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62364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10048586.9
申请日:2014-02-1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硫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比计算,即单质硫:碳材料:合金粉为2:1:3的比例,将粒径均为100-300nm的合金粉、碳材料和单质硫混匀后采用真空反应法控制温度为400-500℃反应10-12h制得的具有容量高、高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好的碳包覆的金属硫化物复合纳米材料即为硫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所述的合金粉为Ti、Ni、Cu、Cr、Fe、Mo或Zr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的碳材料为介孔碳、多孔碳、石墨烯、碳黑、活性碳、泡沫碳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是一种极具商业价值的制备高性能锂离子电极材料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384164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957934.9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C01B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2204/32 , C01P2006/12 , C01P2006/16
Abstract: 高比表面积分级孔结构褶皱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氧化石墨烯和造孔剂配制成均匀混合液,其中氧化石墨烯浓度为0.1g/l-10g/l,并且造孔剂和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0.2-20;将混合液雾化并加热以使混合液中的溶剂挥发而得到含有造孔剂的褶皱氧化石墨烯粉末;以及收集所得含有造孔剂的氧化石墨烯粉末并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活化热处理以得到高比表面积分级孔结构褶皱石墨烯产品,其中活化热处理的温度控制在500℃至1100℃之间并且时间控制在0.2-10小时以使所得产品比表面积在300m2/g至3000m2/g之间。本发明在实现有效提高褶皱石墨烯比表面积的同时还可以优化石墨烯孔结构,使褶皱石墨烯同时具备微孔、中孔和大孔,制备方法简单且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233842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61813.X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B01J27/04 , B01J35/10 , C01B3/04 , C02F1/30 , C02F10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金属硫化物/石墨烯复合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二乙基二硫代胺基甲酸盐作为硫化物前驱体分散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中,与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混合,进行共热分解,一步制得多元金属硫化物/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过程简单、产率高,多元金属硫化物的组成、形貌及尺寸可控,且与石墨烯膜结合紧密。所制备的不同维度的多元金属硫化物均匀分散在二维石墨烯膜上,经改性后可直接用于可见光分解水产氢和降解水中污染物的用途,具有高效、高循环稳定性,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342904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323160.5
申请日:2013-07-29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钛酸酯偶联剂修饰法制备水溶性石墨烯的方法,首先将可膨胀石墨在1100℃高温下加热得到蠕虫状的膨胀石墨,然后膨胀石墨通过氧化法得到氧化石墨,将氧化石墨分散到水溶剂中,借助磁力搅拌等方法剥离,获得氧化石墨烯;向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内先后加入钛酸酯偶联剂和水合肼,得到混合液;将制得的混合液在水浴加热法下发生反应,使氧化石墨烯还原并同时嫁接钛酸酯偶联剂分子;将获得的混合液进行反复过滤和清洗,去除过量的水合肼和钛酸酯偶联剂然后真空干燥,得到粉末状改性石墨烯。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生产过程和产品均环保,制备的石墨烯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高,可长时间贮存,适合用于复合材料及涂层材料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2887507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376930.8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C01B31/04
Abstract: 一种制备两亲性石墨烯的简单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氧化石墨烯溶解于水-酒精溶液中,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0.01-10mg/ml;超声分散直至分散完全;将油胺/油酸加入所得溶液中,氧化石墨烯与油胺/油酸的质量比为100:1-1:100,搅拌均匀,90-300°C下反应0.1-50小时;将得到产物用环己烷,氯仿有机溶剂反复清洗后得到一种亲油性石墨烯;在)所获得的亲油性石墨烯的基础上,再加入聚乙二醇,亲油性石墨烯与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100:1-1:100,搅拌均匀,90-300°C下反应0.1-50小时;将所得产物用水和酒精的混合液反复清洗,即得到一种两亲性石墨烯。其既能溶于水中,又能溶于甲苯、环己烷、丙酮、甲苯、氯仿等有机溶剂,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能耗低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2730669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165452.6
申请日:2012-05-24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C01B31/04
Abstract: 一种利用石墨化碳纤维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具体包括三个步骤:A)取0-5g石墨化碳纤维,1-5g硝酸钠,5-30g高锰酸钾,50-300ml浓硫酸,在30-40℃水浴中反应1-24h,观察颜色的变化;加入100-500mL去离子水,并观察颜色变化,然后移至90-100℃下反应0-5h,加入50-300mL去离子水以及0-50mL双氧水,趁热过滤得到黑色绒状物质;B)将上述得到的一次氧化碳纤维100℃干燥2h后称取0-5g,重复步骤A),观察颜色的变化,直到出现棕黄色至黄色悬浮液,趁热过滤,得到二次氧化碳纤维,即为氧化石墨碳纤维;C)将得到的氧化石墨碳纤维干燥后溶于水中超声0-5h,得到氧化石墨烯。本发明制得的石墨烯溶液均匀稳定,可以长时间放置,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2517670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350917.0
申请日:2011-11-08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表面活性剂溶液环流同轴电纺制备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的方法,采用自组装同轴纺丝头进行电纺,其特征在于:同轴电纺的外鞘液为表面活性剂溶液。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或二甲亚砜的阳离子、阴离子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为1%~6%(w/v)。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制备出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不仅直径小、分布均匀,而且直径离散度低、纤维表面光滑,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纺丝头易堵塞,中断纺丝过程、所生产的聚合物纳米纤维质量差等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02507493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24740.7
申请日:2011-10-24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G01N21/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煤中的镜质组与惰质组在热解过程中相互作用的方法,包括两种实验体系A及B的构建、两种实验体系A及B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定及两种体系的红外谱图对比分析3各步骤。即以热重分析仪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为主要实验手段,以煤镜质组和惰质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设两种不同体系红外光谱的差异性,从化学结构层次获得镜质组与惰质组在热解中相互作用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只是通过分析转化率、失重率、挥发分收率等物理量的变化来确定显微组分在热解中相互作用的局限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02595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12218.7
申请日:2011-10-14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各向同性石墨的制备方法,选择粒度大小在150-250nm之间、粒径均一的聚丙烯腈基炭纳米球;将其置于粘结剂溶于溶剂配成的10-50%质量浓度的溶液进行混合包覆,经过滤后得到粘结剂包覆聚丙烯腈基炭纳米球;然后对其进行冷等静压成型,再经炭化得到初次焙烧产品;其中冷等静压成型压力为100-200Mpa,炭化温度为800-1000℃;将得到的产品放入容器,先对浸渍体系抽真空至50Pa以下,导入熔融沥青,在0.5-1.5Mpa下进行浸渍,浸渍保压1小时,浸渍后将样品再放入焙烧炉,焙烧温度为500-1000℃;再将产品放入石墨化炉,处理温度为2200-3000℃,保温0.5-1小时。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对原材料要求不高、产品石墨化度高、抗压强度大、各向同性指标高、产品质量稳定、粒径大小可调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502594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11491.8
申请日:2011-10-14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C01B31/04
Abstract: 一种以煤系针状焦为骨料的各向同性石墨的制备方法,首先将质量比为(0.2-0.6)∶1的粘结剂与骨料均匀混合,在高于粘结剂软化点下,以混捏的形式混合;将混合物进行冷等静压成型,再经炭化得到初次焙烧产品;冷等静压成型压力为100-200Mpa,炭化温度为800-1000℃;将得到的产品放入容器,进入浸渍体,所述的浸渍剂为沥青,先对浸渍体系抽真空至50Pa以下,导入熔融沥青,在0.5-1.5Mpa下进行浸渍,浸渍保压1小时,浸渍后再焙烧,焙烧温度为500-1000℃;将得到的产品置于石墨化炉,石墨化处理温度为2200-3000℃,保温0.5-1小时。本发明原料易得,产量大,成本低,且具有石墨化度高、挥发份及灰分小、抗压强度大、各向同性指数好等优点。
-
-
-
-
-
-
-
-
-