机、气体输送管、砂输送管和机体组成,空压机通过气体输送管与喷枪连通,气体输送管上设置有压力表和压力控制阀,喷枪下端具有喷嘴,样件转台位于喷嘴下方,样件转台由变频电机带动转动,储砂室通过砂输送管与喷枪连通,喷枪和样件转台位于封闭的机体内,储砂室位于机体内部的下方,空压机、压力表、压力控制阀、控制箱、除尘器和变频电机位于机体外部,除尘器用于机体内部的除尘;喷枪喷射角度为10°~90°;本发明使样件同时受到气/固两相流的冲蚀;本发明在工作过程中流场稳定,冲击角度能精确控制。

    铸件仿生非光滑表面的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25996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612411.8

    申请日:2010-12-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件仿生非光滑表面的形成方法,仿生非光滑表面是由多条截面窄小三角形沟槽排列构成,三角形沟槽的形成方法是在橡胶板材上,切割出与铸件上要形成的三角形沟槽截面形状相同的橡胶三角形凸条;将切割出的橡胶三角形凸条按照铸件上要形成的三角形沟槽的位置、走向和弧度,使用胶粘剂粘接在砂芯上,然后风干和修剪;在砂芯上的橡胶三角形凸条表面涂覆隔热涂料;将粘接有橡胶三角形凸条的砂芯装配在铸型中浇铸成铸件,即在铸件表面形成所要求的截面窄小的三角形沟槽;多条截面窄小三角形沟槽在铸件表面上排列形成仿生非光滑表面;与传统的电火花方式或机加工方式比较,本发明形成仿生非光滑表面的成本低,效率高,不受复杂结构限制。

    具有仿生非光滑表面的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0360272C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410011036.6

    申请日:2004-08-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械部件成型的耐磨、抗热疲劳冷、热作模具,特别是一种具有仿生非光滑表面的模具,其特征是模具的成型工作面上分布有与其基体表面呈0.01—0.5mm高度差的凸凹单元体,该凸凹单元体是球冠状凹坑或凸包、火山口状凹凸体、平行或网格状条纹。本发明模具由于具有仿生非光滑表面可以显著提高模具表面的耐磨性、抗热疲劳性、降低模具与部件之间粘附从而提高部件脱模性,其使用寿命与具有相同基体材料的光滑表面模具比较,提高0.5—3倍。

    一种提高机械部件耐磨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30272C

    公开(公告)日:2005-12-07

    申请号:CN03127650.4

    申请日:2003-07-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06 B23K26/3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相对运动中易磨损机械部件的制造加工技术,具体涉及为提高其表面耐磨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将机械部件的受耐摩擦面加工制作成仿生物形态的非光滑表面,即在其基体表面上分布着与基体表面呈0.01~2mm高度差的球冠状或鳞片状、网格状、条纹状凸起单元体,该单元体的分布密度为其在基体表面上的几何投影面积之和与基体表面积之比S=15~40%,该单元体与部件基体硬度差为HB0~240。该方法突破了传统观念。是一种更为合理、行之有效的提高其耐磨性的方法。

    具有仿生非光滑表面的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597241A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200410011036.6

    申请日:2004-08-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械部件成型的耐磨、抗热疲劳冷、热作模具,特别是一种具有仿生非光滑表面的模具,其特征是模具的成型工作面上分布有与其基体表面呈0.01-0.5mm高度差的凸凹单元体,该凸凹单元体是球冠状凹坑或凸包、火山口状凹凸体、平行或网格状条纹。本发明模具由于具有仿生非光滑表面可以显著提高模具表面的耐磨性、抗热疲劳性、降低模具与部件之间粘附从而提高部件脱模性,其使用寿命与具有相同基体材料的光滑表面模具比较,提高0.5-3倍。

    仿生非光滑耐磨轧辊
    13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9804C

    公开(公告)日:2004-12-15

    申请号:CN02133029.8

    申请日:2002-09-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轧制型材用的轧辊。该技术方案是为提高轧辊表面耐磨性能,提供一种仿生非光滑耐磨轧辊,有效地提高型材轧辊的使用寿命。该轧辊由耐磨材料辊皮和具有较好韧性的芯部材料复合而成,其特点是辊皮具有微米级的凸包或凹坑,其凸包或凹坑直径为50~200微米、其高度或深度为25~100微米,其分布密度为200~5000个/100平方毫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